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课件)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5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4眼睛和眼镜(课件)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5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8 13: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5.4 眼睛和眼镜
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5.4 眼睛和眼镜
副标题:探索视觉的奥秘与视力矫正
配图:人眼解剖结构图 + 不同类型眼镜实物图(近视镜、远视镜)
备注:突出 “眼睛构造” 与 “眼镜矫正” 两大核心,衔接上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
第 2 页:情境导入
标题:我们的眼睛如何看清世界?
生活疑问:
为什么有的人能看清远处的景物,却看不清近处的文字?
为什么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而老花眼患者需要佩戴凸透镜?
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这与眼睛的工作原理有什么关系?
核心问题:
眼睛的结构如何模拟凸透镜成像?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通过眼镜矫正?
配图:正常视力与近视、远视的视觉效果对比图
备注:通过生活现象引发对眼睛工作原理和视力问题的探究兴趣
第 3 页:眼睛的构造与成像原理
标题:眼睛 —— 精密的 “自动调焦相机”
主要结构及功能: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角膜:透明的薄膜,与晶状体共同作用,增强对光线的折射能力。
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的感光组织,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能接收像并产生神经信号。
睫状体:连接晶状体的肌肉,通过收缩或舒张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焦距),实现 “调焦”。
瞳孔: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可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光线强时缩小,光线弱时扩大)。
成像原理: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
物体反射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像的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大脑自动将倒立的像 “纠正” 为正立的视觉。
配图:眼睛结构剖面图 + 与照相机结构对比图(标注对应部件)
备注:通过与照相机类比,帮助理解眼睛各结构的功能和成像原理
第 4 页:眼睛的调节作用
标题: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看远处物体时:
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
远处物体的光经折射后,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看近处物体时: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
近处物体的光经折射后,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调节极限:
眼睛的调节能力有限,物体过远或过近时,晶状体无法通过调节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
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最清晰的观察距离)约为25cm。
配图:看远、看近时晶状体厚度变化示意图(标注焦距变化)
备注:通过动态变化说明眼睛的调节机制,解释视物清晰的原因
第 5 页:近视眼及其矫正
标题:看不清远处的 “烦恼”
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过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远处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视网膜上的像模糊不清。
矫正方法:
佩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原理: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远处物体的光先发散,再经晶状体折射后,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特点: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矫正后,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恢复清晰视觉。
配图:近视眼成像示意图(像在视网膜前) + 凹透镜矫正光路图
备注:结合成因说明矫正原理,明确凹透镜的作用是发散光线
第 6 页:远视眼及其矫正
标题:看不清近处的 “困扰”
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弱),或眼球前后径过短。
近处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方,导致视网膜上的像模糊不清。
矫正方法:
佩戴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或老花镜)。
原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近处物体的光先会聚,再经晶状体折射后,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特点: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老花眼是远视眼的一种,因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弱导致)。
矫正后,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恢复清晰视觉。
配图:远视眼成像示意图(像在视网膜后) + 凸透镜矫正光路图
备注:对比近视眼,突出远视眼的成因和凸透镜的矫正作用
第 7 页:近视与远视的矫正对比
标题:两种视力问题的核心差异
视力问题
成因
视物特点
矫正透镜类型
透镜作用
矫正后效果
近视眼
晶状体过厚或眼球过长,折光过强
近清远模糊(像在视网膜前)
凹透镜
发散光线
远处像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
晶状体过薄或眼球过短,折光过弱
远清近模糊(像在视网膜后)
凸透镜
会聚光线
近处像成在视网膜上
重点强调:
近视镜和远视镜的核心作用是调整光线的会聚位置,使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眼镜的度数反映透镜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度数越高,偏折能力越强。
配图:两种视力问题的矫正光路对比图(标注光线偏折方向)
备注:通过表格清晰呈现差异,帮助区分两种视力问题的矫正方法
第 8 页:眼镜的度数
标题:如何衡量眼镜的 “矫正能力”?
