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教学课件)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4.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教学课件)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1 14:56:09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2.4.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22.4.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副标题:初二数学上册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回顾
问题 1:什么是位似图形?(两个相似图形,对应顶点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平行或共线,这样的图形叫做位似图形,交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位似比。)
问题 2:位似图形有哪些性质?(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对应点连线过位似中心;对应边平行或共线;对应点到位似中心距离比等于位似比。)
问题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3,-4)\))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位似变换的规律,能根据位似中心、位似比确定图形位似变换后对应点的坐标,会在坐标系中作出位似变换后的图形。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计算、作图等过程,培养坐标运算能力、动手作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目标:感受位似变换在坐标系中的直观性和规律性,激发对图形变换的探究兴趣,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4 页:情境引入
展示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三角形\(ABC\),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3,1)\)、\(C(2,3)\),以及它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的位似图形\(A'B'C'\)。
提出问题:观察图形中对应点的坐标,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如果位似中心不是原点,对应点的坐标又会有怎样的变化?通过坐标系中的位似图形实例,引出对坐标变换规律的探究。
第 5 页:位似中心为原点时的坐标变换规律
规律内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k\),那么原图形上的点\((x,y)\)的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或\((-kx,-ky)\)。
规律解析:
当\(k>0\)时,若对应点坐标为\((kx,ky)\),则位似图形与原图形在原点同侧;若对应点坐标为\((-kx,-ky)\),则位似图形与原图形在原点异侧。
位似比\(k\)的绝对值决定图形的缩放比例,\(|k|>1\)时图形放大,\(0<|k|<1\)时图形缩小。
图形示例: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展示点\(A(2,3)\)的对应点\(A'(4,6)\)(同侧)和\(A''(-4,-6)\)(异侧)的位置关系。
第 6 页:规律推导与验证
推导过程:
设原点为位似中心\(O\),原图形上一点\(P(x,y)\),位似比为\(k\),对应点为\(P'\)。
因为\(OP'\)与\(OP\)在同一直线上,且\(\frac{OP'}{OP}=|k|\),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坐标的定义,可得\(P'\)的坐标为\((kx,ky)\)或\((-kx,-ky)\)。
验证实例:点\(P(2,5)\)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3\),对应点坐标为\((2×3,5×3)=(6,15)\)或\((2×(-3),5×(-3))=(-6,-15)\),通过距离计算验证\(\frac{OP'}{OP}=3\)。
第 7 页:例题讲解 1—— 已知原坐标求对应点坐标
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2)\),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frac{1}{2}\),求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
步骤解析:
根据位似中心为原点的坐标变换规律,对应点的坐标为\((4×\frac{1}{2},-2×\frac{1}{2})\)或\((4×(-\frac{1}{2}),-2×(-\frac{1}{2}))\)。
计算可得对应点坐标为\((2,-1)\)或\((-2,1)\)。
第 8 页:例题讲解 2—— 已知图形求位似图形坐标
例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triangle 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3,4)\)、\(C(2,5)\),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求位似图形\(\triangle A'B'C'\)的顶点坐标。
步骤解析:
位似比为\(2\),根据规律,各对应点坐标为原坐标乘以\(2\)或\(-2\)。
点\(A\)的对应点\(A'\):\((1×2,2×2)=(2,4)\)或\((1×(-2),2×(-2))=(-2,-4)\)。
点\(B\)的对应点\(B'\):\((3×2,4×2)=(6,8)\)或\((3×(-2),4×(-2))=(-6,-8)\)。
点\(C\)的对应点\(C'\):\((2×2,5×2)=(4,10)\)或\((2×(-2),5×(-2))=(-4,-10)\)。
所以\(\triangle A'B'C'\)的顶点坐标为\((2,4)\)、\((6,8)\)、\((4,10)\)或\((-2,-4)\)、\((-6,-8)\)、\((-4,-10)\)。
