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 算术平均数(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1.1 算术平均数(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11 15:4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3.1.1 算术平均数
副标题:数据集中趋势的基本度量
背景图: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场景,如学生成绩表、超市商品价格、运动员比赛得分等,配以统计图表元素,凸显算术平均数在数据描述中的应用。
幻灯片 2:情境引入与概念初探
生活中的平均问题:
情境 1:某次数学考试后,小明想知道自己所在班级的平均成绩,以便了解自己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
情境 2:妈妈去菜市场买菜,想知道某种蔬菜最近三天的平均价格,判断今天的价格是否合理。
问题引入:如表所示,某学习小组 5 名同学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 85 分、90 分、92 分、88 分、95 分,如何描述这组成绩的整体水平?引出 “平均数” 的概念。
算术平均数的直观理解: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 “中心值”,它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通过将所有数据的总和平均分配到每个数据上得到。
幻灯片 3: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定义:一般地,对于 n 个数据\(x_1\),\(x_2\),…,\(x_n\),我们把\(\frac{x_1 + x_2 + + x_n}{n}\)叫做这 n 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bar{x}\)(读作 “x 拔”)。
计算公式:\(\bar{x} = \frac{1}{n}(x_1 + x_2 + + x_n)\),其中 n 为数据的个数,\(x_1\)到\(x_n\)为各个数据。
符号说明:\(\sum_{i=1}^{n} x_i\)表示数据\(x_1\)到\(x_n\)的总和,因此算术平均数也可表示为\(\bar{x} = \frac{1}{n}\sum_{i=1}^{n} x_i\)。
示例:对于数据 85、90、92、88、95,n = 5,总和为 85 + 90 + 92 + 88 + 95 = 450,算术平均数\(\bar{x} = \frac{450}{5} = 90\)分。
幻灯片 4: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直接计算法:当数据个数较少且数值较小时,直接将所有数据相加,再除以数据个数。
例题:计算数据 3、5、7、9、11 的算术平均数。
解答:总和 = 3 + 5 + 7 + 9 + 11 = 35,n = 5,\(\bar{x} = \frac{35}{5} = 7\)。
加权计算法(初步):当数据重复出现时,可利用频数计算。若某个数据\(x\)出现 f 次,则总和中可计入\(x f\),再除以总频数。
例题:数据 2 出现 3 次,3 出现 2 次,4 出现 5 次,计算算术平均数。
解答:总和 = 2×3 + 3×2 + 4×5 = 6 + 6 + 20 = 32,总频数 n = 3 + 2 + 5 = 10,\(\bar{x} = \frac{32}{10} = 3.2\)。
幻灯片 5:算术平均数的意义与特点
意义:算术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最常用指标,它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便于不同组数据之间的比较。
特点:
算术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它会受到极端值(过大或过小的数据)的影响。
算术平均数具有唯一性,一组数据只有一个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不一定是原数据中的某个数。
示例说明极端值的影响:数据 10、20、30、40、50 的平均数为 30;若加入极端值 100,数据变为 10、20、30、40、50、100,平均数变为\(\frac{250}{6} 41.67\),明显升高。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1(基础计算)
题目呈现:某班 10 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 165、168、170、172、169、171、167、173、175、166,求这 10 名同学的平均身高。
解答过程:
步骤 1:计算总和:165 + 168 = 333;333 + 170 = 503;503 + 172 = 675;675 + 169 = 844;844 + 171 = 1015;1015 + 167 = 1182;1182 + 173 = 1355;1355 + 175 = 1530;1530 + 166 = 1696。
步骤 2:确定数据个数 n = 10。
步骤 3:计算平均数:\(\bar{x} = \frac{1696}{10} = 169.6\)cm。
结论:这 10 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 169.6cm。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2(含重复数据的计算)
题目呈现:某小组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求该小组的平均成绩。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
1
2
4
2
1
解答过程:
步骤 1:计算总分数:60×1 + 70×2 + 80×4 + 90×2 + 100×1 = 60 + 140 + 320 + 180 + 100 = 800 分。
步骤 2:计算总人数 n = 1 + 2 + 4 + 2 + 1 = 10 人。