焦距与度数的关系:
透镜的度数 = \( \frac{100}{ è· (f)} \)(焦距 f 的单位为米,m)。
例如:焦距为 0.5m 的凸透镜,度数 = \( \frac{100}{0.5} = +200 \)度;焦距为 0.25m 的凹透镜,度数 = \( \frac{100}{0.25} = -400 \)度。
正负号的意义:
凸透镜的度数为正(远视镜、老花镜)。
凹透镜的度数为负(近视镜)。
度数与偏折能力:
度数的绝对值越大,透镜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越强(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例如:-600 度的近视镜比 - 300 度的近视镜发散能力更强。
配图:不同度数眼镜的焦距与度数计算示意图
备注:结合公式和实例,说明度数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第 9 页:保护视力的方法
标题:让我们的 “窗户” 更明亮
科学用眼习惯: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25cm 左右,胸离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控制用眼时间:连续看书、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 40 分钟,休息时远眺或做眼保健操。
避免不良环境:不在强光、弱光或晃动的环境中看书,减少眼睛调节负担。
合理饮食与锻炼:
多吃富含维生素 A、C、E 和钙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牛奶),有助于维护眼健康。
坚持户外活动:每天保证 1-2 小时户外活动,阳光可促进眼球正常发育。
定期检查视力:
发现视力下降时及时就医检查,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配图:正确读写姿势图 + 眼保健操穴位图 + 户外远眺场景图
备注:结合生活实际给出护眼建议,强调预防视力问题的重要性
第 10 页:典例分析
标题:视力问题的判断与计算
例 1:小明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医生检查后告诉他需要佩戴 - 200 度的眼镜。该眼镜是______透镜,焦距为______m。
答案:凹;0.5(解析:负号表示凹透镜,焦距 f = 100/| 度数 | = 100/200 = 0.5m)
例 2:下列关于视力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镜是凸透镜,能会聚光线
B. 远视镜是凹透镜,能发散光线
C.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D. 远视眼佩戴凸透镜后,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答案:D(解析:A 近视镜是凹透镜,B 远视镜是凸透镜,C 近视像在视网膜前)
第 11 页:知识梳理
标题:眼睛和眼镜的核心知识
眼睛的构造与成像:
晶状体 + 角膜 = 可变焦距凸透镜,视网膜承接倒立缩小实像。
调节原理:看远时晶状体变薄(焦距长),看近时变厚(焦距短)。
视力问题与矫正:
近视眼: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发散)矫正。
远视眼: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会聚)矫正。
眼镜度数:度数 = 100/f(f 单位 m),凸透镜正度数,凹透镜负度数。
护眼方法:科学用眼、合理饮食、定期检查。
配图: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构造→成像→问题→矫正→护眼)
第 12 页:课后练习与拓展
标题:巩固知识,关爱视力
填空题:
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能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某同学佩戴的眼镜度数为 + 300 度,该眼镜是______透镜,焦距为______m。
简答题:
为什么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导致近视?请从晶状体调节的角度解释。
实践活动:
测量家人或同学的眼镜度数,计算对应的焦距(注意区分正负)。
设计一份 “科学用眼倡议书”,向班级同学宣传护眼知识。
配图:练习题示意图 + 实践活动记录表
备注:通过练习和实践,强化知识应用并培养护眼意识
2024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5.4眼睛和眼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a
i
T
u
j
m
i
a
N
g
情镜导入
我们每天用眼睛看东西。
思考:眼镜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如何看到?
