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课件)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声音的特性(课件)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4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8 12: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2 声音的特性
副标题:解密声音的 “三要素”
姓名:[授课教师姓名]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引入
音频展示:播放两段不同的声音(如男低音独唱与女高音独唱、轻轻敲门与用力敲门、钢琴与小提琴演奏同一音符)。
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声音听起来 “独特”,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幻灯片 3:声音的特性概述
核心内容: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声音的特征。
类比说明:就像描述一个人有身高、体重、相貌等不同特征一样,声音也有音调、响度、音色这些不同特性。
图片展示: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示声音特性的分类,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整体认知。
幻灯片 4:音调 —— 声音的高低
概念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如女高音的声音音调高,男低音的声音音调低。
实验演示:
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观察琴弦振动快慢,听声音高低变化(细弦振动快,音调高;粗弦振动慢,音调低)。
用硬卡片划过不同齿数的梳子:卡片划过齿数密的地方振动快,音调高;划过齿数疏的地方振动慢,音调低。
现象分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幻灯片 5:频率与音调
频率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符号\( f \)表示。
单位:赫兹(Hz),1Hz 表示物体每秒振动 1 次。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数据举例: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 20Hz - 20000Hz。
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因为儿童声带振动频率高。
幻灯片 6:影响音调的因素
发声体的粗细: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发声体,越细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如细琴弦与粗琴弦)。
发声体的长度:同种材料、粗细相同的发声体,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如短钢尺与长钢尺伸出桌面振动)。
发声体的松紧程度:同种材料、长度和粗细相同的发声体,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如绷紧的琴弦与松弛的琴弦)。
实验验证:展示不同长度、粗细的钢尺振动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影响因素。
幻灯片 7:响度 —— 声音的强弱
概念定义: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如大声说话与小声说话响度不同。
实验演示:
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音叉振动幅度,听声音强弱变化(用力大,振动幅度大,响度大;用力小,振动幅度小,响度小)。
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感受振动幅度与响度的关系。
现象分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幻灯片 8:振幅与响度
振幅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其他影响因素: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如远处的雷声响度小,近处的雷声响度大)。
幻灯片 9:响度的单位与日常实例
单位:分贝(dB),是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
日常分贝值举例:
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约为 0dB。
正常说话的声音约为 40 - 60dB。
摩托车行驶的声音约为 90dB。
电锯工作的声音约为 110dB。
注意事项:长期处于 90dB 以上的环境中,会影响听力,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幻灯片 10:音色 —— 声音的特色
概念定义: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也不同,它是我们区分不同声音的重要依据。
实验演示:播放钢琴、小提琴、二胡演奏同一音调的声音,让学生辨别不同乐器。
现象分析:不同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能区分它们。
幻灯片 11:影响音色的因素
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发声体,音色不同(如木琴与金属琴)。
发声体的结构:即使材料相同,结构不同,音色也不同(如不同形状的鼓)。
生活实例:
我们能听出熟悉的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不同品牌的手机铃声,即使音调、响度相同,也能区分开,是因为音色不同。
幻灯片 1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
对比表格:
| 特性 | 概念 | 决定因素 | 日常描述 | 实例 |
|---|---|---|---|---|
| 音调 | 声音的高低 | 频率(振动快慢)|“声音尖”“声音低沉”| 女高音与男低音 |
| 响度 | 声音的强弱 | 振幅(振动幅度)和距离 |“声音大”“声音小”| 大声说话与小声说话 |
| 音色 | 声音的特色 |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声音独特”“辨识度高”| 钢琴与小提琴的声音 |
强调: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独立特性,彼此没有必然联系,如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色不一定相同。
幻灯片 13: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
超声波应用:
超声探伤:利用超声波穿透能力强的特点,检测金属内部的裂纹等缺陷。
超声清洗: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清洗精密仪器、眼镜等。
倒车雷达:通过超声波回声定位,判断车后障碍物距离。
次声波应用:
预测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发生前会产生次声波,可通过监测次声波预警。
军事探测:利用次声波的传播特性,探测敌方核武器试验等。
幻灯片 14:课堂互动 —— 声音特性辨析
音频播放:播放不同特性的声音片段(如音调不同的两段音乐、响度不同的同一句话、音色不同的两种乐器声)。
互动任务:让学生判断每段声音主要体现了哪个特性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针对容易混淆的案例(如音调高与响度大的区别)进行深入讨论,教师进行点拨。
幻灯片 15:生活中的声音特性应用
音乐领域:歌唱家通过控制音调、响度和音色来演绎歌曲;乐器制造中,通过调整材料和结构改变音色。
通讯领域:电话、语音识别技术利用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声音信号。
安全领域:汽车喇叭通过不同的响度和音调提醒行人;警报器通过特定的音调引起注意。
幻灯片 16: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点回顾: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单位赫兹(Hz),人耳听觉范围 20Hz - 20000Hz。
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决定,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是区分不同声音的依据。
三者关系:相互独立,各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和物理意义。
幻灯片 17:当堂检测
选择题:
“女高音歌唱家” 中的 “高音” 指的是( )
A. 音调高 B. 响度大 C. 音色好 D. 频率低
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一定大 B. 响度大的声音音色一定好 C. 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D. 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填空题:
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它决定声音的______。
我们能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_不同。
简答题:为什么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幻灯片 18: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完成课本上关于声音特性的练习题,明确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和联系。
实践作业: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发声现象,如不同乐器发声、不同人说话,记录它们在音调、响度、音色上的差异。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动物如何利用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交流、导航等,写一篇简短的科普小短文。
2024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声音的特性
第二章 声现象
a
i
T
u
j
m
i
a
N
g
情境导入