第 9 页:位似中心为任意点时的坐标变换思路
变换思路:
当位似中心为点\(P(a,b)\)时,可先将坐标系平移,使位似中心\(P\)成为新坐标系的原点。
在新坐标系中,原图形各点坐标变为\((x - a,y - b)\),根据原点位似变换规律求出对应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k(x - a),k(y - b))\)或\((-k(x - a),-k(y - b))\)。
将新坐标系中的坐标还原到原坐标系,即对应点坐标为\((a + k(x - a),b + k(y - b))\)或\((a - k(x - a),b - k(y - b))\)。
简化理解:先将位似中心平移到原点,进行变换后再平移回去,核心是 “平移 — 变换 — 还原”。
第 10 页:例题讲解 3—— 位似中心为非原点时的坐标变换
例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3)\),位似中心为点\(P(2,1)\),位似比为\(2\),求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
步骤解析:
计算点\(A\)在以\(P\)为原点的新坐标系中的坐标:\((5 - 2,3 - 1)=(3,2)\)。
新坐标系中对应点坐标为\((3×2,2×2)=(6,4)\)或\((3×(-2),2×(-2))=(-6,-4)\)。
还原到原坐标系:\((2 + 6,1 + 4)=(8,5)\)或\((2 + (-6),1 + (-4))=(-4,-3)\)。
所以点\(A'\)的坐标为\((8,5)\)或\((-4,-3)\)。
第 11 页:坐标系中位似图形的作图步骤
作图步骤(以原点为位似中心):
确定原图形各顶点的坐标。
根据位似比\(k\),计算出各顶点的对应点坐标(乘以\(k\)或\(-k\))。
在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
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到位似变换后的图形。
作图示例:以例 2 中的\(\triangle ABC\)为例,展示作出位似比为\(2\)的位似图形的完整过程,包括坐标计算、描点、连线。
第 12 页:例题讲解 4—— 根据位似图形求位似比
例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triangle ABC\)与\(\triangle A'B'C'\)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点\(A(2,4)\)的对应点为\(A'(1,2)\),求位似比,并求出点\(B(6,2)\)的对应点\(B'\)的坐标。
步骤解析:
设位似比为\(k\),则由对应点坐标关系可得\(2k = 1\),\(4k = 2\),解得\(k=\frac{1}{2}\)。
点\(B(6,2)\)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6×\frac{1}{2},2×\frac{1}{2})=(3,1)\)或\((6×(-\frac{1}{2}),2×(-\frac{1}{2}))=(-3,-1)\)。
第 13 页:课堂练习 1
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3,6)\)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frac{1}{3}\),则对应点\(M'\)的坐标为______。
练习 2:\(\triangle DEF\)的顶点坐标为\(D(2,0)\)、\(E(4,2)\)、\(F(1,3)\),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3\),则位似图形\(\triangle D'E'F'\)的顶点坐标为______。
第 14 页:课堂练习 2
练习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似中心为点\(Q(1,2)\),点\(N(4,6)\)的对应点\(N'\)的坐标为\((2,4)\),则位似比为______。
练习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triangle ABC\)与\(\triangle A'B'C'\)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若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
第 15 页:易错点提醒
忽略位似图形在原点两侧的情况,只计算同侧的对应点坐标,导致漏解。
对位似比的理解错误,将位似比\(k\)与坐标变换中的倍数关系弄混,如位似比为\(2\)时错误地将坐标除以\(2\)。
在位似中心为非原点时,不会进行坐标的平移变换,直接套用原点位似的规律计算。
作图时描错对应点的坐标,或连接顺序错误,导致图形错误。
第 16 页: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规律: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k\)时,原图形上点\((x,y)\)的对应点坐标为\((kx,ky)\)或\((-kx,-ky)\)。
掌握了位似中心为非原点时的坐标变换思路:通过平移坐标系将位似中心转化为原点,变换后再还原。
学会了根据位似中心和位似比求对应点坐标、作出位似图形,以及根据对应点坐标求位似比的方法。
第 17 页: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第 [X] 页习题 22.4 第 3、4 题。
提高作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为\(A(1,1)\)、\(B(3,2)\)、\(C(4,4)\)、\(D(2,3)\),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frac{1}{2}\),作出它的位似图形,并写出对应顶点的坐标。
拓展作业:探究位似中心为点\((a,b)\),位似比为\(k\)时,原图形上点\((x,y)\)的对应点坐标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举例验证。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4.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22章 相似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 掌握图形的位似变化与对应点坐标变化的规律.
