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选择题
1.詹姆士一世说:“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叫作神。”该言论的核心是()
A.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教权高于一切
C.国王只对教皇负责 D.议会至上
2.历史上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制度的革命常常会出现反复,其原因是旧势力不可能立刻完全被根除,新势力也不可能立刻完全压倒旧势力,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同样如此。上述观点可以用来解释()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1861年改革
3.(2024·福建中考)“1688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一场真正的革命”,首先是威廉和玛丽,接着是玛丽的妹妹安妮,他们的继位都是由议会决定的。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民众获得完全平等
B.女性拥有崇高社会地位
C.贵族维护封建专制
D.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
4.英国国王原来有权以国家的名义借债。“光荣革命”后,由议会取代国王掌握了此项权力。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王权受到了限制 B.君主制度废除
C.推崇“君权神授” D.实行联邦制度
5.(2025·深圳模拟)如图展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位于这个“摆锤”的A、C两端,“摆锤”摆来摆去,最终在中间的甲处找到了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即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甲处”最有可能代表()
A.处死了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的独裁
C.詹姆士二世复辟 D.颁布《权利法案》
6.(2025·揭阳模拟)下表为英国法律文献(部分)及其主要内容。表格内容反映出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是()
时间 文件 主要内容
1215年 《大宪章》 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1689年 《权利法案》 不经议会许可,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议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进一步限制王权
A.以立法的方式确立民主共和制
B.资产阶级始终是主要推动力量
C.持续时间长且旧势力占据主导
D.王权渐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7.“‘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的政治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这说明,英国当时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 易 B.雄厚资本
C.地理位置 D.政治制度
8.(2025·云浮模拟)英国议会自产生后,其扮演的角色就在不断变化。13世纪时,它主要为教俗贵族服务;“光荣革命”后,它成为民主政治的权力中心。这一变化()
A.源于英国民主自由的传统
B.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C.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9.下面两幅图片反映出英国政治转型的特点是()
A.彻底与激进 B.保守与落后
C.妥协与倒退 D.传承与创新
10.(2025·清远模拟)有学者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当时资产阶级还比较弱小,只能通过君主立宪政体同英国贵族达成妥协。上述材料说明()
A.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B.国王“统而不治”
C.君主立宪契合英国国情 D.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11.18世纪上半期,英国通过了一系列法令,对北美殖民地有关产品的品种、规格、行销地区、工人人数都作了严格的限制。1763年10月,英国殖民当局下令禁止北美人民到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开荒。这一系列举措()
A.促进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为美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道路
D.加深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
12.“现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它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这段控诉应该来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 1787 年美国宪法
13.《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4.“英国在镇压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着很多现实的困难:一方面需在充满敌意的遥远土地上发动战争;另一方面,殖民地的反抗者们还获得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材料所述“革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拉丁美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15.(2025·东莞检测)如图所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 是它发展的动力,F 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这一阶段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1775年4月 1776年7月4日 1777年
A.图中动力 F 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B.图中阻力 F 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图中a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图中c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16.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公民”一词的使用量在新制定的州宪法中急剧上升,而“臣民”一词则逐渐淡出相关的宪法性文件。这一用词变化表明美国独立战争()
A.增强了人民的参政意识
B.具备资产阶级革命属性
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D.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
17.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然而,美式民主制度设计的初始逻辑就是围绕资本利益运作,注定是“少数人的民主”。材料中的“美式民主制度设计”的奠基之作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18.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过总统权限,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A.分权制衡 B.总统至上
C.中央集权 D.国会至上
19.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按各州人口的比例分配国会众议员席位,各州人口则“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体现了美国( )
A.民主政治的局限 B.国会权力的丧失
C.人人平等的实现 D.种族歧视的消除
20.(2025·汕尾模拟)某学者曾说:“《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如同双翼,让美国得以翱翔于自由的天空。”这两部文献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B.推动了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C.加强了美国的君主专制
D.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1.(2024·广东中考)与下图描绘的情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网球场宣誓 《网球场宣誓》描绘了1789年发生在欧洲的一次重大事件,图中展现了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要求制定宪法的情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22.(2025·深圳模拟)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下列最能体现运用唯物史观对法国大革命进行论述的是( )
A、革命背景:国王路易十六造成法国落后
B.革命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革命过程:英雄人物决定革命发展进程
D.革命结果: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3.法国大革命前,大部分资产阶级从1713—1789年增长了5倍的法国贸易中获得了不小的收益。然而资产阶级对旧政权极其不满,他们愤恨自己受到贵族的冷落,被王室看成二等臣民,排除在官僚机构、教会和军队的高级职位之外。可见,法国资产阶级投身大革命的目的是()
A、获得政治权利和社会声望
B.从社会攫取更多的收益
C.推翻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通过立法废除贵族特权
