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2024年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 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2024年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 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8 11: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帝制的终结与共和的探索
第9课

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文学社社长
蒋翊武
湖北共进会领导
人孙武
清政府训练的湖北新军约有1.7万人,但是参加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以及倾向革命的中下级官兵有6千人左右。
1911年8月,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新军被调入川,留守武汉约8千人,形势对起义非常有利。9月,根据同盟会的指示成立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发动起义。
——整理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1840—1949》
①新军中革命党力量增强
②清政府调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武昌空虚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1.山雨欲来
1911年,清政府为了获得外国借款,宣布将本由民间认购股权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损害了民间利益,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熊秉坤
“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10月9日
10月10日夜
10月11日
炸弹爆炸
起义计划泄露,形势紧迫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2.惊雷炸响
推举黎元洪为总督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1911年11月18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武昌起义的图文报导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立湖北军政府
2.惊雷炸响
1911年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象征全国十八行省的
铁血十八星旗
湖北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1864—1928)
抬出黎元洪,可以震慑清廷,提高起义军的声威,同时有利于稳定局面,湖北军民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位老乡。 ——廖大伟《1912:初试共和》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革命党存在什么问题?
3.燎原之势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武昌
汉口
汉阳
49天——全国十四个省区宣布独立
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独立的各省存在怎样的问题?
2天——成立湖北军政府
上海之旗,最多者为白旗,其次为星旗(十八星旗),又次为书颂词如民国军万岁、大汉光复、还我河山等旗,其次为太极图旗,飞杨招展,触目皆是。
——《海上闲谈》(《申报》1911年11月14日)
缺乏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十七省代表会议的会议代表合影
(上海) 中国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
商讨组织临时政府方案
孙中山16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1.民国建立
1.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选自电影《辛亥革命》片段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首都
建立时间
名称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一、新政权——中华民国建立
(1)确立国家象征(纪年;国旗;国歌)
民国纪年法: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算一算:
1.左图两枚硬币中:
“民国三年”
“民国二十六年”
分别是公元多少年?
2.总结出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式
公元纪年 = 民国纪年+1911年
《中华民国元年月份牌》
1.民国建立
五色旗:
象征汉、藏、蒙、回、满
(当时五个主要民族)
五族共和
《五族共和歌》(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
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元年月份牌》
(1)确立国家象征(纪年;国旗;国歌)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1.民国建立
(2)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黎元洪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也是同盟会员,其他六部虽分别由立宪派和旧官僚充任,但他们都未到南京就职,实际部务由担任次长的革命党人负责。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议员四十三人,同盟会员占三十三人……因此,南京临时政府表面上是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实际上是一个由革命党人主持的革命政权。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思考:根据材料中南京临时政府人员构成情况,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性质?
(1)确立国家象征(纪元;国旗;国歌)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1.民国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立法权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指出其体现了那些民主观念或原则?
2.《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规定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什么?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个本时,需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限制总统的权力,维护共和政体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责任内阁制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袁世凯
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虽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了,但中国仍处于南北分裂的局面,国家统一就提上了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议事日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逊位之迟疑,统一之阻力》(马星驰 1912年)
解读漫画:“统一之阻力”指的是?
“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我即行退位,并推举袁继任临时大总统。”
1.南北和谈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袁世凯
“我是袁世凯,官二代,清末投身淮军,因功勋卓著被清廷重用,曾任内阁总理大臣,京畿各军归我节制,成为清末头号权臣(有一个梦想是自己当皇帝)”
宣统帝溥仪及其背后的清廷顽固势力对退位的犹豫和抵制。
·外因: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南京临时政府内部矛盾重重。
·根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清政府



外国列强
革命党人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 压
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
妥协退让
被迫重用
支持
逼宫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让位给袁世凯?
清帝溥仪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1.南北和谈
2.清帝退位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的终结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政府
封建朝廷
帝国主义工具
反帝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反封建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观察图片,说说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和孙中山的南京政府有何不同?
袁世凯主导的北京政府实际上是封建军阀政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912年2月15日
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辞职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孙文辞职
4.袁任总统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亲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统一共和党
国民公党
国民共进会
共和实进会
同盟会
国民党
2.二次革命
捍卫
民主共和
建立
独裁统治

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权,就怕他们以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权,将我摆在无拳无勇的位置上。
——袁世凯
袁世凯遭到国内
舆论的谴责
原因:宋教仁被刺杀(宋案)
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结果:
袁世凯的态度:
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
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2.二次革命
1913年,孙中山、黄兴发起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3.评价辛亥革命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职成,旧官职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新陈代谢》,载《时报》,1912年3月5日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北洋旗下革命再起
3.评价辛亥革命
胡绳评价辛亥革命是“一朵没有果实的花”,说说你的理解?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不过修剪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颗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芽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①革命果实被袁窃取,社会主要矛盾没有解决。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
重要成果
结果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具有资产阶级
共和国宪法性质
首义
武昌起义
二次革命
随堂练习
1.鲁迅在《一件小事》中说“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名宋教仁和章太炎为临时政府部长人选,遭临时参议院否决。将人选调整后,才最终获得通过。这体现了(  )
A.君主立宪 B.三权分立 C.责任内阁 D.自由平等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