步骤 3:计算平均成绩:\(\bar{x} = \frac{800}{10} = 80\)分。
结论: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 80 分。
幻灯片 8:例题讲解 3(实际应用)
题目呈现:某商店购进一批苹果,第一天以每千克 5 元的价格卖出 100 千克,第二天以每千克 4.5 元的价格卖出 150 千克,第三天以每千克 4 元的价格卖出 200 千克,求这批苹果的平均售价。
解答过程:
步骤 1:计算总销售额:5×100 + 4.5×150 + 4×200 = 500 + 675 + 800 = 1975 元。
步骤 2:计算总销售量:100 + 150 + 200 = 450 千克。
步骤 3:计算平均售价:\(\bar{x} = \frac{1975}{450} 4.39\)元 / 千克。
结论:这批苹果的平均售价约为 4.39 元 / 千克。
幻灯片 9:算术平均数的应用场景
学习评价: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评估学。
经济分析:计算商品的平均价格、企业的平均利润等。
体育竞技:计算运动员的平均得分、平均速度等,评价竞技状态。
质量控制:监测产品的平均尺寸、平均重量等,确保质量稳定。
人口统计:计算地区的平均年龄、平均收入等,反映人口特征。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1(基础计算)
题目 1:计算数据 2、4、6、8、10 的算术平均数,结果为______。
题目 2:某班 5 名同学的体重(单位:kg)分别为 45、48、50、52、55,他们的平均体重是______kg。
题目 3:一组数据为 3、3、5、5、5、7、7,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______。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2(综合应用)
题目 4:某篮球队队员在最近 5 场比赛中的得分分别为 20、25、18、30、27,求该队员这 5 场比赛的平均得分。
题目 5: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前 3 天每天生产 120 个,后 2 天每天生产 150 个,求这 5 天平均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
幻灯片 12: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 1:计算总和时出现漏加或错加数据,导致平均数错误,如在多个数据相加时遗漏某个数据或计算错误。
易错点 2:混淆数据个数与其他数量,如在含重复数据的计算中,误将数据种类数当作 n,而非总频数。
易错点 3:忽略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盲目使用平均数描述数据,如当数据中存在极端值时,平均数可能不能很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易错点 4:单位处理不当,计算平均数时未统一数据单位,导致结果单位错误,如身高单位有的用 cm,有的用 m,未统一就计算。
幻灯片 13:课堂总结
核心概念:算术平均数是 n 个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n,记为\(\bar{x} = \frac{1}{n}\sum_{i=1}^{n} x_i\)。
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法适用于简单数据,加权计算法(初步)适用于含重复数据的情况。
意义与特点: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与每个数据相关,受极端值影响,具有唯一性。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学习、经济、体育、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用于描述平均水平。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1)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数:15、18、20、22、25。
(2)某小组 8 名同学的英语成绩分别为 92、88、90、95、85、89、91、93,求他们的平均成绩。
拓展作业:某商场销售 A、B 两种品牌的洗衣机,A 品牌共销售 30 台,平均每台售价 2500 元;B 品牌共销售 20 台,平均每台售价 3000 元,求该商场这两种品牌洗衣机的平均售价。
实践作业: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的睡眠时间(单位:小时),计算平均睡眠时间,并分析自己的睡眠情况是否合理。
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1.1 算术平均数
第二十三章 数据分析
a
i
T
u
j
m
i
a
N
g
1.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2.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体会“权”的意义,能计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3.在理解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基础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小学,我们对平均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在体操比赛中,往往在所有裁判给出的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余下分数的平均分,6个裁判员对某一运动员的打分数据(动作完成分)为:9.4,8.9,8.8,8.9,7.6,8.7.请按照以上方法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解:去掉去高分9.4,去掉最低分7.6.
