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1 11:42:33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副标题: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姓名:[你的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列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重点)
会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重点)
提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建模思想。(难点)
感受反比例函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幻灯片 3:情景引入
展示图片与问题:
问题 1:小明家离学校 1000 米,他骑自行车上学,骑行速度\(v\)(米 / 分钟)与所用时间\(t\)(分钟)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他想 10 分钟内到达学校,速度至少要达到多少?
问题 2:某工厂要生产一批零件,总产量为 2000 个,每天生产的零件数\(x\)(个)与生产天数\(y\)(天)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要求 10 天内完成生产,每天至少要生产多少个零件?
提出问题:
这些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可以用什么函数来描述?如何利用函数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幻灯片 4:知识回顾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frac{k}{x}\)(\(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k>0\)时在第一、三象限;\(k<0\)时在第二、四象限。
幻灯片 5:反比例函数应用的一般步骤
步骤 1:分析题意:找出问题中的两个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步骤 2:设出函数表达式:设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frac{k}{x}\)(或其他形式)。
步骤 3:确定比例系数\(k\):根据已知条件求出\(k\)的值,得到具体的函数表达式。
步骤 4: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函数表达式或其性质求出所需的未知量,回答实际问题。
注意事项:要结合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保解的合理性。
幻灯片 6:类型一:行程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应用
问题特点:路程一定时,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例关系,即\(v=\frac{s}{t}\)(\(s\)为路程,是常数)。
例题讲解 1: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 300km,汽车行驶的速度\(v\)(km/h)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汽车行驶速度不超过 100km/h,那么从甲地到乙地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分析过程:路程\(s = 300km\),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表达式为\(v=\frac{300}{t}\) 。当\(v = 100km/h\)时,可求出对应的时间\(t\) 。
解答过程:
函数表达式为\(v=\frac{300}{t}\)(\(t>0\))。
当\(v = 100\)时,\(100=\frac{300}{t}\),解得\(t = 3\) 。
因为\(k = 300>0\),在第一象限内\(v\)随\(t\)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v≤100\)时,\(t≥3\) 。
答:从甲地到乙地至少需要 3 小时。
幻灯片 7:练习 1(行程问题)
题目:一艘轮船从港口出发到目的地,航程为 120 海里,轮船行驶的平均速度\(v\)(海里 / 小时)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轮船计划在 5 小时内到达目的地,行驶速度至少要达到多少海里 / 小时?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分析,列出函数表达式,利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教师点评。
幻灯片 8:类型二:工程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应用
问题特点: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x\)与工作时间\(y\)成反比例关系,即\(x=\frac{w}{y}\)(\(w\)为工作总量,是常数)。
例题讲解 2:
题目:某工程队承接了一项工程,总工作量为 1800 立方米,工程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x\)(立方米)与完成工程所需时间\(y\)(天)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工程队要求在 30 天内完成这项工程,每天至少要完成多少立方米的工作量?
分析过程:总工作量\(w = 1800\)立方米,工作效率与时间成反比例,表达式为\(x=\frac{1800}{y}\) 。当\(y = 30\)时,可求出对应的\(x\) 。
解答过程:
函数表达式为\(x=\frac{1800}{y}\)(\(y>0\))。
当\(y = 30\)时,\(x=\frac{1800}{30}=60\) 。
因为\(k = 1800>0\),在第一象限内\(x\)随\(y\)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y≤30\)时,\(x≥60\) 。
答:每天至少要完成 60 立方米的工作量。
幻灯片 9:练习 2(工程问题)
题目:某印刷厂要印刷一批书籍,总印刷量为 2400 册,每天印刷的册数\(x\)与印刷天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印刷厂希望在 12 天内完成印刷,每天至少要印刷多少册?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按照反比例函数应用步骤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幻灯片 10:类型三:几何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应用
问题特点:面积或体积一定时,相关的边长、底面积、高等变量成反比例关系。
例题讲解 3:
题目:一个矩形的面积为 24cm ,它的长\(y\)(cm)与宽\(x\)(c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矩形的宽不超过 4cm,那么长至少要多少厘米?
