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6: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领会托翁之墓“美”在何处,从而把握文章中心。
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精致的语言风格。
3.领会作者借对墓地“朴素美”的描绘表达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
2学情分析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基础差,尽管经过两年的学习和训练,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仍然很差,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不高,当堂创作的能力有限。
3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感悟托尔斯泰的人格美。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在享受生之欢愉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无奈,因为人总归有入土的一天。西方的神父在葬礼上常会说这样一段话:尘归尘,土归土。把躯体还给大地,把眼泪还给大海。确实如此,当疲惫的身体回归大地,她的灵魂也在永恒的沉默中找到了最后的安宁。而坟墓,则成了他们的曾生活于这个世界的唯一纪念。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又是怎样诠释他生命的最后驿站的呢?今天我们要跟随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脚步,去俄国探访一处世间最美的坟墓。(板书课题
作者)
二.鉴赏课文
1.作者介绍;茨威格
2.走近列夫.托尔斯泰
(幻灯显示)托斯泰生平(一):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从事创作60多年,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由于这些作品提出的社会问题之重大以及艺术成就之高,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品的思想力量仍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3.写作背景:在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俄国举办了大型的纪念活动,茨威格也应邀来到了俄国,在参观托尔斯泰墓地时,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有感而发写下了本文。所以,本文还有副标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板书)。
4.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5.下面我们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思考:为什么茨威格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把描写坟墓的句子划出来。
6.请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
(出示图片托尔斯泰墓)
参考:
(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庇。”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4)“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5)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6)“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一节。
7.托尔斯泰墓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参考: 朴素(自然、简朴、不求名声
宁静)
托尔斯泰墓的周围,该有的却什么都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随处可见的阳光、白雪、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和稀疏的木栅栏,以及四周盛开的鲜花和几株大树,听到的只是清风拂过树梢时发出的“飒飒”声响。如果要给这样的“朴素”再加一个修饰语的话,那便是文中的一个词——逼人。的确是“朴素”扑面而来,不知道同学们感受到了没有。
老师心里总有这样一种想法,托尔斯泰的墓地也太过朴素了,应该重新装修一番,你认为应该修建成什么风格的呢
不能重新修建,因为这样就违背了托翁的意愿,它也不再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正是一生成就斐然的托翁选择了这种回归自然、回归大众、回归平凡的方式长眠于地下,才彰显了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正是这朴素的外在震撼了所有敬仰托翁的人们,这坟墓的美正在于此。
8.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如此朴素的安息之地,是什么启示他这样做的?
他相信儿时古老的传说,这一选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为了追寻幸福。
9.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托尔斯泰对幸福有着怎样的理解?
财富、权利、荣誉、地位,这些对于托尔斯泰而言,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却感受不到幸福。所以,他放弃自己全部的财产,与贵族的特权决裂,拒绝在周围一片赤贫的情况下,过可持的生活他要像普通平民一样:艰苦的劳作,过平淡的生活,但却能因问心无愧而高高兴兴地走向死亡。这才是他所追寻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他个人的,而是整个世界的。
10.你认为托尔斯泰长眠于自己亲手种植的树下,兑现了他幸福的许诺了吗
托尔斯泰生前饱受精神上的折磨,希望死后在朴素的坟墓中灵魂得到幸福,如今这小小的土丘坐落在繁茂的树林之中,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这正是托尔斯泰的愿望,是他所追寻的幸福所在。
11.这长方形的土丘让茨威格看到了世间最美的风景,你能理解茨威格的感受吗?
托尔斯泰的墓地虽然简单朴素,但是它却印证了托尔斯泰高尚的品质,他淡泊名利的精神、悲天悯人的情怀、追求众生平等的思想是世间无可企及的美。正如培根所说:美德如同宝石,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华丽。
总结:托尔斯泰的墓的自我选择和设计,包含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彻底否定,以及他对平民化理想的不懈追求,回归平凡、回归大众、回归自然,这萦绕在墓地的声音激荡在作者的心间,也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12.文中还提到了哪些人的坟墓?用意是什么?
对比,突出托尔斯泰抛开名利的勇气和追求平凡的人生愿望。
13.纵观全文,你感受到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在文中找到这样的语句。
崇敬,震撼。
参考: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14.不止作者,所有参观的人都满怀崇敬,请在文中找到表现这样情感的语句。
15.此时我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内心无比激动,就让我们齐读泰戈尔的小诗《某人》送上我们对托翁的敬意。
总结:是啊,对于一个伟大的灵魂来说,任何用以传扬后世的方式都是多余的,无论它存在的方式多么普通,都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与光辉。
16.透过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应对美有一个重新的界定,请同学们谈谈对美的认识。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了美,领悟了美的内涵,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老师在此也衷心祝福每一位同学能在人生的路上拥有一份不俗的美丽。
课下请同学们以《我眼中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外在朴素
内在高尚
世间最美
简单自然
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