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麦琪的礼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小说的内容。
2.学会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断。了解文中巧合与悬念的写作技巧。
3.通过学习和人物的分析,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4.结合生活实际,列举身边的爱。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小说有一定的了解,试着让学生自己从小说三要素角度出发,分析解读课文,教师给予适当地背景介绍及引导。
3重点难点
1、在阅读小说和赏析精彩片断的同时,归纳出小说的主题: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2、引导学生认识到怎样去解读一篇小说
4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有很多教师来我们班听课,大家紧不紧张?愿不愿意多展示自己?好。我想先问一下,圣诞节是什么时侯?对,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每到这个节日,人们总爱互赠礼物,这种风俗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圣经》记载,当耶稣降生时,梅尔基奥尔、加斯帕、巴尔撒泽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给他送来礼物,这三位圣人,我们称他们为麦琪,是他们首开圣诞赠礼的风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我们再跟着画面来回忆故事内容,看完后我想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圣诞前夜,一对贫穷的夫妻为了给心爱的人买份礼物,各自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妻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秀发为丈夫吉姆买来了精美的表链,而丈夫吉姆卖掉了华丽珍贵的怀表为妻子买来了漂亮的发梳。但最后两个礼物都没有派上用场。
2、同学们,当你们了解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
三、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1、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文中花了众多的笔墨描写了德拉对吉姆的爱。请在文中圈画出体现的语句。
(1)、学生圈画、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引导分析。
2、德拉忍痛卖掉了自己的秀发,搜遍了全城,为丈夫买了一条精美的表链,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无私的爱。那么吉姆呢?文中描写他的行为尤其是买礼物的行为的语句并不多,请同学们阅读文中关于吉姆的描写,仔细体会,你能感受到他对妻子德拉的浓郁的爱吗?(学生圈画、交流)
四、探究文章结尾,理解文题:
德拉和吉姆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牺牲了自己最最宝贵的东西,文章结尾却说他们的礼物是“最聪明”的、说他们是“麦琪”,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讨论、回答)
德拉和吉姆这一对恩爱夫妻虽然生活困窘无奈,虽然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祖传金表,满头秀发,但他们却拥有了纯粹的金钱与物质不能带来的无比温馨与幸福,获得了真挚、圣洁的爱,这礼物溢满了他们的善良与崇高、无私与奉献,怎能不称之为“聪明的礼物”呢!
五、深化理解文章主题:
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份浪漫、真挚的爱中时,再来看这个故事,心中还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或者承前:刚才也有同学说读了这个故事后,感到有一点辛酸、遗憾,哪些同学有同感,来谈一谈好吗?学生交流。)
是啊,他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结果也让我们有些遗憾。如果德拉的秀发仍然存在,她用了这美妙的发梳该是多么的漂亮!如果吉姆的怀表还在,配上那精致的表链该是多么的称心!想到这里,我们又怎能不为他们困窘的生活、悲惨的命运而感到悲凉和苦涩呢!
