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殇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1 国殇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16: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国殇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信息。
2.扫清字音障碍,并能诵读、理解、赏析、背诵、默写诗歌。
3.了解诗歌中所运用的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欣赏“旌蔽日兮敌若云”的妙用。
4.提高诗作鉴赏能力和鉴赏兴趣。
5.体会作者寄托在诗歌中的情感,激发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强,基础不牢固,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强。因此,必须在课前做好安排,每预习一遍都带着一定的目的,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1.诵读、理解、背诵诗歌。
2.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难点:诗歌赏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生答:屈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其人、赏其诗。课前让大家做了熟读诗歌并翻译的准备工作,我们一起进行交流吧!
活动2【活动】教学流程
相关信息:
1、屈原生平及作品简介。
2、解题:国殇,指为国牺牲死于战场的战士。
过渡语:
由题目可知,本文是一篇悼念为国捐躯的战士的祭歌,那么诗歌中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呢?
读诗歌:
1、指名试读,大家评议。
2、指名朗读,大家跟读。
解诗意:
1、指名汇报,其他学生修正、补充。
2、教者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适当小结补充。
话诗情:
1、齐读诗歌,思考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2、赏诗情
描写:
战争的悲壮场面——短兵相接、敌若彤云、陷入险境、战马伤亡、惊天地泣鬼神、全军覆没
战士的勇往直前——严阵以待、争先恐后、击鼓助威、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抒情:
英雄的可歌可泣——忠诚勇敢、刚毅顽强、志不可夺、英灵永存、鬼中豪杰
3、以诗品诗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品诗法:
1、体会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举例品味
夸张、互文、比喻
2、欣赏“旌蔽日兮敌若云”的妙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敌众我寡的场面,从而烘托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乞丐。
表真情:
.1、德育渗透
今天,我们不必像烈士们那样,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那么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来表明对祖国的热爱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面对如此惨烈的情景,面对如此气概的英灵,我们的内心一定无法平静,那就让你们的思绪化作文字与大家共享吧!(展示例句:是你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越挫越勇;是你们,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视死如归;是你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凌云壮志;是你们,让我知晓了什么是无怨无悔。)21教育网
活动3【作业】布置任务
1、用精炼的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
2、背诵并默写诗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