24.示意图能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以下法国大革命过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启蒙运动 B.攻占巴士底狱
C.来克星顿的枪声 D.雅各宾派上台
25.“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
A.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B.宣告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标志着美国确立了分权制衡原则
D.宣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
26.(2024·西藏中考)《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法国大革命引起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并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广泛的影响”是指( )
A.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C.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
D.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7.法国大革命时期妇女参加爱国妇女俱乐部时所戴的帽子被称为“宪法无檐帽”。这一时期类似的服饰还有“制宪服”“平等装”等。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服饰()
A.受到等级限制 B.深受政治影响
C.讲究搭配效果 D.引领世界潮流
28.(2025·深圳检测)《拿破仑法典》不仅继承了罗马法的精髓,还融入了启蒙运动的成果,考虑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所有条文均由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精心修饰,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A.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法典
C.将启蒙运动中的思想付诸实践
D.集中体现欧洲立法智慧
29.“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大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主要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
A.导致了拿破仑帝国覆灭
B.压榨和掠夺了当地人民
C.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D.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30.油画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历史。依据下列三幅油画所示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概括出的主题是()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A.人性之光————文艺与人的解放
B.问道政治————不同选择的革命
C.寻梦东方————艰难的探险之路
D.国际主义————封建帝制的崩溃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感受革命】
材料一 16——18世纪,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的旗帜,掀起了革命。
【体会革命】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三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材料四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认识革命】
材料五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六 他颁发的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他领导的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他的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后阶段。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三幅图片所示情景分别出现在什么革命中?
(2)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分别选自哪个文件?材料三和材料四所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五和材料六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有卓越贡献,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人物,说一说他的重要贡献。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事迹(部分):
1953年举行加冕典礼,她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她在位的70年内共任命15位英国首相,每周举行一次会晤,她从不在公共场合发表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在首相特雷莎·梅任职期间,曾批准“脱欧”法案,授权其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她一生代表英国出访100多个国家
————根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整理
材料二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存在的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把高喊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传到欧洲各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伊丽莎白二世履行了哪些君主职责?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国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
(2)材料二中美国的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民主实践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的理解。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目录(节选) 第三章 摆脱专制:英国、美国和法国 第二节 摆脱专制的首次尝试:英国革命与“光荣革命” 第三节 美洲的特殊性:美国独立与美国宪法 第四节 法国强大的专制制度:推翻专制的革命大风暴
————根据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北美为例阐释“美洲的特殊性”。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5:ABDAD 6-10:DDDDC 11-15:DBCDB
16-20:CDAAB 21-25:CBABB 26-30:BBDCB
31.
(1)答:图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图二:法国大革命。图三:美国独立战争。
(2)答:材料二:《权利法案》。材料三:《独立宣言》。材料四:《人权宣言》。共同思想:自由、平等。
(3)答:材料五:华盛顿。材料六:拿破仑。华盛顿的重要贡献: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拿破仑的重要贡献: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拿破仑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早期的战争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任选一位人物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2.
(1)答:职责:任命首相、批准法案、访问外国等。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2)答: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特点:废除了君主专制统治;实行总统制;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实行三权分立。
(3)答: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3.
(1)答:“美洲的特殊性”:北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国、法国相比,北美的革命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2)答:【示例】
观点: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论述: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逐渐确立并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取得战争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确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共和制,为美国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1789年,法国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为法国的近代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结论: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