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
目标领航 构建知识网
基础通关 直击考什么
知识点1 土地资源★★
1.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1)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类型多样(包括:林地、草地、湿地、园地、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耕地紧缺,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
(2)优势: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活动与城乡建设。
(3)不足: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耕地紧缺,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①_ _ _ _ 、开发难度大,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情境链接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当地农民就地取材,用山石筑堰(石头垒起的梯田田埂),在石堰间填土造出片片田地,建成石堰梯田,2022年5月旱作石堰梯田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梯田的作用
①梯田可以改变地形坡度,变坡地为平地,缓解耕地不足问题,增加粮食种植面积;②拦蓄雨水,增加土壤水分,防治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目的;③可以改进农业耕作技术,大幅度提高产量,从而为贫困山区陡坡退耕,种草种树,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与地区分布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类型 分布地区 农业类型
耕地 旱地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②_ _ _ _ 业
水田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林地 东北(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东南的山区 林业
草地 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③_ _ _ _ 业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
(2)措施: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严守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用地;规范城镇用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
归纳总结 土地问题与解决措施
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
占用耕地 人口增长,城市用地快速扩张 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耕地
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开垦 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
水土流失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
土地污染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当排放废弃物 禁止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中
知识点2 水资源★★
1.中国水资源现状:总量丰富(可用河流径流总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时空分布④_ _ _ _ 。
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时间分配不均 空间分布不均
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⑤_ _ _ _ 东多西少、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
原因 ⑥_ _ _ _ 季风影响 海陆因素及季风气候影响
影响 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 南方水田、北方旱地;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应对措施 兴修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同时兼备防洪、发电等综合功能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引黄入晋等
知识拓展 华北地区水资源状况
(1)华北地区缺水原因
自然原因 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大
社会经济原因 人口、城市众多,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2)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更缺水: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总量少,但人口少,工农业规模小,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小;华北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总量更多,但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更多,更缺水。
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水资源问题与应对措施
3.跨流域调水工程
(1)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引汉济渭、南水北调等。
(2)南水北调工程: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把⑦_ _ _ _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⑧_ _ _ _ 和西北地区,共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3)线路及意义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起点 长江上游 丹江口水库 扬州江都
终点 黄河上游 北京、天津 天津、山东、河北
线路特点 需开凿隧道 基本自流 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意义 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相均衡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
情境链接 良渚古城水利工程
1.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影响范围超过100平方千米,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
2.原理:通过在古城外围修建高、低两级水坝,洪水被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内,形成梯级水库,起到滞洪和蓄洪的双重作用。水库还可在枯水期有计划地放水,发挥灌溉农田、航运等作用。
知识点3 矿产资源★★ 教材新增
1.矿产资源特征与分布(大多数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
(1)特征:a.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储量、质量、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b.我国多煤少油气,总体分布⑨_ _ _ _ _ _ _ _ 、西多东少。
c.我国贫矿多、富矿少;三稀矿产储量不均衡。(稀土、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矿产,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光伏、机器人、电池等高科技产业中)
(2)分布
知识拓展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分布及产生原因
1.分布特点:我国东部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多。
2.产生原因:①资源储量有限,南北分布不均;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煤炭等资源需求量大;③单一产业主导与长期依赖资源开发导致技术、人才固化,产业转型困难。
2.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特征 我国矿产资源产销量大,进口量多;我国矿产资源总开采量居世界首位,为我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提供了基本保障
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有而不够、有而不优”,大多数矿产资源依赖进口
措施 a.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探,努力改善我国能源结构,避免能源过度依赖进口,保障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b.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归纳总结 中国的主要清洁能源分布及优缺点
能源 分布 原因 优点 缺点
风能 西北地区 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风力强 环保可再生、无污染、清洁安全;开发综合效益高 受天气影响大,不稳定
东南沿海地区 靠近海洋,受海风影响
水能 西南地区 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量大 受地形、气候等影响较大,季节性强
太阳能 西北地区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效率低、成本高、具有间歇性(夜晚无法利用)、受天气影响大、不稳定
青藏高原 地势高、空气稀薄,降水少、光照强
地热能 青藏高原 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 分布不均匀、开采难度大、投资高
知识点4 海洋资源★ 课标新增
1.优越的海洋环境:中国海域南北跨度⑩_ _ _ _ ,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繁殖。
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
2.中国的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四大海产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墨鱼)
四大渔场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海水养殖 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海洋矿产、能源资源 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等;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
海洋化学资源 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溴、镁、碘等化学元素
四大盐场 长芦盐场(最大)、苏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海洋空间资源 耕海牧渔、填海造陆、海岛开发、港口建设、海洋运输
知识拓展 自然环境对沿海盐场分布的影响
因素 影响
地形 地势平坦(便于修建盐田、蓄水池、导水渠,实现海水阶梯蒸发);淤泥质海岸(保水性强,减少海水渗漏)
气候 蒸发效率(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强、高温环境加速海水蒸发);风力作用(风力较大加速水分蒸发);季节性干燥(地中海气候,蒸发量远超降水量)
降水 年降水量少(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全年可连续晒盐);降水季节分配(季风气候区集中旱季生产)
