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秋学段七年级期中题
历 史
上册第1~10课
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 座位号
得分
注意事项:共两大题,19小题,满分75分 ,作答时间70分钟。
第I卷 选 择题(共 30分 )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伴随元谋人牙齿化石出土的,还有一些粗糙的石制品。 在同一地层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炭屑和
一些烧焦的骨头,炭屑旁还有动物化石。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元谋人
A.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B.过着定居生活,能猎取动物
C.结成群体共同生活 D.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2.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许多装饰品,这些装饰品都很精致,其中钻孔的小砾石颇像现代女性胸
前佩戴的饰物。 这说明山顶洞大
A.具有爱美意识 B.会缝制衣服 C.会使用火— D.会捕鱼狩猎
3.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
遗址名称 时间 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约11000—9000年 炭化粟粒和黍粒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距今约11000—9000年 炭化稻米、稻壳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约7500—3000年 陶片上稻、粟、黍的痕迹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C.早期冶炼技术 D.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
4.这一建筑采用“空中楼阁”的样式,巧妙应对湿热环境,将防潮与通风功能相融合,堪称生态人
居的典范,至今仍闪耀着传统生态智慧的光芒。 居住在此建筑中的古人类最有可能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梁启超在《太古及三代载记》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
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据此可知,华夏民族形成的
特点是
A.众多民族在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B.由众多民族在割据、战乱过程中逐渐形成
C.在部落之间的不断攻伐、合并中形成
D.部落之间结成联盟并繁衍而成
6.下图所示是王家范等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部分目录。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寻觅”夏朝历史
的最佳方法是2025一2026学年秋学段七年级期中题
历史参考答案
题序
2
3
7
9
10
12
13
4
15
答案
D
B
D
B
C
B
D
B
16.问题1:
思想主张:“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
律来行事。(1分)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复习旧知。(1分)
人物精神: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正气凛然,立场坚定,不屈不挠。(1分,符合题意
即可)
语录出处:《孙子兵法》。(1分)
问题2:
信息: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陶埙是原始艺术发展
的重要见证,说明半坡人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与审美能力,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2
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问题3:
良渚古城遗址: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
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璧等。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
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等。该遗址
出土的玉器、乐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2分,任选其一作答且符合题意即可)》
17.(1)“公”:禅让制。(1分)“家”:世袭制。(1分)》
不同:禅让制的选拔依据是贤德,形成于部落联盟时期;世袭制的依据是血缘,从启继承父位
开始。(2分)
(2)原因:宗亲与周王具有血缘关系,分封宗亲更有利于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1分)
评价: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然而到了后期,诸侯拥兵自重,导致周
王室衰微,政局动荡。(2分)
(3)特点:公正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论功行赏。(1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
意义: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使秦国的综合国
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
基础。(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8.(1)天文现象: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地位:这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2分)
天文现象: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地位: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2分)
(2)用途:翻地、耕种。(1分)时间:春秋后期。(1分)
优势:锋利,韧性好,耐用,效率高。(1分)
作用: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
人口也不断增多。(1分)》
(3)扁鹊:战国时期名医,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
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屈原:战国时期诗人,他同其他文人一道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
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楚辞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1分)
精神品质: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心怀百姓。(1分,符合题意即可)
(4)特点:实践性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等
等。(1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
19.(1)共同点:都注重任用实干型人才;都重视法治;都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实现了富国强兵,推
动了封建化进程)。(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官职名称:丞相。(1分)》
制度:郡县制。(1分)
(2)A:大泽乡。(1分)B:巨鹿。(1分)
原因:秦朝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法律严苛:统治残暴。(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观点: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论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
有效统治,他统一车轨、文字和度量衡,便利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军事
上,他派蒙恬北击匈奴;在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加强了中央与边疆
地区的联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综上所述,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定了秦朝
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1分,选择三个事件紧扣观点形成有理有据的论述得6分,共7分
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