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3.3.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副标题:从比例关系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数量特征
适用教材: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具体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
设计思路:以 “定义推导→性质验证→实例应用” 为逻辑链,层层递进讲解性质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复习回顾:
提问 1: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谁能说说相似三角形的核心定义是什么?(预设答案: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提问 2:若△ABC ∽ △A'B'C',相似比为\(k\),则对应边的比例关系是什么?(预设答案:\(\frac{AB}{A'B'}=\frac{BC}{B'C'}=\frac{AC}{A'C'}=k\))
情境引导:
展示图片: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标注对应线段。
提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是否也与相似比存在某种关系?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又有怎样的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幻灯片 3:性质 1—— 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推导过程:
已知:△ABC ∽ △A'B'C',相似比为\(k\),AD 是△ABC 的高,A'D' 是△A'B'C' 的高(如图)。
求证:\(\frac{AD}{A'D'}=k\)。
证明:
∵ △ABC ∽ △A'B'C',∴ ∠B=∠B'(对应角相等)。
∵ AD⊥BC,A'D'⊥B'C',∴ ∠ADB=∠A'D'B'=90°(垂直定义)。
∴ △ABD ∽ △A'B'D'(AA 判定,两角分别相等)。
∴ \(\frac{AD}{A'D'}=\frac{AB}{A'B'}=k\)(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几何语言:∵ △ABC ∽ △A'B'C',AD、A'D' 分别为对应高,相似比为\(k\),∴ \(\frac{AD}{A'D'}=k\)。
幻灯片 4:性质 2—— 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类比推导(对应中线):
已知:△ABC ∽ △A'B'C',相似比为\(k\),AE 是△ABC 的中线(BE=EC),A'E' 是△A'B'C' 的中线(B'E'=E'C')。
推导:
∵ △ABC ∽ △A'B'C',∴ ∠B=∠B',\(\frac{AB}{A'B'}=\frac{BC}{B'C'}=k\)。
∵ AE、A'E' 是中线,∴ \(\frac{BE}{B'E'}=\frac{\frac{1}{2}BC}{\frac{1}{2}B'C'}=\frac{BC}{B'C'}=k\)。
∴ △ABE ∽ △A'B'E'(SAS 判定,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 \(\frac{AE}{A'E'}=\frac{AB}{A'B'}=k\)。
类比推导(对应角平分线):
已知:△ABC ∽ △A'B'C',相似比为\(k\),AF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F=∠CAF),A'F'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F'=∠C'A'F')。
推导:
∵ △ABC ∽ △A'B'C',∴ ∠B=∠B',∠BAC=∠B'A'C'。
∵ AF、A'F' 是角平分线,∴ ∠BAF=\(\frac{1}{2}\)∠BAC,∠B'A'F'=\(\frac{1}{2}\)∠B'A'C',故∠BAF=∠B'A'F'。
∴ △ABF ∽ △A'B'F'(AA 判定)。
∴ \(\frac{AF}{A'F'}=\frac{AB}{A'B'}=k\)。
统一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幻灯片 5:性质 3—— 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推导过程:
已知:△ABC ∽ △A'B'C',相似比为\(k\),即\(\frac{AB}{A'B'}=\frac{BC}{B'C'}=\frac{AC}{A'C'}=k\)。
计算周长比:
△ABC 的周长\(C_{ABC}=AB+BC+AC\)。
△A'B'C' 的周长\(C_{A'B'C'}=A'B'+B'C'+A'C'\)。
由比例性质,\(AB=kA'B'\),\(BC=kB'C'\),\(AC=kA'C'\)。
∴ \(C_{ABC}=kA'B'+kB'C'+kA'C'=k(A'B'+B'C'+A'C')=kC_{A'B'C'}\)。
∴ \(\frac{C_{ABC}}{C_{A'B'C'}}=k\)。
结论: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实例验证:若△ABC 与△A'B'C' 相似比为\(\frac{1}{2}\),△ABC 周长为 12cm,则△A'B'C' 周长为\(12 ·\frac{1}{2}=24cm\),符合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幻灯片 6:性质 4—— 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推导过程:
已知:△ABC ∽ △A'B'C',相似比为\(k\),AD、A'D' 分别为对应高(如图)。
计算面积比:
△ABC 的面积\(S_{ABC}=\frac{1}{2} BC AD\)。
△A'B'C' 的面积\(S_{A'B'C'}=\frac{1}{2} B'C' A'D'\)。
由性质 1,\(\frac{AD}{A'D'}=k\);由相似定义,\(\frac{BC}{B'C'}=k\)。
∴ \(\frac{S_{ABC}}{S_{A'B'C'}}=\frac{\frac{1}{2} BC AD}{\frac{1}{2} B'C' A'D'}=\frac{BC}{B'C'} \frac{AD}{A'D'}=k k=k^2\)。
结论: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易错点提醒:面积比是相似比的 “平方”,而非与相似比相等。例如,相似比为\(\frac{1}{2}\),面积比为\((\frac{1}{2})^2=\frac{1}{4}\),而非\(\frac{1}{2}\)。
