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副标题:守护宁静环境,远离噪声侵扰
姓名:[授课教师姓名]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引入
音频对比:先播放轻柔的钢琴曲,再切换为建筑工地的轰鸣声、汽车持续鸣笛声、机器运转的嘈杂声,形成强烈听觉反差。
提问引导:两种声音给人的感受有何不同?噪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我们又该如何有效控制噪声呢?
幻灯片 3:噪声的定义
物理学视角: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杂乱无章,与乐音(规则振动产生,波形有规律)形成鲜明对比。
环境保护视角: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波形对比图:展示乐音和噪声的波形示意图,直观呈现两者的本质区别。
幻灯片 4:噪声的主要来源
工业噪声:工厂中各类机器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如机床加工声、鼓风机运转声、发电机轰鸣声等。
交通噪声: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包括汽车鸣笛声、火车行驶声、飞机起降声、摩托车引擎声等。
建筑施工噪声:建筑工地上施工机械作业发出的噪声,例如打桩机撞击声、起重机运作声、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声等。
社会生活噪声:人们在日常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如商场喧闹声、广场舞音乐声、家庭装修声、邻里争吵声等。
场景图片:配合各类噪声来源展示对应的实景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噪声的常见出处。
幻灯片 5:噪声的等级划分
计量单位:噪声的强弱等级用分贝(dB) 来表示,分贝是衡量声音响度的物理量。
常见场景噪声值:
0dB: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
30 - 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如图书馆)。
70dB:会干扰正常交谈,影响工作效率(如繁忙街道)。
90dB:长期处于该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如工厂车间)。
120dB 以上:会使人感到刺耳、疼痛,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听力损伤(如喷气式飞机起飞附近)。
分贝值示意图:用柱状图或数轴形式展示不同场景的噪声分贝值,增强学生对噪声等级的感知。
幻灯片 6:噪声的具体危害
对听力的损害: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引发噪声性耳聋;突然遭受极强噪声冲击,可能造成鼓膜破裂,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失聪。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噪声会使人情绪烦躁、精神紧张,长期受扰可能引发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异常等问题。
对学习和工作的干扰:噪声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和工作质量,在需要专注的环境(如教室、办公室、实验室)中影响尤为显著。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噪声会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影响鸟类的繁殖和迁徙,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打乱生态平衡。
幻灯片 7:控制噪声的途径 —— 声源处控制
核心原理:从噪声产生的源头进行控制,阻止噪声的产生或降低其强度,这是控制噪声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具体措施:
改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如给机器安装减震垫、使用静音电机)。
规范噪声源的使用时间和区域,如禁止在市区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限制汽车鸣笛区域和时间。
加强对人为噪声的管理,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控制广场舞音乐音量和活动时间。
实例图片:展示低噪声设备、禁止鸣笛交通标志、减震装置等实物图片。
幻灯片 8:控制噪声的途径 —— 传播过程中控制
核心原理:在噪声从声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路径上设置障碍,削弱噪声的传播强度,减少噪声的影响范围。
具体措施:
在道路两侧设置隔音屏障、种植茂密的绿化带(树木、灌木丛),利用屏障阻挡和植物吸收噪声。
建筑物采用隔音设计,安装隔音门窗、使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棉、隔音板、地毯)装饰墙面和地面,减少噪声传入室内。
在工厂、机场等强噪声源周围建造隔音围墙,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
场景图片:展示道路隔音屏障、隔音门窗、工厂隔音围墙的实际应用图片。
幻灯片 9:控制噪声的途径 —— 人耳处防护
核心原理:当噪声源头和传播路径难以有效控制时,采取措施保护噪声接收者,减少噪声对人体的直接伤害。
具体措施:
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或活动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等,降低传入人耳的噪声强度。
遇到突发强噪声(如放鞭炮、机器突然轰鸣)时,及时用手捂住耳朵或迅速远离噪声源。
防护用品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耳塞、耳罩实物图片,说明其防护原理和适用场景。
幻灯片 10:综合案例 —— 城市噪声控制方案
场景背景:针对城市中心区域噪声污染问题,制定多维度控制方案。
声源处控制:
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发动机噪声;对老旧车辆进行降噪改造。
划定禁止鸣笛区域,安装违章鸣笛监测系统。
传播过程控制:
在主干道两侧建设隔音屏障和绿化带,减少交通噪声扩散。
建筑物采用双层隔音玻璃和隔音墙体设计。
人耳处防护:
高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强制佩戴隔音耳罩。
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周边设置噪声监测牌,提醒公众注意防护。
方案示意图:用流程图或示意图展示综合控制方案的实施路径。
幻灯片 11:噪声防治的法规与意识
相关法规: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噪声排放标准和防治措施,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环保意识培养:
增强公众噪声污染防治意识,自觉减少噪声排放,如轻声说话、合理控制家电音量。
积极参与噪声污染监督,发现超标噪声源及时向环保部门举报。
学习噪声防护知识,在噪声环境中做好个人防护。
幻灯片 12:课堂互动 —— 噪声控制方案设计
任务情境:假设学校附近有一个大型菜市场,每天早间叫卖声、车辆声嘈杂,严重影响学生早读,请分组设计噪声控制方案。
设计要求:方案需涵盖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个控制途径,具体说明措施和可行性。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方案,师生共同点评优化,选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幻灯片 13:生活中的降噪小窍门
家庭降噪:选择静音家电,给桌椅腿安装橡胶垫减少摩擦声,使用厚重窗帘和地毯吸收室内噪声。
个人防护:在嘈杂环境中佩戴舒适耳塞,使用降噪耳机;听音乐、看电视时控制音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
环境优化:在阳台种植绿植,利用植物枝叶阻挡部分室外噪声;安装门底密封条,减少门缝传入的噪声。
幻灯片 14: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梳理:
噪声定义:物理学上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上是妨碍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噪声来源:工业、交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四大类。
噪声危害:损害听力、影响身心健康、干扰学习工作、破坏生态环境。
控制途径:声源处控制(减少产生)、传播过程控制(削弱传播)、人耳处防护(保护接收者)。
理念强调:控制噪声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应成为噪声防治的践行者和监督者。
幻灯片 15:当堂检测
选择题:
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乐音永远不会成为噪声 B. 噪声都是由机器设备产生的
C. 从环保角度看,干扰他人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D. 噪声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
C. 会议室墙面安装吸音材料 D. 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
填空题:
噪声的等级用______来表示,长期处于______dB 以上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
控制噪声的三种基本途径是:在______处控制、在______过程中控制和在______处控制。
简答题:请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并分别提出对应的控制噪声措施。
幻灯片 16: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完成课本上关于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练习题,巩固噪声的定义、危害及控制方法。
实践调查:对自己家或学校周边的噪声情况进行为期一天的调查,记录噪声来源、出现时间、大致分贝感受及影响,提出至少两条切实可行的降噪建议。
拓展探究: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在噪声污染治理方面的特色措施,撰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对比短文。
2024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第二章 声现象
a
i
T
u
j
m
i
a
N
g
课堂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音乐《梁祝》片段.
