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健康财富身份地位爱 情成就天分幸福? 这种“幸福”对他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1828年9月9日
他出生在一个名叫亚斯纳雅·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作为显赫
的贵族世家之子,他命中注定只能做尊贵的伯爵。19岁成
为拥有1470俄亩土地和330个男性农奴的大地主。34岁便
领着所爱慕的比自己小16岁的索菲亚小姐步入婚姻殿堂,
约30年后,他凭其文学天才又将自己的财富翻了两番。他
的身躯似乎是上帝在心情最好的时候特别制作的,罕见的
结实、灵敏、健康。当然上帝不会忘记赋予他绝顶的智慧
才华,他16岁考入大学,21岁便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但是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却并不是真正的幸福!他说他的一
生多数时光都浸泡在追寻幸福而不得的痛苦中!!幸 福?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尘嚣 墓冢 禁锢 栅栏 xiāosà生字生词zhǒnɡ ɡù zhà飒飒 林荫yìn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义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被称为“ 俄 国 革 命 的 镜 子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写作背景 1928年9月,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应前苏联作家
协会的邀请,赴俄国参加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
辰的纪念活动。作者来到托尔斯泰的墓前与这位伟
人进行了一次独特的心灵交流,写下了《世间最美
的坟墓》这篇文章。1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2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 。3 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朴 素一个古老传说
托尔斯泰晚年想起童年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
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托尔斯泰曾说:“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之中去探求幸福,
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对幸福的渴望”是构
成我生命之本质……但这幸福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世界的”。他
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托尔斯泰一生除创作外,十分关注俄
国农奴制度改革和农民的出路,1856年试图解放自己领地的农奴,
但得不到农奴的信任;他曾赴西欧考察,在自己的领地继续试行农
奴改革,并创办学校,让农奴子女接受教育;他拒绝在“周围一片
赤贫”的情况下,过“可耻的奢侈生活”,他要与自己的特权分裂,要
去分担受苦受难人民的厄运;他向往能像平民一样活着:受苦、平
平静静,但常常是因为无愧于心而高高兴兴地走向死亡;晚年的托
尔斯泰思想更趋激进,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抗议,并要全部放
弃自己的财产和贵族特权,这个举动招致了妻子和家人的反对。为
此,已经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愤然离家,途中因感染疾病,死在一
个小火车站。弥留之际,他对身边的亲人说:“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
在受苦,你们为何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资料补充作家对这个坟墓是如何评价的? 宏伟深刻?感人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自幼喜好文学作品,曾经拜读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对其敬重有加,并为其作书立传,写过《列夫·托尔斯泰》,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
作品有:
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回忆录《昨天的世界》等.
拓展动笔写写你追求的幸福是什么?与自己的父母相伴一生与自己的爱人携手到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与自己的同事、朋友共同度过相守而又相知的岁月与你们——我亲爱的同学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此生足矣!幸福有关于儿时的记忆,幸福有关于人生的追求;
幸福无关于活着的奢侈,幸福无关于死后人们的
评价,只要我们内心活的坦荡、无私,我们就是
世间最幸福的人!!总结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幸福的人!布置作业1、继续写有关“幸福”的随笔。2、拜读两位文坛大家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