问题
蚊子和蝴蝶在飞行时翅膀都在振动,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知识点一 音调
尖细、清脆
粗狂、低沉
音调高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低
探究新知
点击喇叭播放音频
1.简谱中的do、re、mi、fa、sol、la、si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低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点击喇叭播放音频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实验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使伸出桌边的部分较长。拨动钢尺,观察它的振动情况。逐渐缩短钢尺伸出的长度,重复前面的操作与观察。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cm 振动 快慢 声音
高低
16 较慢 较低
12 快 高
8 更快 更高
结论:
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实验步骤】
①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1/4伸出桌面外,用手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
②再分别把钢尺的2/4、3/4伸出桌面外,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
振动部分长度 振动快慢 音调高低
3/4钢尺长
2/4钢尺长
1/4钢尺长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音调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 ____________有关。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 ______;振动得越慢,声音音调 _______。
振动部分长度 振动快慢 音调高低
3/4钢尺长
2/4钢尺长
1/4钢尺长




振动快慢
越高
越低
更快
更高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音调
(4)频率
①物理意义
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快,则频率高;振动慢,则频率低。
②定义: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叫频率。用f 表示.
③单位:赫兹,符号是Hz.
如物体1s内振动了50次,则这个物体振动的频率f=50 Hz.
(5)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音调
(6)音调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图
将音叉发出的声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计算机中,观察声音的波形。换一个不同频率的音叉做实验,边听边分析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用计算机观察不同音调的波形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音调
频率为128赫兹
音调高的波形比较密集一些;音调低的波形比较稀疏一些。
频率为440赫兹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音调
②超声波
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①可听声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③次声波
把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音调
(7)声的分类
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一般和人的不同。有的动物能听到超声波,有的动物能听到次声波。有些动物既能听到超声波也能发出超声波,如蝙蝠、海豚等。
④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
发生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台风时会伴有次声波产生。有些动物可以发出次声波,例如大象。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音调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
也有强弱的不同。
(2)探究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1)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设计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响度
【进行实验】
①把系好乒乓球的细线拴在铁架台上,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响度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小。
现象:用较小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用较大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响度
【实验结论】
甲 乙
(3)振幅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4)用波形图表示响度的大小
振幅大,响度大
振幅小,响度小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响度
(5)影响响度大小的其他因素
响度的大小还与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人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响度越小。
喊话器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响度
为了增大响度,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医生检查疾病用的听诊器、喊话器都是应用了这个道理。
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会发现声音是不同的,你能够分辨出它们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吗?
请欣赏古典音乐《梁祝》
点击播放暂停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音色
将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分别输送到计算机(或示波器)中,观察声音的波形图,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
(1)探究不同发声体的音色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音色
根据观察到的声音波形可以知道:
①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音调相同.
②振动幅度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③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音色
音色反映了物体发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响度都相同,声波的形状也有所区别,这是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决定音色的因素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素。
例如: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音色
(1)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乐音,乐音悠扬、悦耳,听起来很舒服。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
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
大 型 乐 队
新知探究
知识点4 乐音与乐器