幻灯片 7:性质总结表格(对比梳理)
性质类别
具体性质
数学表达式(△ABC ∽ △A'B'C',相似比为\(k\))
关键注意点
对应线段
对应高的比
\(\frac{AD}{A'D'}=k\)(AD、A'D' 为对应高)
所有 “对应” 线段均适用,非对应线段不满足
对应线段
对应中线的比
\(\frac{AE}{A'E'}=k\)(AE、A'E' 为对应中线)
需明确 “对应” 关系,避免混淆
对应线段
对应角平分线的比
\(\frac{AF}{A'F'}=k\)(AF、A'F' 为对应角平分线)
-
周长
周长的比
\(\frac{C_{ABC}}{C_{A'B'C'}}=k\)
周长比与相似比相等,非平方关系
面积
面积的比
\(\frac{S_{ABC}}{S_{A'B'C'}}=k^2\)
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易与周长比混淆
幻灯片 8:课堂练习 1(对应线段与周长应用)
题目展示:
△ABC ∽ △DEF,相似比为\(\frac{2}{3}\)。
若△ABC 中 BC 边上的高为 4cm,求△DEF 中对应边上的高;
若△DEF 的周长为 27cm,求△ABC 的周长。
解答过程:
求对应高:
设△DEF 中对应高为\(h\)。
由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得\(\frac{4}{h}=\frac{2}{3}\)。
解得\(h=4 \frac{3}{2}=6cm\)。
求△ABC 的周长:
设△ABC 的周长为\(C\)。
由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得\(\frac{C}{27}=\frac{2}{3}\)。
解得\(C=27 \frac{2}{3}=18cm\)。
答案:1. 6cm;2. 18cm。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2(面积应用)
题目展示: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9:16,其中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 18cm,求较大三角形的周长。
解答过程:
求相似比:
设相似比为\(k\),由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k^2=\frac{9}{16}\)。
∵ 相似比为正数,∴ \(k=\frac{3}{4}\)(较小三角形与较大三角形的相似比)。
求较大三角形的周长:
设较大三角形的周长为\(C\),由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得\(\frac{18}{C}=\frac{3}{4}\)。
解得\(C=18 \frac{4}{3}=24cm\)。
答案:24cm。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3(综合应用)
题目展示:
如图,△ABC ∽ △A'B'C',AD、A'D' 分别为对应中线,且 AD=6cm,A'D'=4cm,△ABC 的面积为 54cm ,求△A'B'C' 的面积。
解答过程:
求相似比:
由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得\(k=\frac{AD}{A'D'}=\frac{6}{4}=\frac{3}{2}\)(△ABC 与△A'B'C' 的相似比)。
求△A'B'C' 的面积:
设△A'B'C' 的面积为\(S\),由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frac{54}{S}=(\frac{3}{2})^2=\frac{9}{4}\)。
解得\(S=54 \frac{4}{9}=24cm \)。
答案:24cm 。
幻灯片 11: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核心性质:
对应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 = 相似比;
周长的比 = 相似比;
面积的比 = 相似比的平方。
推导逻辑:
由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结合全等判定(AA、SAS)推导对应线段的性质;
由对应边成比例推导周长性质;
由对应边和对应高的比推导面积性质(面积公式 + 相似比)。
易错点:
混淆 “对应线段” 与 “非对应线段”,需明确对应关系;
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而非与相似比相等,计算时需先确定相似比的 “方向”(谁比谁)。
解题思路:
已知相似比,求对应线段、周长:直接用 “比 = 相似比” 计算;
已知相似比,求面积:用 “面积比 = 相似比 ” 计算;
已知面积比,求相似比或周长:先开方求相似比,再用相似比求周长。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布置(分层设计)
基础层(必做):
课本练习题:完成对应线段、周长、面积计算的基础题目(3 道),写出完整步骤;
填空题:若△ABC ∽ △DEF,相似比为\(\frac{1}{3}\),则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周长比为______,面积比为______。
提高层(选做):
证明题:如图,△ABC ∽ △A'B'C',BE、B'E' 分别为对应角平分线,求证:\(\frac{BE}{B'E'}=\frac{AB}{A'B'}\);
应用题: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分别为 5cm 和 10cm,若较小三角形的面积为 12cm ,求较大三角形的面积。
实践层(拓展):
用硬纸板制作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frac{2}{3}\)),测量它们的对应高、周长,并计算面积,验证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观察生活中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场景(如地图缩放、模型制作),记录并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下节课分享。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3.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a
i
T
u
j
m
i
a
N
g
问题1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哪些?