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湾淤泥质海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雨集中),年降水量在550 mm 左右,雨季短,光照时间长。
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1)海洋空间:海洋空间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类用作行舟楫之便的运输通道,构建起由沿海港口和海运航线组成的海上交通运输网络。
知识拓展 我国的沿海港口
(1)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
(2)地位: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
(3)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深水航道、避风避浪、泥沙淤积少;腹地广阔,发展多式联运网络;扼守航运要道,航线密度高;气候适宜,通航时间长;地质结构稳定,避开地震带、滑坡区等位置;临近资源与市场;专业运输能力强。
(2)海洋资源开发(开发意义:为我国经济发展、能源、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生态保护和国防安全提供重要支持)
(3)海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a.问题:海洋灾害频发、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衰竭、赤潮灾害频发等。
b.措施: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加强生态修复,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
[2024河北]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亩=1/15公顷)
1.建设沙漠温室利用的土地属于( )
A.居住用地 B.工矿用地
C.牧草地 D.难利用土地
2.发展沙漠温室农业,塔里木盆地的突出自然优势有( )
①光热充足 ②降水丰沛 ③土壤肥沃 ④土地面积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
A.资金 B.交通 C.技术 D.市场
考情T1—T3
河北中考在此知识点下,以塔里木盆地为区域背景,重点考查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试题难度较小,综合性较强。
命题点2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解决措施
要点命题点2
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于西部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干旱区降水量较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水资源较为短缺。
(2)河流径流量:我国东部河流数量较多,且多为河流中下游地区,径流量大;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河流较少。
(3)地形地貌:地势起伏大、高低不平,地下水资源较少。
(4)水资源消耗量:与该地区的人口、水资源利用率相关。
[2025邯郸技术开发区一模]2024年10月11日,国家多部门印发《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明确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实行从量计征,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行差别税额。题图示意中国目前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省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目前,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省份大多分布在 (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5.河北省成为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省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均水资源较少
②河流数量稀少
③水资源浪费严重
④属于干旱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实施水资源税改革主要是为了(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
C.保护地区生态环境 D.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
[2024四川广安]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
A.水资源总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积
B.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C.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D.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8.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A.大量开垦耕地 B.缺水问题突出
C.人口急剧增加 D.水资源浪费严重
知识T8
缓解华北平原(北方地区)春旱的措施
(1)修建水库,夏季拦蓄洪水,春季引水灌溉。
(2)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旱作农业。
(3)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
(4)实施跨流域调水,解决春季灌溉水源不足问题。
(5)春旱严重时,可局部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6)营造防护林,改善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命题点3 矿产资源分布与工业发展
9.[2025山东烟台]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储量居全国首位。根据资料完成探究问题。
材料一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作为现代工业的关键原料,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材料二 稀土分选和冶炼工艺复杂、难度大,而中国稀土提取纯度高,远超国际标准。中国持有全球60%以上的稀土冶炼专利。
材料三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工业结构图及三城市附近矿产、交通分布示意图。
(1) 说出三个城市都有的轻工业部门。
(2) 说出包头市独有的工业部门,并列举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列举2点)。
(3) 你认为中国稀土“提取纯度高,远超国际标准”的关键是什么?
(4) 稀土开采和冶炼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环境污染。(列举2点)
知识T9(2)
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工业的发展主要受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布局在交通便利、靠近原料产地、劳动力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的地区。
命题点4 中国的海洋资源
要点命题点4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5石家庄新华一模]新华社海口2024年10月23日电,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南海近海地区已完成200多万株人工珊瑚种植及修复,海南省依托近海珊瑚礁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潜水旅游项目。如图示意南海诸岛珊瑚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南海珊瑚礁主要分布在( )
A.22°N以北的大陆沿海地区 B.大陆沿岸和海南岛沿岸地区
C.南海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 D.越南和菲律宾沿海附近海域
11.我国在南海近海地区种植珊瑚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热带,水温较高 ②技术先进
③海域很深,光照充足 ④政府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方法T11
种植珊瑚礁的有利条件需要从自然条件:温度→纬度位置、光照→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水域深浅;社会条件:技术优势、政府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考虑。
12.种植珊瑚对近海潜水旅游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少潜水游客数量,缓解生态压力
B.修复珊瑚礁景观,提升潜水吸引力
C.扩大渔业资源开发,增加经济收益
D.降低海水污染风险,改善水质条件
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
基础通关 直击考什么
知识点1 土地资源★★
1.低
2.种植; 牧
知识点2 水资源★★
1.不均; 大; 夏
3.长江; 华北
知识点3 矿产资源★★ 教材新增
1.北多南少
知识点4 海洋资源★ 课标新增
1.大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
1.D
2.B
[解析]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光热充足,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土地面积大,适合发展沙漠温室农业,B符合,排除A、C、D;故选B。
3.C
命题点2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解决措施
4.D 5.B 6.A
7.A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面积、耕地比北方少,人口和水资源比北方多。读图可知,a南方数量远多于北方地区,是水资源总量;b北方地区略多于南方地区,是耕地;c南北方差别小,南方略多,是人口;d南北方比重都很小,是土地面积,我国的土地面积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比重大。
8.B
命题点3 矿产资源分布与工业发展
9.(1) 纺织工业。
(2) 冶金工业。有利条件:稀土矿、铁矿、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技术先进。
[解析]读三个城市的工业结构图可知,包头有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纺织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工业,和其他两个城市相比,独有的工业部门是冶金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白云鄂博稀土矿储量全国第一,铁矿、煤炭资源丰富;有京包、包兰铁路交汇,交通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中国稀土冶炼技术领先,持有全球60%以上的稀土冶炼专利。
(3) 技术先进,有专利技术支持;中国稀土开采历史悠久,工艺成熟度高;产业链完整,技术应用成本低
(4) 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减少污染;加强矿山复垦,恢复植被;加强污染治理;加大监管力度。
命题点4 中国的海洋资源
10.C
11.D
[解析]珊瑚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水温,南海位于热带,水温条件优越,①正确。我国在珊瑚礁种植和保护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比如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南海近海地区已完成200多万株人工珊瑚种植及修复,②正确。珊瑚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深条件,但过深的海域并不适合珊瑚生长,③错误。政府支持对于珊瑚礁的种植和保护也至关重要,④正确。
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