分析过程:矩形面积\(S = 24cm \),长与宽成反比例,表达式为\(y=\frac{24}{x}\) 。当\(x = 4\)时,可求出对应的\(y\) 。
解答过程:
函数表达式为\(y=\frac{24}{x}\)(\(x>0\))。
当\(x = 4\)时,\(y=\frac{24}{4}=6\) 。
因为\(k = 24>0\),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x≤4\)时,\(y≥6\) 。
答:长至少要 6 厘米。
幻灯片 11:练习 3(几何问题)
题目:一个圆柱体的体积为 100π cm ,它的高\(h\)(cm)与底面积\(S\)(c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圆柱体的底面积不超过 25π cm ,那么高至少要多少厘米?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利用圆柱体体积公式建立反比例函数关系,解决问题。
幻灯片 12:类型四:经济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应用
问题特点:总费用一定时,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总产量一定时,单位面积产量与种植面积成反比例关系等。
例题讲解 4:
题目:小明带了 50 元钱去买笔记本,笔记本的单价\(y\)(元)与购买的数量\(x\)(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笔记本的单价不超过 10 元,小明最多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
分析过程:总钱数\(50\)元,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表达式为\(y=\frac{50}{x}\) 。当\(y = 10\)时,可求出对应的\(x\) 。
解答过程:
函数表达式为\(y=\frac{50}{x}\)(\(x\)为正整数)。
当\(y = 10\)时,\(10=\frac{50}{x}\),解得\(x = 5\) 。
因为\(k = 50>0\),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y≤10\)时,\(x≥5\) 。
答:小明最多可以买 5 本笔记本。
幻灯片 13:练习 4(经济问题)
题目:学校计划用 300 元购买文具奖励优秀学生,文具的单价\(y\)(元)与购买的数量\(x\)(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若每件文具的单价不超过 15 元,学校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件文具?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分析,建立函数模型,求出问题的解,教师点评强调实际意义对自变量取值的限制。
幻灯片 14:综合应用:反比例函数与图象结合的问题
例题讲解 5:
题目: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frac{k}{x}\)的图象,它经过点\(A(2, 3)\),过点\(A\)作\(AB⊥x\)轴于点\(B\)。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C\)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triangle BOC\)的面积为 6,求点\(C\)的坐标。
分析过程:
(1)将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可求出\(k\)的值。
(2)设点\(C\)的坐标为\((x, y)\),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求出坐标。
解答过程:
(1)将\(A(2, 3)\)代入\(y=\frac{k}{x}\)得\(3=\frac{k}{2}\),解得\(k = 6\),所以表达式为\(y=\frac{6}{x}\) 。
(2)\(B\)点坐标为\((2, 0)\),\(OB = 2\) 。设\(C(x, \frac{6}{x})\),则\(\triangle BOC\)的面积为\(\frac{1}{2}×OB×|y|=\frac{1}{2}×2×|\frac{6}{x}|=|\frac{6}{x}| = 6\) 。
解得\(|\frac{6}{x}| = 6\),即\(|x| = 1\),所以\(x = 1\)或\(x = -1\) 。
当\(x = 1\)时,\(y = 6\);当\(x = -1\)时,\(y = -6\) 。
所以点\(C\)的坐标为\((1, 6)\)或\((-1, -6)\) 。
幻灯片 15:练习 5(综合应用)
题目:反比例函数\(y=\frac{k}{x}\)的图象经过点\((-3, 4)\),点\(D\)在该图象上,过点\(D\)作\(DE⊥y\)轴于点\(E\),若\(\triangle ODE\)的面积为 9,求点\(D\)的坐标。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结合\(k\)的几何意义和函数表达式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幻灯片 16: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反比例函数应用的常见类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经济问题等。
解题步骤:分析题意→设函数表达式→求\(k\)值→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思路: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关系,建立函数模型,利用函数性质求解。
方法总结: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明确哪个量是定值(即\(k\)的值),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结合函数的增减性可以判断变量的变化趋势,求出最值或取值范围。
与图象结合的问题,要利用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表达式和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幻灯片 17:课堂检测
某农场要灌溉一片农田,灌溉总量为 1200 立方米,每天的灌溉量\(x\)(立方米)与灌溉天数\(y\)(天)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 \(y = 1200x\)
B. \(y=\frac{1200}{x}\)
C. \(y = x + 1200\)
D. \(y = 1200 - x\)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 200km,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速度\(v\)(km/h)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一条直线
B. 第一象限的双曲线
C. 第二象限的双曲线
D. 一条射线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 18cm ,它的长为\(y\)cm,宽为\(x\)cm。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若矩形的宽为 3cm,求长的值;若长不超过 6cm,求宽的取值范围。
幻灯片 18:课堂检测答案
答案:B
