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 实践与探索–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营销及其他问题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2.3.2 实践与探索–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营销及其他问题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1 15:3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以下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22.3.2“实践与探索 ——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营销及其他问题” 教学课件的幻灯片分页内容:
1. 封面
标题:22.3.2 实践与探索 ——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营销及其他问题
标注信息:学科(数学)、版本(华东师大版)、年级(九年级)、课时(1 课时,聚焦营销问题与多元实际问题)、授课人姓名
2. 知识回顾与情境引入(衔接旧知,聚焦新场景)
回顾 1: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核心思路
解决实际问题的通用流程:设未知数→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实际意义→作答;此前已掌握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图形面积、变化率问题,本节课将拓展到更贴近生活的营销场景及其他典型问题。
回顾 2:营销问题中的关键数量关系
核心公式:
① 利润 = 单件利润 × 销售量;
② 单件利润 = 售价 - 成本;
③ 销售量变化:通常售价每提高 / 降低\(x\)元,销售量对应减少 / 增加\(kx\)件(\(k\)为单位价格变化对应的销量变化系数)。
情境引入:生活中更多实际问题需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例如:
① 某商品定价 20 元时,日销量 30 件,若售价每提高 1 元,日销量减少 2 件,如何定价能使日利润达到 200 元?
② 两个连续偶数的积为 168,求这两个偶数;
这些问题分别属于 “营销利润问题” 和 “数字问题”,本节课将重点学习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3. 类型一:用一元二次方程解营销利润问题(核心:建立利润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题步骤(通用流程):
设未知数:设售价调整量(如 “每提高\(x\)元” 或 “每降低\(x\)元”)为\(x\),明确未知数的实际意义(\(x > 0\),且需保证销售量非负);
表示关键量: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调整后的单件利润和销售量:
调整后单件利润 = 原单件利润 ± \(x\)(提高售价取 “+”,降低售价取 “-”);
调整后销售量 = 原销售量 \(kx\)(提高售价使销量减少,取 “-”;降低售价使销量增加,取 “+”);
列方程:根据 “总利润 = 调整后单件利润 × 调整后销售量”,结合题目给出的利润目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
解方程:选择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合适方法求解;
检验与作答:检验解是否满足 “销售量非负”“售价合理” 等实际条件,舍去不合理的解,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如求定价需用 “原售价 ±\(x\)”)。
例题 1:售价提高型利润问题
问题:某商店销售一种文具,每件成本 10 元,原售价 15 元时,每天可销售 50 件。若售价每提高 1 元,每天销售量就减少 4 件,问售价提高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可达到 300 元?
解答过程:
设未知数:设售价提高\(x\)元(\(x > 0\),且需满足销售量\(50 - 4x \geq 0\),即\(x \leq 12.5\));
表示关键量:
调整后单件利润 = 原单件利润 + \(x\) = \((15 - 10) + x = (5 + x)\)元;
调整后销售量 = 原销售量 - \(4x\) = \((50 - 4x)\)件;
列方程:根据 “总利润 = 300 元”,得\((5 + x)(50 - 4x) = 300\);
解方程:
展开方程:\(250 - 20x + 50x - 4x^2 = 300\);
整理为一般形式:\(-4x^2 + 30x - 50 = 0\),两边除以\(-2\)得\(2x^2 - 15x + 25 = 0\);
因式分解:\((2x - 5)(x - 5) = 0\),解得\(x_1 = 2.5\),\(x_2 = 5\);
检验与作答:
两个解均满足\(0 < x \leq 12.5\),且销售量非负;
结论:售价提高 2.5 元或 5 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可达到 300 元(若求定价,对应为 17.5 元或 20 元)。
例题 2:售价降低型利润问题
问题:某品牌 T 恤衫,每件成本 40 元,原售价 80 元时,每月可销售 200 件。为扩大销量,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售价每降低 1 元,每月销售量增加 10 件。若每月目标利润为 8400 元,求每件 T 恤衫应降价多少元?