知识点一
眼睛
1.眼球的结构: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瞳孔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进行新课
2.人眼视物的过程
照相机结构
眼睛结构
照相机成像原理
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像落在视网膜上
凸透镜
胶片
晶状体
视网膜
来自物体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照相机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调焦
睫状体改变晶状体厚薄
3.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照相机和眼睛的调节
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____,折光能力变____。
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____,折光能力变____。




正常眼睛的调节
4.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
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作远点和近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无限远处
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10cm处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作明视距离。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
远视眼
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知识点二
近视眼及其矫正
症状: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矫正: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
矫正后
关爱视力,拒绝近视
少玩电子游戏
卫生用眼
正确坐姿
做眼保健操
预防近视要做到:
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25 cm。
②看书约一小时后休息或远眺几分钟。
③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
④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
⑤不躺卧着看书。
⑥不在走路时看书。
知识点三
远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症状: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
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
矫正后
近视眼镜的缩小作用
远视眼镜的放大作用
凹透镜
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科学世界
眼镜的度数就是焦度×100的值,用D表示
眼镜度数越深,说明镜片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例(山东烟台中考)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凹透镜
B
发散光线
“取下”近视眼镜
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成像会靠近透镜
项目链接
眼睛是我们用来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距离越近,我们看到的物体就越大。这是为什么?请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利用什么术语能够说明上述现象。实际上,望远镜就是通过把远处物体“拉近”,从而实现“放大”的效果的。
“近大远小”
知识点1 眼睛
1.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
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照相机
凸透镜
(2)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______、
缩小的实像。
胶片
倒立
(3)正常人看物体由远及近时,为了使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则晶状
体______(填“变厚”“不变”或“变薄”)。
变厚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2.部分青少年由于沉迷于手机游戏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形成近视眼的
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____(填“强”或
“弱”),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填“前”或“后”),需要戴____
(填“凸”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矫正过程中利用了该透
镜对光的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发散
3.小文看远处物体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他的眼睛( )
B
(第3题)
A.远视了 B.近视了
C.很正常 D.需凸透镜矫正
(第4题)
4.[2024山西]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
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
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
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
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
5.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A.小明的眼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小明佩戴的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戴眼镜前帆船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
D.戴眼镜后视网膜上可成倒立的实像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6.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办法是( )
C
A.晶状体太厚,会聚光的能力太弱,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B.晶状体太厚,会聚光的能力太强,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C.晶状体太薄,会聚光的能力太弱,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晶状体太薄,会聚光的能力太强,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7.张老师忘记戴眼镜来教室上课,他为了能看清课本上的字,把手伸直,
将课本放得远远的。请问张老师戴的是( )
A
A.远视眼镜 B.近视眼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8.如图所示的是眼球的成像示意图,该眼球视力缺陷的类型及矫正视力
需要佩戴的透镜是( )
D
A.近视眼,凹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9.现代生活电子产品众多,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
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
正确的是( )
D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0.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小明通过物理课学习到人的眼球相当
于一个凸透镜,以下是他的学习心得,其中错误的是( )
C
A.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当物体离人眼越远,在视网膜上成的像越小
C.当物体离人眼过近,则眼球成像的像距过大,长此以往,容易患远视
D.看书学习一段时间后应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以恢复眼球的调节能
力,避免患近视
1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成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
看成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成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
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如果把
C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
不可行的是( )
12.[2025无锡期中]摄影爱好者拍
摄到“站”在水面上的水黾
(一种昆虫)纤细的腿使水面发生
了形变,如图甲所示;同时看到水
凹透镜
发散
近视
底有带“光环”的暗影,如图乙所示,此时“形变的水”相当于________
(填光学元件名称),对光有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就是选用的这种光学元件。
13.小明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后,用透明橡皮膜自制了一个
水透镜,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来改变水透镜焦距。
小明利用此水透镜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等大的烛焰的像,则凸透
镜的焦距为_____ 。
10.0
(2)小明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近视眼的晶状体要比正常眼更凸一些。
要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在保持蜡烛和水透镜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他要用
注射器________________(填“向水透镜中注水”或“从水透镜里往外抽
水”),并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
清晰的实像。
向水透镜中注水

(3)在上图所示位置时,保持各器材的位置不变,小明用注射器从水
透镜里往外抽取适量水后获得一个焦距不同的新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
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在水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向____
(填“左”或“右”)移动蜡烛,或者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
(填“近”或“远”)视镜片。


症 状 成 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近 视 眼
远 视 眼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视网膜前
视网膜后
佩戴
凹透镜
佩戴
凸透镜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