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9:43:42

内容文字预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诗中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诗词鉴赏能力,加之对作者较为熟悉,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但是诗文内容较长,学生在背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重点难点
领会诗意,体味诗情,积累名句。
深刻体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背景导入
背诵《登高》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活动2【讲授】新授课
(三)解题
歌:古代诗歌的一种。不同于律诗、绝句,是一种古体诗。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多表达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研读赏析
1、第一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内容?
秋风破屋
(2)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在秋风之前加一个适当的词语,说明是什么样的秋风,并简述理由。
无情、猛烈、凶猛
(3)加入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飞扬,你是什么心情?
2、第二段
(1)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能修理茅屋,结果这时却突发意外,发生了什么情况?
群童抱茅
(2)一群顽童把茅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此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
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3)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当柴火烧,当然不排除调皮,更深层是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4)他叹息些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
二叹周围人之苦,还有许多像自己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第三段
(1)茅屋为秋风所破后诗人最怕什么?
(2)第三段写的什么内容?
(3)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
(4)漫漫长夜诗人难眠在想些什么?
4、第四段
(1)诗人在想些什么?
大厦避寒
(2)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说明杜甫是什么样的诗人?
忧国忧民一词用的最好。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不仅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境中的人。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忧国忧民的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陕西民歌唱到“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活动3【练习】朗读练习
指导朗读
活动4【作业】加强记忆
背诵诗歌
课件10张PPT。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字 词:
挂罥(juàn) 挂着,挂住。 罥,挂。
沉塘坳(ào) 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
庇(bì) 遮盖,掩护。
突兀(wù) 高耸的样子。
解题 歌,古代诗歌的一种。不同于律诗、绝句,是一种古体诗。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多表达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公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