解答过程:
设未知数:设每件 T 恤衫降价\(x\)元(\(x > 0\),且需满足售价\(80 - x > 40\),即\(x < 40\),保证单件利润为正);
表示关键量:
调整后单件利润 = \((80 - 40) - x = (40 - x)\)元;
调整后销售量 = \(200 + 10x\)件;
列方程:根据 “总利润 = 8400 元”,得\((40 - x)(200 + 10x) = 8400\);
解方程:
展开方程:\(8000 + 400x - 200x - 10x^2 = 8400\);
整理为一般形式:\(-10x^2 + 200x - 400 = 0\),两边除以\(-10\)得\(x^2 - 20x + 40 = 0\);
用公式法:\(\Delta = (-20)^2 - 4 1 40 = 400 - 160 = 240\),\(x = \frac{20 \pm \sqrt{240}}{2} = 10 \pm 2\sqrt{15}\);
近似值:\(x_1 \approx 10 + 7.75 = 17.75\),\(x_2 \approx 10 - 7.75 = 2.25\);
检验与作答:
两个解均满足\(0 < x < 40\),符合实际意义;
结论:每件 T 恤衫可降价约 2.25 元或 17.75 元(若题目要求整数,可调整为 2 元或 18 元,利润接近 8400 元)。
营销利润问题注意事项:
明确 “售价调整方向”:是提高还是降低,避免单件利润和销售量的符号错误(提高售价时,单件利润增加、销售量减少;降低售价时相反);
限制条件:需保证 “销售量非负”“单件利润非负”(即售价不低于成本),检验时务必排除超出范围的解;
若问题求 “最大利润”,可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后续学习),但本节课聚焦 “利润达到目标值” 的求解。
4. 类型二: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其他实际问题(核心:根据问题类型,建立专属等量关系)
子类型 1:数字问题(连续数、倍数关系等)
解题关键:
设未知数技巧:
① 连续整数:设中间数为\(x\),则三个连续整数为\(x - 1\)、\(x\)、\(x + 1\);
② 连续偶数 / 奇数:设中间数为\(x\),则三个连续偶数 / 奇数为\(x - 2\)、\(x\)、\(x + 2\)(间隔为 2);
等量关系:根据 “和、差、积、倍” 等条件列方程。
例题 3:连续偶数问题
问题:两个连续偶数的积为 168,求这两个偶数(注意:偶数可为正或负)。
解答过程:
设未知数:设较小的偶数为\(x\),则较大的偶数为\(x + 2\);
列方程:根据 “积为 168”,得\(x(x + 2) = 168\);
解方程:
整理为一般形式:\(x^2 + 2x - 168 = 0\);
因式分解:\((x + 14)(x - 12) = 0\),解得\(x_1 = -14\),\(x_2 = 12\);
检验与作答:
当\(x = -14\)时,另一个偶数为\(-12\),积为\((-14) (-12) = 168\);
当\(x = 12\)时,另一个偶数为 14,积为\(12 14 = 168\);
结论:这两个偶数为 12 和 14,或 - 14 和 - 12。
子类型 2:行程问题(相遇、追及、往返等)
解题关键:
核心公式:路程 = 速度 × 时间(\(s = vt\));
等量关系:根据 “路程相等”“时间关系”“速度关系” 列方程(需注意单位统一,如速度用 “km/h”,时间用 “h”)。
例题 4:往返行程问题
问题:一辆汽车从 A 地到 B 地,原计划以 60km/h 的速度行驶,可按时到达。实际行驶时,速度提高到 80km/h,结果提前 1 小时到达,求 A、B 两地的距离。
解答过程:
设未知数:设 A、B 两地的距离为\(x\)km;
表示时间:
原计划时间 = \(\frac{x}{60}\)h;
实际时间 = \(\frac{x}{80}\)h;
列方程:根据 “实际时间比原计划提前 1 小时”,得\(\frac{x}{60} - \frac{x}{80} = 1\);
解方程:
两边同乘 240(最小公倍数)消分母:\(4x - 3x = 240\);
解得\(x = 240\);
检验与作答:
原计划时间 = \(\frac{240}{60} = 4\)h,实际时间 = \(\frac{240}{80} = 3\)h,提前 1 小时,符合题意;
结论:A、B 两地的距离为 240km。
子类型 3:工程问题(工作量、效率、时间关系)
解题关键:
核心公式: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通常设总工作量为 1);
等量关系:根据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 总工作量”“时间关系” 列方程。
例题 5:工程合作问题
问题:一项工程,单独由甲队完成需\(x\)天,乙队单独完成需\((x + 5)\)天。若两队合作 4 天,剩余工程由乙队单独完成还需 3 天,求甲队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时间。
解答过程:
设未知数:设甲队单独完成需\(x\)天,则甲队效率为\(\frac{1}{x}\),乙队效率为\(\frac{1}{x + 5}\);
列方程:根据 “合作 4 天工作量 + 乙队 3 天工作量 = 总工作量 1”,得\(4(\frac{1}{x} + \frac{1}{x + 5}) + 3 \frac{1}{x + 5} = 1\);
解方程:
化简方程:\(\frac{4}{x} + \frac{4 + 3}{x + 5} = 1\),即\(\frac{4}{x} + \frac{7}{x + 5} = 1\);
两边同乘\(x(x + 5)\)消分母:\(4(x + 5) + 7x = x(x + 5)\);
展开整理:\(4x + 20 + 7x = x^2 + 5x\),即\(x^2 - 6x - 20 = 0\);
公式法求解:\(\Delta = 36 + 80 = 116\),\(x = \frac{6 \pm \sqrt{116}}{2} = 3 \pm \sqrt{29}\);
因时间为正,舍去负根:\(x = 3 + \sqrt{29} \approx 3 + 5.39 = 8.39\)(若题目要求整数,取 8 天或 9 天,需验证);
检验与作答:
近似值\(x \approx 8.39\)天,甲队效率≈0.119,乙队效率≈0.106,合作 4 天 + 乙队 3 天工作量≈1,符合题意;
结论:甲队单独完成工程约需 8.4 天(或根据题目要求取整数)。
5. 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覆盖多类问题)
基础题(营销问题)
某商品每件成本 20 元,售价 30 元时,每天销售 40 件。售价每提高 2 元,销量减少 4 件,求售价提高多少元时,日利润为 480 元(答案:4 元或 8 元);
某玩具定价 50 元,月销量 100 件,若每降价 5 元,月销量增加 20 件,求降价多少元时,月利润为 5250 元(答案:5 元或 12.5 元)。
基础题(其他问题)
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和为 130,求这两个奇数(答案:7 和 9,或 - 9 和 - 7);
一辆自行车以 15km/h 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返回时速度为 10km/h,往返总时间为 2 小时,求甲、乙两地距离(答案:12km)。
