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
在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后,我们接下来要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不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能有两个,也可能无实数解,而对于无法直接求解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的方法得到其近似解。本节将详细介绍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概念、判断方法以及近似解的估算技巧。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一)解的定义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例如,对于方程\(x^2 - 5x + 6 = 0\),当\(x = 2\)时,左边\(=2^2-5\times2 + 6=4 - 10 + 6 = 0\),右边\(=0\),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2\)是该方程的解;同理,当\(x = 3\)时,左边\(=3^2-5\times3 + 6=9 - 15 + 6 = 0\),右边\(=0\),所以\(x = 3\)也是该方程的解。
(二)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只需将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若两边的值相等,则这个数是方程的解;若两边的值不相等,则这个数不是方程的解。
例 1:
判断\(x = 1\),\(x = 2\)是否为方程\(x^2 - 3x + 2 = 0\)的解。
解:当\(x = 1\)时,
左边\(=1^2-3\times1 + 2=1 - 3 + 2 = 0\),
右边\(=0\),
左边 = 右边,所以\(x = 1\)是方程的解。
当\(x = 2\)时,
左边\(=2^2-3\times2 + 2=4 - 6 + 2 = 0\),
右边\(=0\),
左边 = 右边,所以\(x = 2\)是方程的解。
例 2:
已知\(x = 4\)是方程\(x^2 - mx + 8 = 0\)的一个解,求\(m\)的值。
解:因为\(x = 4\)是方程的解,
所以将\(x = 4\)代入方程得:\(4^2-4m + 8 = 0\),
即\(16-4m + 8 = 0\),\(24-4m = 0\),\(4m = 24\),
解得\(m = 6\)。
二、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估算
在实际问题中,有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无法直接通过整数或简单分数表示,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的方法得到方程的近似解。估算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代入一些数值,找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接近的未知数的值,进而确定解的大致范围。
(一)估算的步骤
确定解的大致范围:通过代入一些整数,观察方程左右两边的符号变化。当方程左边的值由负变为正或由正变为负时,说明在这两个整数之间存在方程的一个解。
逐步缩小范围:在确定的大致范围内,代入更精确的数值(如小数),进一步缩小解的范围,直到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近似解。
(二)实例解析
例 3:
估算方程\(x^2 - 2x - 1 = 0\)的一个正根的近似值(精确到\(0.1\))。
解:首先确定正根的大致范围。
当\(x = 2\)时,左边\(=2^2-2\times2 - 1=4 - 4 - 1=-1\lt0\);
当\(x = 3\)时,左边\(=3^2-2\times3 - 1=9 - 6 - 1=2\gt0\)。
所以方程的正根在\(2\)和\(3\)之间。
接下来缩小范围:
当\(x = 2.5\)时,左边\(=2.5^2-2\times2.5 - 1=6.25 - 5 - 1=0.25\gt0\);
此时正根在\(2\)和\(2.5\)之间。
当\(x = 2.2\)时,左边\(=2.2^2-2\times2.2 - 1=4.84 - 4.4 - 1=-0.56\lt0\);
正根在\(2.2\)和\(2.5\)之间。
当\(x = 2.4\)时,左边\(=2.4^2-2\times2.4 - 1=5.76 - 4.8 - 1=-0.04\lt0\);
正根在\(2.4\)和\(2.5\)之间。
当\(x = 2.45\)时,左边\(=2.45^2-2\times2.45 - 1=6.0025 - 4.9 - 1=0.1025\gt0\);
正根在\(2.4\)和\(2.45\)之间。
因为要求精确到\(0.1\),而\(2.4\)和\(2.45\)之间的数精确到\(0.1\)都是\(2.4\)或\(2.5\)。再检验\(x = 2.4\)时左边接近\(0\),且\(x = 2.4\)更接近解,所以方程正根的近似值为\(2.4\)。
例 4:
某矩形的面积为\(20\)平方米,长比宽多\(3\)米,估算该矩形的宽(精确到\(0.1\)米)。
解:设矩形的宽为\(x\)米,则长为\((x + 3)\)米,
根据题意得\(x(x + 3)=20\),
整理得\(x^2 + 3x - 20 = 0\)。
估算该方程的正根:
当\(x = 3\)时,左边\(=3^2 + 3\times3 - 20=9 + 9 - 20=-2\lt0\);
当\(x = 4\)时,左边\(=4^2 + 3\times4 - 20=16 + 12 - 20=8\gt0\),
所以正根在\(3\)和\(4\)之间。
当\(x = 3.2\)时,左边\(=3.2^2 + 3\times3.2 - 20=10.24 + 9.6 - 20=-0.16\lt0\);
当\(x = 3.3\)时,左边\(=3.3^2 + 3\times3.3 - 20=10.89 + 9.9 - 20=0.79\gt0\),
正根在\(3.2\)和\(3.3\)之间。
因为精确到\(0.1\),\(3.2\)更接近解,所以矩形宽的近似值为\(3.2\)米。
(三)估算的注意事项
合理选择代入值:在估算时,应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代入值,尽量快速确定解的大致范围。
耐心逐步缩小范围:估算需要逐步缩小解的范围,不能急于求成,每一步代入后都要根据结果调整下一步的代入值。
明确精度要求:根据问题的需要明确估算的精度,当达到精度要求时即可停止估算。
三、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如方程\(x^2 - 5x + 6 = 0\),有两个解\(x = 2\)和\(x = 3\)。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如方程\(x^2 - 4x + 4 = 0\),解为\(x = 2\)(两个相等的解)。
无实数解:如方程\(x^2 + 1 = 0\),无论\(x\)取何实数,\(x^2\)都是非负数,\(x^2 + 1\)始终大于\(0\),所以该方程无实数解。
通过后续学习,我们将掌握更系统的方法(如判别式)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
四、课堂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也称为方程的根,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解只需代入验证。
解的估算方法:通过代入数值确定解的大致范围,逐步缩小范围得到近似解,估算时需注意合理选择代入值和明确精度要求。
解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或无实数解。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概念和估算方法,能帮助我们在无法直接求解方程时,通过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奠定基础。在实际应用中,估算能力也是重要的数学素养之一。
五、课后作业
判断\(x = - 1\),\(x = 3\)是否为方程\(x^2 - 2x - 3 = 0\)的解。
已知\(x = 2\)是方程\(x^2 + ax - 6 = 0\)的一个解,求\(a\)的值。
估算方程\(x^2 - 3x - 2 = 0\)的一个正根的近似值(精确到\(0.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为\(10\)厘米,面积为\(12\)平方厘米,估算其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精确到\(0.1\)厘米)。
分析方程\(2x^2 - x + 1 = 0\)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i
T
u
j
m
i
a
N
g
1.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______.
