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延
我
安
把
你
追
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活动一:助读咨讯
延安,隶属于陕西省,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
活动二:字词识记
延安 昔日 镢头 春笋 琳琅 茅屋 土炕 辉煌
一旦 明媚
xī
sǔn
máo
kànɡ
mèi
dàn
yán
活动三:攻坚克难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什么内涵?
追寻延安精神
活动三:攻坚克难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活动三:攻坚克难
诗中有哪些你不懂的内容?如“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查找相关资料理解,并小组内交流。
延河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
“叮咚的流水”实际上是
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活动三:攻坚克难
枣园
活动三:攻坚克难
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
“梨花的清香”指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南泥湾开荒
活动三:攻坚克难
杨家岭会议
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活动三:攻坚克难
“讲话的会场”实际上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活动三:攻坚克难
第三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生 活 的 巨 变
活动三:攻坚克难
第四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科 技 的 发 展
活动三:攻坚克难
茅屋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革命战争年代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
土炕
活动三:攻坚克难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脊梁。
活动三:攻坚克难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从反面说明没有
了延安精神就仿佛没
有了灵魂。
活动三:攻坚克难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从正面再次咏叹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画龙点睛,用“理想”“春光”“太阳”表明,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不仅仅是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赞美,更是面向祖国美好的明天,令人振奋和鼓舞。
活动三:攻坚克难
延安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在当代有何价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
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活动四:总结提升
现在你明白文中追寻的到底是什么了吗?
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