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和讨论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2学情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与联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文本尽量挖掘透彻。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在这其中,教师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指导和点拨,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在有效的四十五分钟内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以此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当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在问题理解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特殊指导,作为教师会责无旁贷。
3重点难点
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点睛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学重点;
4教学过程
一、导语
横观中外,纵览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为雪倾倒,雪在他们的笔下妙趣横生。多少豪杰在雪中演绎侠骨柔情,我们生在北方,有幸让雪伴我们出生,伴我们成长,伴我们地久天长,那么就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跟随毛主席的妙笔去赏析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三、创作背景
《沁园春
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便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于1945年发表后,在重庆乃至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四、解题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五、读文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感受词的风格和作者的情感
与胸襟。学生自读,体悟诗歌意境美。学生单读,教师与学生共同品评。
六、整体感知:你从词中感知到了那些内容?
七、赏析(用本词过渡句引出板书和赏析)上阕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北国雪景图
板书"景")
2.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
(千米高的塬上)
3.
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望)。
4.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长城、大河、山脉、高原)
5.(讲析了"长城""大河'两句后)
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
(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
6.除此以外,作者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
(插入学生诵读训练1分钟)
下阕
1.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
(江山如此多娇)(用投影仪展示课本插图,板书"江山多娇")
2.显然这是一个承上句,总括上阕,有没有启下句总起下阕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
(板书"评古代帝王")
4.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雄才大略,战功赫赫…
)
5.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介
(惜)(板书"惜")
6.(概括"惜"字用词讲究分寸的表达作用后)
词中还有几个类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略、稍、只)
7.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评古为颂今)
(板书"颂")
(古代著名君王的身上都存在着缺点,特别是成吉思汗,似乎有影射蒋介石之意,可做点评,讨论)
8.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板书"人民大众")
9.那么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板书"主旨")
10.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由当时穿越到现在,凡是能在某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以是风流人物)(插入学生诵读下阕1分钟)(分组讨论)
11.词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
七、写法归纳:动静结合
;
虚实相生;
对比;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应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
八、主旨探究
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和无产阶级必将胜利的信心,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小结
(1)内容;上阕绘多娇江山
下阕评古代君王
颂风流人物
(2)点拨写法(对比写法和多种修辞的巧妙运用);
(3)主旨归纳
九、拓展写作
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家乡雪景画面。
字数不限
题材不限
学生有感而发即可。
十、作业布置
背诵《沁园春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