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地形与气候
目标领航 构建知识网
基础通关 直击考什么
知识点1 地形与地势★★★
1.地形
(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齐全,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兼备,山区面积广大。
(2) 分布:东部多①_ _ _ _ 、丘陵;西部多山地、高原和盆地。
易错易混 山地和山区
山地是海拔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的地区;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2.主要山脉
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 昆仑山脉—②_ _ _ _
南列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③_ _ _ _ _ _ _ _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脉—武夷山
东列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图解地理 通过省级界的主要山脉
3.主要地形区
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形,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类型,地形区较地形更具体,如华北平原) 地形区名称 特征
四大高原 ④_ _ _ _ 高原 中国最大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 地面开阔坦荡,一望无际;“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云贵高原 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含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 中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⑤_ _ _ _ _ _ 盆地 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聚宝盆”
四川盆地 “红色盆地”“紫色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三大平原 ⑥_ _ _ _ 平原 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地”
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
图解地理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4.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
归纳总结 山区的发展与保护
发展优势
发展劣势 (1)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较高;(2)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质灾害多发;(3)耕地面积小,不宜耕种
保护措施 保护山区植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治水土流失,预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地势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主要地形区分布图
(1) 地势特征:地势⑦_ _ _ _ _ _ _ _ ,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 地势三级阶梯
海拔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平均在4 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多在1 000—2 000米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⑧_ _ _ _ _ _ —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思维导航 中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知识点2 气候★★★
1.季风气候显著
(1)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2) 成因:中国位于亚欧大陆⑨_ _ _ _ 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3)影响: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一致。
知识拓展 冬季风与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气候的影响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会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2.气候类型多样
(1) 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中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特殊的青藏高原区(高原气候区)。
我国温度带划分图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典型植被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 针叶林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甜菜、大豆 温带落叶阔叶林
暖温带 ⑩_ _ _ _ _ _ _ _ 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 常绿阔叶林
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香蕉
青藏高原区 一年一熟 青稞、小麦 垂直变化
(2) 干湿地区:根据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以将中国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我国干湿地区图
(东北三江平原等地年降水量不足800mm,但属于湿润区,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植被 土地利用类型
湿润区 >800毫米 森林 水田
分界线: _ _ _ 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线)
半湿润区 400—800毫米 森林、草原 _ _ _ _
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 200—400毫米 草原 牧区
分界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干旱区 <200毫米 荒漠草原、荒漠 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
(3)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_ _ _ _ 气候显著。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图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资料图 银川 北京 上海 海口 拉萨
气候特征 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 _ _ _ _ 季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一年分 _ _ _ _ 、 _ _ _ _ 两季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思维导航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知识拓展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影响 现象
农作物及动植物种类丰富 气候多样,有利于农业多样化发展,我国的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形成饮食习惯与民居的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大,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饮食习惯与民居差异大,如,我国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当地居民喜食辣以驱寒、祛湿。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农作物生长 雨热同期,降水丰沛,利于农作物生长
灾害性天气 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发生洪涝、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3.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表现 现象
纬度位置 (1)南北跨纬度 _ _ _ _ ,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2)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较高纬度地区南下,加剧北方的严寒,加大南北温差 (1)东部季风区内部,形成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南北温差大;我国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平均值偏低
海陆位置 东西跨经度广,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 (1)我国亚热带地区成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 (2)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因素 (1)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和降水受地形影响,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2)高大山脉阻挡暖湿气流深入,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青藏高原形成了 _ _ _ _ _ _ _ _ 气候,山地的气候和植被垂直差异明显
易错字练习
丘(línɡ)_ _ _ _ 准(ɡá)_ _ _ _ 尔盆地 (qí)_ _ _ _ 连山 (kā)_ _ _ _ 斯特 (zhēnɡ)_ _ _ _ 发 山(lù)_ _ _ _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中国的主要山脉、地形区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妙招命题点1
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判读
(1)找方向→根据图名或材料表述,判断东西或南北方向。
(2) 定类型→根据海拔,确定地形类型及分布(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丘陵)。
(3)辨起伏→ 结合地形类型和方向,辨别地势特征(两侧高中间低、中间高两侧低、阶梯状分布、地势平坦/ 起伏大)。
(4)结合地势特征及经纬度判断地形区。
[2024江苏宿迁]图1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图1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3.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要点T3
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命题点2 中国的气候特征、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5邢台一模]我国民间以农历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通常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作为入秋的标准。下图为我国平均入秋时间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拉萨入秋时间可能是( )
A.9月15日 B.9月1日 C.8月1日 D.7月20日
5.我国各地入秋时间规律是( )
A.南方早、北方晚 B.北方早,南方晚
C.东部早,西部晚 D.平原早,山地晚
6.漠河入秋时间与广州差异很大,是由于( )
A.漠河纬度高 B.广州降水多
C.漠河海拔高 D.广州光照强
妙招T6
分析影响气温、降水差异的主要方法
(1)气温:
第一步:先看纬度位置。两地纬度差异大→气温差异大→受纬度位置影响。
第二步:同纬度看地形。海拔差异大→气温差异大→受地形因素影响。
(2)降水:
第一步:先看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差异大→降水差异大→受海陆位置影响。
第二步:海陆位置大致相同时看地形。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1讲 地形与气候
基础通关 直击考什么
知识点1 地形与地势★★★
1.(2) 平原
2.秦岭; 大兴安岭
3.青藏; 柴达木; 东北
5.(1) 西高东低
(2) 太行山
知识点2 气候★★★
1.(2) 东
2.(1) 两年三熟
(2) 800; 旱地
(3) 季风; 夏; 旱; 雨
3.大; 高原山地
易错字练习
陵; 噶; 祁; 喀; 蒸; 麓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中国的主要山脉、地形区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B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①地平均海拔约为6 000米,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A叙述错误;②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且海拔低于东西两侧,是四川盆地,B叙述正确;③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巫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叙述错误;④地海拔较低,且地势低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D叙述错误。故选B。
2.C
[解析]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正确,A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D错误。故选C。
3.B
命题点2 中国的气候特征、分布及影响因素
4.D
[解析]由图可知,拉萨入秋时间在8月1日之前,可能是7月20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B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各地入秋时间规律是北方早,南方晚,B正确,A错误;西部早,东部晚,C错误;平原晚,山地早,D错误;故选B。
6.A
[解析]由图可知,漠河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广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漠河入秋时间与广州差异很大,是由于漠河纬度高,A正确;与降水、海拔、光照无关,B、C、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