提升题(综合应用)
某书店销售教辅资料,每本进价 12 元,原售价 20 元,每天销售 150 本。经调查:售价每降低 1 元,日销量增加 30 本。若要使日利润达到 1920 元,且尽可能扩大销量(即降价越多越好),求每本应降价多少元(提示:设降价\(x\)元,列方程\((8 - x)(150 + 30x) = 1920\),解得\(x=2\)或\(x=3\),选\(x=3\));
一项工程,甲、乙合作需 6 天完成,若甲单独做比乙单独做少用 5 天,求甲、乙单独完成工程的时间(答案:甲 10 天,乙 15 天)。
6. 课堂小结(梳理核心,分类构建模型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3.2 实践与探索–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营销及其他问题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i
T
u
j
m
i
a
N
g
问题1:某种商品每件的成本为 2 元,售价为 5 元时,可卖 100 件.在一聪明的销售员发现以下规律:若每涨价1元,销量将减少10件,若每降价1元,销量将增加4件。思考下列问题:
单件利润 销量 总利润
原来 变化 原来 变化
单件利润 销量 总利润
原来 变化 原来 变化
知识要点1
降价促销问题数量关系:
(原有利润 -变化利润)(原有销量 +变化销量)=总利润;
典例讲解
例1山西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 40 元,按每千克 60 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 100 kg.后来经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 2 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 20 kg.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要平均每天获利 2240 元,请回答:
(1)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2)在平均每天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赢得市场,该店应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
【解析】 (1)设每千克核桃降价 x 元,利用销售量×每件利润=2240 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为了让利于顾客因此应降价最多,求出此时的销售单价即可确定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
解:(1) 设每千克核桃应降价 x 元,根据题意,得
化简,得 x2 - 10x + 24 = 0,
解得 x1 = 4,x2 = 6.
答:每千克核桃应降价 4 元或 6 元;
(2)由(1)可知每千克核桃可降价 4 元或 6 元,因为要尽可能让利于顾客,所以每千克核桃应降价 6 元,
此时,售价为 60 - 6 = 54 (元),54÷60 = 90%.
答:该店应按原售价的九折出售.
解:设每件衬衫降价 x 元,根据题意得
(40 x)(20 + 2x) = 1200,
整理得 x2 30x + 200 = 0.
解方程得 x1 = 10,x2 = 20.
答:每件衬衫应降价 10 元或 20 元.
例2 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 20 件,每件盈利 40 元.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降价 1 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 2 件.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 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变式】增加条件: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 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 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解:设每件衬衫降价 x 元,根据题意得
(40 x)(20 + 2x) = 1200,
整理得,x2 30x + 200 = 0.
解方程得,x1 = 10,x2 = 20.
因为要尽快减少库存,所以应取 x = 20.
答:每件衬衫应降价 20 元.
例3 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现在平均每天能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衬衫的售价每降低1元时,平均每天能多售出2件。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分析: 数量关系
… … … …
单件利润 销售总量 总利润
40
20
40×20
降价1元
降价2元
降价X元
40﹣1
40﹣2
40﹣X
20﹢2×1
20﹢2×2
20﹢2X
( 40-1)(20+2)
( 40-2)(20+4)
(40-x)(20+2x)
解: 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根据题意,得:
(20+2x)(40-x)=1200
整理得:x2-30x+200=0
解这个方程,得:x1=10,x2=20
因为要尽快减少库存,降价越多,销售越快,所以每件应降价20元。
答:每件衬衫应降价20元。
返回
1.[2023·广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和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万元和3.7万元.设2020年至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
A.3.2(1-x)2=3.7 B.3.2(1+x)2=3.7
C.3.7 (1-x)2=3.2 D.3.7(1+x)2=3.2
B
2.[2023·郴州]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某景区游客人数逐月增加,2月份游客人数为1.6万人,4月份游客人数为2.5万人.
(1)求这两个月中该景区游客人数的月平均增长率.
(2)预计5月份该景区游客人数会继续增长,但增长率不会超过前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已知该景区5月1日至5月21日已接待游客2.125万人,则5月份后10天日均接待游客人数最多是多少万人?
【解】设5月份后10天日均接待游客人数是a万人.
由题意得2.125+10a≤2.5(1+25%),解得a≤0.1.
答:5月份后10天日均接待游客人数最多是0.1万人.
返回
降价促销问题数量关系:
(原有利润 -变化利润)(原有销量 +变化销量)=总利润;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