六、拓展延伸:
在残酷的现实与圣洁的爱之间,欧·亨利在苦苦思索,同时也让我们这些读者不由得陷入深思。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欧·亨利其人及其小说的主要特点。
课件12张PPT。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美)
学习目标 1.学习巧用悬念安排故事情节的写法。
2.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
3.品味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作者简介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锡特奈.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幼年丧母,15岁即走向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学徒、牧羊工、会计和银行出纳员等。后来他被人控告,涉嫌盗用公款。为了避免受审,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后因妻子病重,冒险回家而被捕入狱。贫困的岁月,流浪的生活,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于是,他在狱中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写短篇小说。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和一篇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 》等。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品质,揭露上层社会的无耻与专横腐败。艺术上精于构思,往往有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掌握下列词语馈(kuì)赠
抽噎(yē)
吝(lìn)啬(sè)
鹌(ān)鹑(chún)
晦(huì)涩
相形见绌(chù)
忐(tǎn)忑(tè)不安
白皙(xī)
玳(dài)瑁(mào)
啜(chuò)泣1.得拉冒着落个吝啬的恶名,从掂斤拨两的交易中凑了一块八角七分钱是为什么?暗示了德拉的家境如何?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以德拉为中心叙事,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2) 德拉为丈夫买礼物。
第二部分:(23-44) 杰姆送德拉礼物。
第三部分:(45) 议论,画龙点睛地说明德拉和杰姆是麦琪,他们虽牺牲了最宝贵的东西,却拥有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爱。 速读文章第一部分,思考:2.德拉和杰姆各自引以为傲的东西是什么?德拉牺牲了什么来为杰姆买了一样什么圣诞礼物?明确:1.小说一开篇就写德拉只有一块八角七分钱,而且是她在掂斤拨两的交易中落个吝啬的恶名中省下的,因为德拉想为丈夫买圣诞礼物。本文开篇设置悬念,给读者以阅读上的等待,吸引读者注意力;也暗示了德拉家境贫寒、经济拮据。1.得拉冒着落个吝啬的恶名,从掂斤拨两的交易中凑了一块八角七分钱是 为什么?暗示了德拉的家境如何?2.德拉有一头美丽的长发,杰姆有一只三代祖传的金表,足以令他们引以为傲。所以德拉卖掉了自己的头发为杰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杰姆回来时有一种德拉捉摸不透的表情?杰姆买回了什么?这样的巧合可信吗?2.课文第34小节中有这样一句“麦琪带来了珍贵的礼物,但是其中没有那样东西。”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东西”是什么?明确:1.杰姆为他深爱的德拉,牺牲了祖传三代的金表,买回一套美丽的发梳,却没料到德拉已剪掉了美丽的金发,他的礼物变成了无用的东西,所以他的表情十分奇怪。
杰姆夫妇虽然贫穷,却深爱对方,都想在圣诞节送给对方最珍贵的礼物,他们为了对方,勇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所以才会卖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给对方买礼物。因此这种巧合在情理之中,是可信的。2.圣诞节麦琪赠送礼物,其中没有的那样东西是“爱”、“纯洁的爱”。朗读第45小节,讨论以下问题: 小说的故事已叙述完毕,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段议论? 从本段中找出能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看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本段议论既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又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文主旨:“在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因为他们馈赠的和得到的已经不仅是礼物,更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真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崇高品行的赞美。
分析人物形象:德拉:她有着让希巴女皇的“珠宝和首饰相形见绌”的金发, 可以想见她的美丽。她对贫苦平淡的生活心静如水,也没有渴望表现自己的骚动。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她无钱为丈夫买礼物的焦灼心情,她上街卖发买表链的急迫,回家后为了不让丈夫难过精心修饰短发,这一切都深刻细腻地表现了她深厚诚挚的爱情。杰姆:他在小说中着墨并不算多,作者对他没有什么深入的刻画,只是用“很瘦削,非常严肃”稍加润色。不过从他卖掉祖传金表为妻子买礼物,以及回家后一系列的言行,都表现出他是一位体贴妻子、纯真善良的男人。 德拉和杰姆夫妇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是苦难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尽他们纯真的感情。他们勇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仍保持着纯朴、善良的美德。在人性化的时代,他们是真正有智慧、有勇气的“麦琪”。写作特色 1.精巧的构思。
写作特色2.丰富的细节描写。3.幽默风趣的语言。4.讲故事一样的叙事。研读课文,思考: 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麦琪的礼物》歌颂了纯洁的爱情,《我的叔叔于勒》则暴露了亲情冷漠的社会弊病;人性既有光明也有阴暗面,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欧.亨利的另一代表作《警察和赞美诗》。2.改写练习:本文是以德拉卖掉心爱的头发为杰姆买回表链为明线叙事的,试以杰姆卖掉表链为德拉买发梳为明线改写小说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