2. 通过坐标的变化表示图形关于原点的位似变换.
回顾
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什么?
(1)确定位似中心;
(2)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图形的关键点或顶点;
(3)根据相似比,确定所作图形的关键点或顶点;
(4)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思考
请你试着把三角形ABC放大为原来的3倍.
如果把位似图形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又如何去探究位似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呢?
O
A
B
C
A′
B′
C′
合作探究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3,2),C(4,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作△ABC的位似图形.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A
B
C
A′
B′
C′
①连接OA,OB,OC,分别延长OA,OB,OC至A′,B′,C′,使
②连接顺次连接A'B'、B'C'、C'A',那么△A'B'C'就是所求△ABC的位似图形.
A'(3,3)
B'(9,6)
C'(12,3)
归纳总结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O为位似
中心,相似比为k(k>0),原图形上点的坐标为(x,y),那么
同向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k>0).
利用这个性质作同向位似图形就相当简单,只要把图形
上各点的坐标都乘以一个固定的数k(k>0),就可以得到相似
比为k(k>0)的同向位似图形.
如果这里的k<0呢?
合作探究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3,2),C(4,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作△ABC的位似图形.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A
B
C
A′
B′
C′
A'(–3,–3)
B'(–9,–6)
C'(–12,–3)
x
y
1 2 3 4
–4 –3 –2 –1
2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k>0),原图形上点的坐标为(x,y),那么同向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k>0).
O
归纳总结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O为位
似中心,相似比为k(k<0),这样得到的图形叫做反向位似
图形.
原图形上点的坐标为(x,y),那么反向位似图形对应点
的坐标为(kx,ky)(k<0).
正向位似变换和反向位似变换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典型例题
分析:根据前面的结论可知,一共有2个位似图形.
如:点 A 的对应点 A′ 的坐标为:
,即( 3,6),类似地,
可以确定其他顶点的坐标.
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 2,4),B ( 2,0),O (0,0). 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求与 △ABO 的相似比为 3 : 2的对应顶点的坐标.
2
4
6
2
2
4
x
y
A
B
O
典型例题
解: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可知,共有2个三角形.
利用位似中对应点坐标的变化规律,可得
A1 : =( 3,6) ,
B1: =( 3,0) ,
O: =(0,0).
顺次连接点A′,B′,O,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同理可得,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是: A2(3, 6), B2(3,0),O (0,0).
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 2,4),B ( 2,0),O (0,0). 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求与 △ABO 的相似比为 3 : 2的对应顶点的坐标.
2
4
6
2
2
4
x
y
A
B
O
知识点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1题)
1.[2024·浙江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与 是位似图
形,位似中心为点.若点 的对
应点为,则点 的对应
点 的坐标为( )
A
A. B.
C. D.
(第2题)
2.[2025年1月滁州期末]如图,已
知和 是位似图形,点
是位似中心,.若点 的
坐标为,则点 的坐标为
( )
D
A. B. C. D.
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按如下
方式对 进行变换,变换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位似且在
同一象限的是( )
C
A. B.
C. D.
(第4题)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 以
原点为位似中心放大后得到 ,若
,,则与 的面
积的比是_____.
(第5题)
5.分类讨论思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已知点, ,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把
缩小,则点的对应点 的坐标
是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位似图形
6.[2025·江门月考]如图, 的三
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
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 .
(1)请在图中第一象限内画出符合要求的 ,并分别写
出点,, 的坐标;
解:如图,
即为所求.
, ,
.
(2)求 的面积.
.
8.[2025年1月六安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与的相似比为,点 是位似中心,已知点
,点, ,则点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结果用含, 的式子表示)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同向位似图形:
反向位似图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k>0),原图形上点的坐标为(x,y),那么同向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k>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k<0),这样得到的图形叫做反向位似图形.
原图形上点的坐标为(x,y),那么反向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k<0).
利用这个性质作同向位似图形就相当简单,只要把图形上各点的坐标都乘以一个固定的数k(k>0),就可以得到相似比为k(k>0)的同向位似图形.
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作(x,y)→(ax,by)变换时,当a=b≠0时为相似变换.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