(2)乐器
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①打击乐器:锣、鼓等收受到打击时产生声音。
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新知探究
知识点4 乐音与乐器
②弦乐器:二胡、小提琴和钢琴等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一般来说,弦乐器的弦越细、越短、越紧,其发声时的音调越高。
新知探究
知识点4 乐音与乐器
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③管乐器: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
新知探究
知识点4 乐音与乐器
知识点1 音调
1.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秋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
端伸出桌面。
(1)实验中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的快慢,小秋应该
采用图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实验中应该听到的声音是___。
A
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声音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
(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______(填“不同”或“相同”)
的力拨动它,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
(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填“高”或“低”)。说明音
调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有关。
相同


频率
2.如图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划得快时,________
(填“硬纸片”或“木梳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填“高”或“低”)。
硬纸片

3.[2025广东清远阶段练习]不带花蜜飞行的蜜蜂翅膀每分钟振动
24 0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_____ 。采蜜后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
变慢,则采蜜后蜜蜂翅膀发出声音的频率______,音调______。
(后两空均填“变高”或“变低”)
400
变低
变低
4.如图是甲、乙两种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乙中音调
较高的是____。

知识点2 超声波和次声波
5.大多数人能听到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_ 的声音。人们把高于____
____的声波叫作超声波,把低于____ 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20 000
20
6.[2025保定13中月考]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是 ,苍蝇
飞行时翅膀内振动约 次,当它们从你后面飞过时,
你将( )
B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
C.能听到蝴蝶和苍蝇的声音 D.听不到任何声音
7.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A.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小
B.家人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无动于衷,因
为“悄悄话”的频率狗是无法感知的
C.有些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对于某些动
物而言可能是可听声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
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第8题)
8.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美动手做了一个哨
子,她在筷子上捆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
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
的上端,如图,听到了哨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B
A.哨音是由筷子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用力吹,会提高哨音的音调 D.向上推活塞,哨音的音调变低
(第9题)
9. 口琴与吉他同时演奏C调的“ ”音时,
它们声音的______相同。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晋代画家顾
恺之所绘《斫琴图》中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正在调整
琴弦的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声
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性)。
音调
音调
10.如图所示,网红“音乐公路”路面上有一条条凹槽,当汽车驶过时,
由于轮胎的______发声,同一辆汽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该路段时,声音
的______会发生改变。
振动
音调
(第10题)
(第11题)
11. 如图所示的是一件全国青少年
科技创新一等奖的获奖作品——瓷砖制作的乐
器。这名学生用同种瓷砖切割成宽度相同而长
度不同的瓷砖条,用小锤敲击时,就能发出悦
音调
耳动听的音乐声。当用相同的力敲击这些瓷砖条时,它们发出的声音的
______不同。若图中的瓷砖条刚好能发出“1”“2”“3”“4”“5”“6”“7”的声
音,则发出“1”音的是图中的___(填“”或“ ”)。
12. 如图所示,在八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
面的高度不等。
①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
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主要声源是
__________(填“空气柱”或“瓶子和水”),
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
瓶子和水

空气柱

②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主
要声源是________(填“空气柱”或“瓶子和水”),盛水越少,发出的声
音的音调就越____。
13.在观察物体发声时,小明感到困惑: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
什么有关呢?他猜想:可能跟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于是他
想通过实验探究猜想是否正确,他利用A、B、C、D四根橡皮筋设计并
进行实验,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编号 松紧 长短 粗细 音调的高低
A 松 粗 低
B 松 细 中
C 松 细 高
D 紧 细 最高
(1)比较编号为_______两根橡皮筋的发声情况可知:粗细、松紧相同
时,发声体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
(2)比较编号为C与D两根橡皮筋的发声情况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
B与C

长短、粗细相同时,发声体越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控制变量
声音的特性
音调
音色
响度
定义:声音的高低
影响因素:频率
可听声、次声波、超声波
定义:声音的强弱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
定义: 声音的品质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分类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