解析:灌溉总量一定,每天灌溉量与灌溉天数成反比例,表达式为\(y=\frac{1200}{x}\),选 B。
答案:B
解析: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图象是第一象限的双曲线,选 B。
答案:
(1)\(y=\frac{18}{x}\)(\(x>0\))。
(2)当\(x = 3\)时,\(y=\frac{18}{3}=6\)cm 。当\(y≤6\)时,\(\frac{18}{x}≤6\),解得\(x≥3\)cm ,所以宽的取值范围是\(x≥3\)cm 。
幻灯片 19:课后作业
教材课后相关练习题。
实践作业:调查生活中的一个反比例函数应用实例,记录相关数据,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的关系等)。
幻灯片 20:结束页
感谢语: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应用!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鼓励语: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数学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a
i
T
u
j
m
i
a
N
g
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第六章 反比例函
某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利用铺垫木板的方式通过了一片烂泥湿地,你能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
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 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 p(Pa)将如何变化?
如果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600N,那么
(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满足 且k≠0的条件,所以p是S的反比例函数
(2)当木板面积为0.2m2时,压强是多少?
(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
所以木板面积至少要0.1m2.
(m2)
当p≤600时,
(Pa)
当S=0.2时,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p/Pa
S/m2
(2,300)
p/Pa
S/m2
(2,300)
(5)请利用图象对(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交流.
问题(2)是已知图象上的某点的横坐标为0.2,求该点的纵坐标.
p/Pa
S/m2
(2,300)
(5)请利用图象对(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交流.
问题(3)是已知图象上点的纵坐标不大于6000,求这些点所处位置及它们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实际上这些点都在直线pp=6000下方的图象上.
做一做
1. 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A(9,4)
A(9,4)
(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吗?
解:因为IR=U(U为定值)
把图象上的点A的坐标(9,4)代入,得U=36.
则这一函数的表达式为:
A(9,4)
(2)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解:当I≤10A时,
解得R≥3.6(Ω).
所以可变电阻应不小于3.6Ω.
做一做
2. 如图,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 , ).
(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解:(1)把A点坐标( , )分别代入y=k1x,和 解得k1=2,k2=6
做一做
2. 如图,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 , ).
(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所以所求的函数表达式为:y=2x 和
y=2x
做一做
(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
y=2x
(2)B点的坐标是两个函数组成的方程组的另一个解.
解得x=
随堂练习
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时排水8m3/h,6h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
解:(1)蓄水池容积为:8×6=48(m3)
随堂练习
(2)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时的排水量达到Q(m3),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的时间t(h)将如何变化
(2)由(1)可知Q·t=48 ,
Q与t成反比例关系,
所以Q增大时,t将减少.
(3)写出t与Q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随堂练习
(4)如果准备在5h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多少?
(4)∵
∴当t≤5时,解得Q≥9.6
即每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9.6m3.
随堂练习
(5)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时12m3/h,那么最少多长时间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5)当Q=12时,由 可得t=4,
即最少用4h可将蓄水池全部排空.
返回
C
1.
返回
2.
D
某电子产品的售价为8 000元,购买该产品时可分期付款,前期付款3 000元,后期每个月分别付相同的数额(无利息),则后期每个月付款额y(元)与付款月数x(x为正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返回
3.
R≥3.6 Ω
[2024南通中考] 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其限制电流I不能超过10 A,那么用电器可变电阻R应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_.
返回
4.
200
[2025西安期中]验光师通过检测发现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成反比例,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治疗后,小雪的镜片焦距由0.25米调整到0.5米,则近视眼镜的度数减少了________度.
5.
40
80
(2)若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0 km/h,则汽车通过该段公路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返回
返回
6.
A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