同学们听了前、后半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一段是优美动听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一段是嘈杂的声音—噪声,则令人心烦意乱。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或减弱噪声?
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块刮擦玻璃板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噪声的来源
(1)噪声
噪声的波形
音叉的波形
实验现象:
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杂乱无章的。
音叉所产生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大量的实验证明: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
①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叫乐音。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噪声的来源
②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娱乐场所的音乐声,都是噪声。
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时乐音也会因为干扰其他人而属于噪声,例如广场舞的音乐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噪声的来源
(1)分贝
①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dB(分贝)。
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②噪声等级中的几个临界点:
为不影响休息和睡眠,不超过50dB
为不影响学习和工作,不超过70dB
为保护听力,
不超过90dB
噪声监测仪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噪声的危害
你周围有哪些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噪声的危害
主观感觉 声音强弱 的等级/dB 声音的来源
极静 10~20 卧室、轻声耳语
安静 30~50 图书馆阅览 较静 50~70 办公室、一般讲话
较吵 70~90 大声说话、车辆行驶 很吵 90~110 拖拉机开动
感到疼痛 110~130 球磨机、电锯工作 无法忍受 130~150 喷气式飞机起飞 (2)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噪声的危害
(3)噪声的危害
①心理影响
首先会干扰人们的工作和睡眠,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噪声的危害
②生理影响
噪声会危害到人的听觉系统,使人耳聋,长期处在90dB环境中的人,耳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另外还会使人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
③物理影响
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例如爆破产生的声音。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噪声的危害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因此,控制噪声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声源的振动
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
传播声音
鼓膜的振动
引起听觉
防止噪声
产生
阻断噪声
传播
防止噪声
进入人耳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噪声的控制
(1)防止噪声产生
在声源处控制。如:在车辆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学校附近禁止鸣笛等。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噪声的控制
(2)阻断噪声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例如,高架路两侧安装隔音墙;马路边植树种草;门窗采用双层玻璃等。
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
100m的林带可降低20~25dB。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噪声的控制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在人耳处控制。例如:工厂里的工人带防噪声耳塞、隔音帽;或用手捂住耳朵等。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噪声的控制
知识点1 噪声的来源
1.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D
A.图书阅览室的说话声
B.上物理课,从音乐教室传来的悠扬歌声
C.熟睡中,忽然听到了弹奏着的钢琴声
D.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富有感情的领读声
2.如图是通过手机显示的一些声音的波形图,其中____图是噪声的波形图。
丁
知识点2 噪声的强弱等级、危害和控制
3.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
示了噪声的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请你
替它补上单位:55______________,利用噪声监测装置
______(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响度
分贝(或)
不能
4.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传播;③防止
噪声进入耳朵。以下措施中属于方法①的是_______;属于方法②的是
____;属于方法③的是___。(均填字母)
A.学校附近不建工厂、机场
B.剧院等娱乐场所装隔音板
C.临街住宅的窗户装上双层真空玻璃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E.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工作,戴上防噪耳罩
F.汽车经过医院禁鸣喇叭
G.市区内不准燃放烟花、爆竹
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造福人类,但也
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
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D
A.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B.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C.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D.汽车修理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6.我国高速列车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福祉,为世界高
速列车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动车组轨道用的是超长无缝钢轨,可以避
免轮与轨之间的缝隙碰撞发声,从而给乘客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列
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
A.小区内禁止鸣笛 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
C.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 D.晚上睡觉时戴上防噪耳塞
7.如图所示的是一款降噪耳机,我们戴上它就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降低
外界噪声干扰,欣赏美妙的音乐。下列与此情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A.噪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降噪耳机降低了传入人耳的噪声的响度
C.降噪耳机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耳机中的扬声器播放音乐时不需要振动
8.夜深了,琪琪准备睡觉了,但是楼下一群孩子的玩闹声却通过开着的
窗户传进了琪琪的耳朵中。为了安稳入睡,琪琪可以选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关闭窗户(合理即可)
噪声
心理效应、生理效应、物理效应
控制
概念
来源
物理角度
环保角度
自然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危害
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
在人耳处:
防止进入人耳
在声源处:
防止噪声产生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