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海滨小城》作业设计
答题小技巧:做题前先认真朗读一遍课文,再仔细阅读题目,你会完成得更好更快呦!加油!完成时限:20分钟。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必做;约5分钟)
yuǎn chù qì dí chuán duì
1. 响起了 声,那是出海捕鱼的 回来了。
mǎn zài yín guāng shǎn shǎn
船上 着 的鱼。船队一靠岸,就引来
lái lái wǎng wǎng
了海滩上 的人争相选购。
设计意图:以上田字格里要书写的词语是《词语表》里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句子所提示的语境中,让学生借助拼音,默写词语,比起独个的“看拼音写词语”,就降低了难度。题目选用了课文的原句和自编句子的方法,做到在有限的、经典的一句话里,尽可能地容纳更多的词汇。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针对你所填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必做;约2分钟)
( )的军舰 ( )的海螺
( )的大海 ( )的鱼
( )的海鸥 ( )的虾和蟹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通俗易懂。在朗读课文时,我们发现了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正是由于这些词语的串联,让一个个事物,让这座海滨小城,渲染出了缤纷的色彩,我们都对这座海滨小城里一个个具体的事物爱不释手。这道题也是对该类词语进行归纳。
思维导图,我喜欢。(必做;约3分钟)
19.海滨小城
设计意图: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整篇课文的框架和内容。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也是课后习题第一题的要求。同时让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去归纳总结其他的课文,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
片段理解,我专心。(约10分钟)
①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 )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 ),树叶( ),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dèn dèng),每逢(féng fèng)休息的日子,石凳上( )坐满了人。
②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1.根据课文内容,将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补充完整。
2.给选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用“ ”分别画出选文中两个自然段各自的中心句。
4.用 “~~~~~~”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将 比作 ,表现了榕树的 。
5.仿写比喻句:一大片草坪就像 。(选做)
6.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写出了街道 。
7.为什么说小城的街道很美?(选做)
因为小城的街道 。
设计意图:①精简的片段阅读练习,具有很多的语言训练点,能够容纳本节课甚至之前所学的综合语文知识。篇幅无需冗长,既能减轻学生阅读压力,又能进行精准训练。②以上片段着重在于训练学生找关键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大意的能力,也是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同时也是课后习题第二题的求求。③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的阅读填空题,即第4、6、7题,在答案书写部分已经做了答题方向的相关提示,以此降低难度。④本题各小题之间,也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先补充有新鲜感的关键词语,再给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第3、6、7小题是关键句的训练,这是该题的侧重点,第4、5小题是比喻句的训练,各小题之间层层递进,在知识结构上螺旋式地上升。
五、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颐和园》。
设计意图:推荐和课文结构相似、层次清楚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能,开展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