一元二次方程 (x+1)2 - x = 3(x2-2) 化成一般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3. 近似数 2.36 ≈ _______(精确到十分位).
解
2x2 – x - 7 = 0
2.4
4. 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特点?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系数是 2;
(3)整式方程.
5.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ax2+bx+c=0(a,b,c为常数,a≠0)
幼儿园活动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 8 m,宽为 5 m,现准备在地面的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 18 m2 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
8 m
5 m
(8-2x )(5-2x ) = 18
你能设法估计四周未铺地毯部分的宽度 x(m) 吗?
8 m
5 m
(8-2x )(5-2x ) = 18
(1)x 有可能小于 0 吗?说说你的理由
x 不可能小于 0 ,因为宽度不能为负.
x 可能大于 4 吗?
x 不可能大于 4 ,
(8-2x)表示地毯的长,
所以有 8-2x > 0.
8 m
5 m
(8-2x )(5-2x ) = 18
x 可能大于 2.5 吗?
x 不可能大于 2.5 ,
(5-2x) 表示地毯的宽,
所以有 5-2x > 0.
(2)你能确定 x 的大致范围吗?
0 < x < 2.5
(8-2x )(5-2x ) = 18
(3)填写下表:
x 0.5 1 1.5 2
(8-2x)(5-2x)
28
18
10
4
(4)你知道地毯花边的宽 x(m) 是多少吗?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所求宽度为 x = 1 m.
如图,一个长为 10 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 1 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72+(x+6)2 = 102
化为一般形式 x2 +12 x -15 = 0
(1)小明认为底端也滑动了 1 m,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0 m
8 m
不正确,因为 x = 1时,方程左边不等于 0
x2 +12 x -15 = 0
(2)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是 2 m 吗?可能是 3 m 吗?为什么?
不可能是 2 ,因为 x = 2 时,方程左边不等于 0.
不可能是 3 ,因为 x = 3 时,方程左边不等于 0.
(3)你能猜出滑动距离 x(m) 的大致范围吗?
(4)x 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
x2 +12 x -15 = 0
填写下表你能发现 x 的大致范围吗?
x 0 0.5 1 1.5 2
x2 + 12x - 15
-15
-8.75
-2
5.25
13
通过观察发现,若想使代数式的值为 0,那么 x 的取值应在 1 和 1.5 之间。
所以 1 < x < 1.5
x2 +12 x -15 = 0
进一步计算:
x 1.1 1.2 1.3 1.4
x2 + 12x - 15
-0.59
0.84
2.29
3.76
所以 1.1<x<1.2
因此 x 的整数部分是 1,十分位是 1。
返回
C
1.
下列是方程x2-x-2=0的根的是( )
A.1
B.-2
C.-1
D.0
返回
2.
2
[2024深圳中考]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3x+m=0的
一个根为1,则m=________.
返回
3.
C
根据下表判断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一个解x的范围是( )
A.x>4.6 B.4.5C.4.4x 4.6 4.5 4.4 4.3
ax2+bx+c -0.7 -0.2 0.3 1
4.
如图,将一张长为8 cm,宽为6 cm的矩形纸板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剩余部分(阴影部分)可制成一个底面积是12 cm2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求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小华在做这道题时,设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出关于x的方程为(8-2x)(6-2x)=12,整理得x2-7x+9=0.
他想知道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到底是多少,下面是他的探索过程.
第一步:
因此________x -1 0 1 2
x2-7x+9 17 9
3 -1
1 2
第二步:
因此________(1)请你帮助小华补全探索过程;
(2)通过以上探索,估计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十分位是________.
x 1.5 1.6 1.7 1.8
x2-7x+9 0.75 0.36
-0.01 -0.36
1.6 1.7
1
6
返回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