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20:32:14

文档简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2学情分析
1.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诗意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诗的文字层面上,不能挖掘品味出诗的深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多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可以在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味出诗意。。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诗是很情绪化的文学作品,诗人写这首诗是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而学生对于这首诗所产生的背景并不是了解的很多的,所以他们很难和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因此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这首诗必须扼要介绍时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就在于现在的学生是很自我的,爱国这个话题并不是他们太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导课时一定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投入进去,才会读好诗,才会深入理解诗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背诵古诗中名句,看来大家非常喜欢国古典诗歌,因为它的凝练、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祖国文化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解题
一、作者简介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
二、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却早在1976年“四五”运动之后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摧残,刚刚开始走向新生。因此这首诗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
三、研习课文
1.第一诗节中,诗人运用了哪几个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借意象在写什么?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3.第三诗节的感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4.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
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四、课堂小结
(1)、这首诗四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和感情。
(2)、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3)、诗歌朗诵技巧。
(幻灯片、主要由学生复述)
(解说:总结学习方法,养成积累习惯。)
活动3【练习】随堂练习
艾青《我爱这土地》鉴赏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作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作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活动4【作业】作业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件13张PPT。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由于十年动乱,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还没有从困境中完全复苏,诗人联想到祖国灾难沉重的历史,充满了忧患,但动乱毕竟已经结束,现代化的脚步也已经迈开,诗人同时也充满了热切的期望和深情的祝愿。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勒进( )
biě bówōpēiwǎngsuìfēiyūqiànlēi读准字音 什么是意象问 题:诗歌的“意象”诗人写诗时,常常用物承载自己的感情,这个承载了感情的物就是意象。
它的特点是:以外部感觉为基础,使主体不可感的感情,变成可以用五官感知,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呵!
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乡村厂矿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说明了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状态。 再一次凸现祖国经济的贫弱面貌作者借意象在写什么?都表现了祖国——中国的特点,概括出中国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我是贫困 ,
我是悲哀 。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呵!对上节诗的总结希望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又未落地面。代表着人民千百年来未能实现的希望。朗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的情感与第一节是否完全相同呢?
本节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 祖国呵!??如何理解“神话的蛛网”呢?思想上的束缚▲▲本节感情有什么变化?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与上节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些意象有些什么共同特点?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朗读第三节,思考: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微小的我是祖国的一部分诗人把自己完全融入祖国和人民之中。 热爱

奉献朗读第四节,思考:祖国是诗人,更是广大人民。本节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讨论:这首诗是诗人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诗人自己;
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
是祖国肌体的一部分;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贫困
悲哀
痛苦的希望
未落地的花朵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你“我”血肉相连
从“我”这取得:
富饶、荣光、自由过去的落后现在的痛苦未来的希望自我的奉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意象群本诗诵读提示: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
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
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
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
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