问题2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的性质是什么?
回顾与思考
如图,△ABC ∽△A′B′C′,相似比为 k,它们对应高的比各是多少?
A
B
C
A'
B'
C'
合作探究
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
∵△ABC ∽△A′B′C′,
∴∠B=∠B' .
解:如图,分别作出 △ABC 和
△A'B'C' 的高 AD 和 A'D'.
则∠ADB =∠A'D'B' = 90°.
∴△ABD ∽△A'B'D'.
A
B
C
A'
B'
C'
D'
D
由此得到得出结论: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类似的,我们可以得到其余两组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
归纳总结
类似地,可以证明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角的平分线的比也等于相似比.
因而,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两个相似多边形呢?
A
B
C
如果△ABC∽△A'B'C',相似比为 k,那么
因此,AB=k·A'B',BC=k·B'C',CA=k·C'A'
A'
B'
C'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
从而
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归纳
同理得:
如图,△ABC∽△A' B' C' ,相似比为 k,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
A
B
C
A'
B'
C'
D'
D
解:如图,分别作出△ABC 和△A' B' C' 的高 AD和A' D' .
∵∠ADB =∠A' D' B' ,∠B=∠B',
∴△ADB∽△A' D' B' .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归纳
如图,四边形 ABCD 相似于四边形 A′B′C′D′,相似比为 k,它们面积的比是多少?
相似多边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A
B
C
A′
B′
C′
D
D′
延伸探究
1.如图,在△ABC 和△DEF 中,AB=2DE,AC=2DF,∠A=∠D,△ABC 的周长是 24,面积是 48,求△DEF 的周长和面积.
A
B
C
D
E
F
解:在△ABC 和△DEF 中,
∵ AB=2DE,AC=2DF,
又∵∠D=∠A,
∴△DEF∽△ABC,相似比为
∴△DEF 的周长 = △ABC 的周长,
△DEF 的周长 = 12.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 5 倍,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也扩大为原来的 5 倍;
解:(1)一个三角形各边扩大为原来 5 倍,相似比为 1 : 5,
扩大 5 倍周长= 5×原周长
(2)一个四角形各边扩大为原来 9 倍,相似比为 1 : 9,
边长扩大 9 倍四边形 = 81 倍原四边形的的面积
(2)一个四边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 9 倍,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 9 倍.
3. 蛋糕店制作两种圆形蛋糕,一种半径是 15 cm,一种半径是 30 cm,如果半径是 15 cm 的蛋糕够 2 个人吃,半径是 30 cm 的蛋糕够多少人吃?(假设两种蛋糕高度相同)
解:两种蛋糕是相似的,
相似比是1:2,面积的比为
设半径是 30 cm 的蛋糕够 x 人吃,
依题列方程 1 : 4=2 : x,
解得 x = 8.
答:半径是 30 cm 的蛋糕够 8 个人吃.
4. 在一张复印出来的纸上,一个多边形的一条边由原图中的 2 cm 变成了 6 cm,这次复印的放缩比例是多少?这个多边形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
放大比例为 .
返回
A
【点拨】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返回
2.若△ABC∽△DEF,相似比为3∶2,则对应高的比为( )
A.3∶2 B.3∶5 C.9∶4 D.4∶9
A
【点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3.已知△ABC∽△A′B′C′,BD和B′D′分别是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且AC∶A′C′=2∶3.若BD=4 cm,则B′D′的长是( )
A.3 cm B.4 cm C.6 cm D.8 cm
C
返回
4.[2023·广东]边长分别为10,6,4的三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底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15
返回
5.[2023·湘潭]如图,在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
(1)求证:△ABD∽△CBA;
【证明】∵AD是斜边BC上的高,∴∠BDA=90°.
∵∠BAC=90°,∴∠BDA=∠BAC.
又∵∠B为公共角,∴△ABD∽△CBA.
返回
(2)若AB=6,BC=10,求BD的长.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