∴平均分为 (8.9+8.8+8.9+8.7)÷4=8.825 (分)
答:平均分为8.825分
回顾小学所学的平均数的知识,你对平均数有什么认识?
阅读课本第2页观察与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某农科院决定寻找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现将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9块,每块100m ,在土壤肥力、施肥、管理等都相同的条件下试种A,B两个品种的小麦.小麦产量如下表:
学生活动二 【一起探究】
(1)观察图23-1-1,哪个品种小麦的产量更高些
从条形图可以看出B品种小麦的产量更高一些.
(2) 以100m 为单位,如何比较A,B两个小麦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
由于同一品种的小麦在四块试验田上的产量有差异,要比较两个品种中哪个产量高,通常情况下是比较它们的平均产量,品种A和品种B在四块试验田上的平均产量分别为:
A品种小麦的平均产量:×(95+93+82+90+100)=92(kg);
B品种小麦的平均产量: ×(94+100+105+85)=96(kg).
(3)如果只考虑产量这个因素,哪个品种更适合本地种植
就实验的结果看,B品种小麦比A品种小麦的平均产量高,
B品种更适合本地种植.
一般地,我们把个数的和与的比,叫做这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 ,读作“拔”,即
1.通过对上题的解决,你能说出平均数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2.你能说出平均数的作用和特点吗?
学生活动三 【思考】
1.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如果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变大,则其平均数将变大;若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变小,则平均数将变小.
2.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数值大小的集中代表值,它刻画了这组数据整体的平均状态,体现了这组数据的整体性质,但是对于这组数据的个体性质不能作出什么结论.
完成课本第3页做一做和大家谈谈.
从一批鸭蛋中任意取出20个,分别称得质量如下:
80 85 70 75 85 85 80 80 75 85
85 80 75 85 80 75 85 70 80 75
学生活动四 【一起探究】
(1)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
成绩/分 70 75 80 85
频数
(2) 求这20个鸭蛋的平均质量.
小明和小亮分别是这样计算平均数的.
小明的计算结果:×(70+75+80+85)=77.5(g)
小亮的计算结果:×(70×2+75×5+80×6+85×7) =79.5(g)
你认为他们谁的计算方法正确?请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看法.
返回
C
1.
一组数据7,8,10,12,13的平均数是(  )
A.7
B.9
C.10
D.12
返回
2.
B
在数据4,5,6,5中添加一个数据,平均数不发生变化,则添加的数据为(  )
A.0
B.5
C.4.5
D.5.5
返回
3.
5
[2025承德校级期末]在整理数据5,5,3,■,2,4时,■处的数据看不清,但是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则■处的数据是________.
返回
4.
A
在学校举行的“阳光少年励志青春”演讲比赛中, 5位评委给选手小明的评分分别为90分,85分,90分,80分,95分,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88
B.85
C.90
D.89
返回
5.
B
[2025秦皇岛月考]某住宅小区6月1日~6月5日每天用水量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5天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是(  )
A.25立方米
B.30立方米
C.32立方米
D.35立方米
返回
6.
343.2
根据某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20—2024年这五年各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绘制统计表如下.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这五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天.
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天数/天 334 333 345 347 357
7.
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抽样调查了八年级20名学生的当天阅读时长,结果(单位:分钟)如下:26,35,28,41,57,36,59,48,24,38,43,46,40,33,47,52,32,51,54,58.为了快速整理数据,小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茎叶图”(例如:对于数据26,可以先找到十位数字是2的叶片,再在该叶片内填个位数字6).
0.3
(1)阅读时长不低于50分钟的频率为______;
(2)求出这20名学生当天阅读时长的平均数;
部分学生阅读时长偏短,应增加阅读时长.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根据“茎叶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返回
1.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2.算术平均数的作用和特点.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