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
项羽之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人析人物形象,了解古代散文作品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
2、启发学生了解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深度评价历史人物。
2学情分析
作为自主赏析的《项羽之死》本文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情强,因此九年级学生自主掌握字词疏通语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项羽形象塑造手法。
教学难点:对项羽形象的评价
4教学过程
1、导语:“霸王别姬”歌曲导入
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成功的悲剧英雄,他的人生命运曾经使古今多少人牵挂而不能释怀,他的人生轨迹曾经警示了多少人,司马迁在《项羽之死》中把他的死写得壮烈而震人心魄,他的铁骨柔肠,他的视死如归,给我们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今天我们将学习这篇课文,这位大英雄的人生如何悲壮地落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讲授
结合课文情节,分析项羽人物形象。
结合课文情节,分析项羽人物形象。
第一段:亥下之围
情景: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动作:“大惊”“夜起”“悲歌”“泣”
性格特点:侠骨柔肠、
第二、三段:东城快战
第一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候—人马惧惊,辟易数里
第二次:项羽—驰、车汉一都慰,关数十白人
第四段:写江自刎:情节拒浪—赐马—骁勇善战—赠头。
语言描写“天之土我,我何渡为”特点:知耻重义,性格:视死如归。
播放项羽之死视频
问题探究评价历史人物
1、课文中项羽面临失败时,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人们常说:“有什么样性格就用什么样的人生。”从项羽的失败中你得到息样的人生启示?
3、课堂小结:本文对项羽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项羽知耻重义,耻而不恨,愧怀悔、心存仁善,视死如归,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形象。21教育网
4、作业部置
中国有两名古话“成者王、败者寇”“不以成败论英雄”在你心目中对英雄怎么定义?(不认为项羽能不能称为英雄)。21cnjy.com
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