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讲 河流与湖泊 讲义(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讲义(商务星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一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讲 河流与湖泊 讲义(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讲义(商务星球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1-09 00:2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讲 河流与湖泊
基础通关 直击考什么
知识点1 河流与湖泊★★
1.外流河(区)与内流河(区)
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分类 定义 主要河流 注入水域 补给形式 分布
外流河 直接或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所在区域为外流区 黑龙江、黄河、长江 ①_ _ _ _ _ _ ②_ _ _ _ 为主 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雅鲁藏布江、怒江 印度洋
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
内流河 最终消失在荒漠中,或注入内陆洼地,与海洋不联通的河流,它们的汇水区域为内流区 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2.河流的水文特征
地区 东北 华北 秦岭—淮河以南 西北内流区
河流 黑龙江、松花江 黄河、海河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
流量 较大 较小 ③_ _ _ _ 流量小、汛期短、水位季节性变化大,冬季易断流
汛期 较短,有春汛和夏汛(春汛的成因是冰雪融化,夏汛的成因是降水增多) ④_ _ _ _ 长
含沙量 小 ⑤_ _ _ _ 小
结冰期 ⑥_ _ _ _ 短 无
方法技巧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描述语言 分析思路
流量 大或小 降水多、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流量大
流速 快或慢 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小、流速慢+水量大→航运价值大
汛期 有无/长短 雨季长,汛期长;雨季短,汛期短
结冰期 有无/长短、有无凌汛 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的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在初春或初冬时会出现凌汛
含沙量 多或少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
3.中国的湖泊
(1)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2)主要湖泊: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省的青海湖(外流区的湖泊以淡水湖为主,内流区的湖泊以咸水湖为主)(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省的鄱阳湖。
知识点2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概况
长江流域示意图
起始点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湘教:主峰各拉丹冬峰),向东注入⑦_ _ _ 海
长度及形状 干流全长超过6 300千米,我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呈“V+W”形
主要支流 北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岸:乌江、湘江、赣江
水文特征 流量大、干流汛期长(夏汛)、含沙量小、水资源丰富、大部分河段⑧_ _ _ _ 结冰期
河段特征 上游 源头到湖北宜昌 支流多、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宜昌到江西湖口 河道蜿蜒曲折,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患频发
下游 湖口到入海口 地势低平、落差小、水流平稳、江面开阔、适合航运
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⑨_ _ _ _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11个:青、川(或蜀)、藏、云(或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2.长江的开发与利用(长江的综合效益还包括灌溉、旅游、养殖等)
(1)航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江阔水深、汛期较长,大多数河段可全年通航;长江干流航线与多条铁路、公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陆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是中国东西交通运输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也是连续多年全球最繁忙、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
(2)水能开发: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水能资源的影响因素:水量大小和水住落差大小),集中在⑩_ _ _ _ 河段(水位落差大),构成了三峡、葛洲坝等一系列大型水电站,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3)水资源利用:长江干支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带动了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为流域发展奠定基础。
3.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知识点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概况
黄河流域示意图
起始点 发源于青藏高原 _ _ _ _ _ _ _ _ 山脉(北麓),向东注入 _ _ _ _ 海
长度及形状 干流全长超过5 400千米,中国第二、世界第六长的大河,呈“几”字形
水文特征 流量小、中下游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汛期短、有凌汛
河段特征 上游 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河口 支流多、流速快、水能丰富、河套地区易发凌汛
中游 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多泥沙
下游 桃花峪到入海口 流域面积狭小、流速缓、形成“地上河”
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湟水谷地、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 _ _ _ _ 平原
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9个:青、川(或蜀)、甘(或陇)、宁、内蒙古、晋、陕(或秦)、豫、鲁
2.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归纳总结 黄河的凌汛与“地上河”问题
(1)凌汛: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形成条件 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的河段 黄河凌汛示意图
形成时间 初春或初冬
形成原理 上游的低纬度河段封冻晚、解冻早,下游的高纬度河段封冻早、解冻晚,下游河段流水受阻,导致河水满溢,形成凌汛
应对措施 炸冰泄洪、分泄凌水
(2)“地上河”:指河流的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
形成原理 “地上河”示意图
应对措施 中游植树种草、修建拦土坝等相结合,加强水土保持,减少泥沙下泄
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3.黄河的开发与利用(黄河的综合效益还包括旅游等,黄河中游的壹口瀑布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1)灌溉:塑造了宁夏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清溉历史悠久,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华北平原,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为沿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和生活用水。
(2)水能开发: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修建水库,调蓄水量。流域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全流域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柜纽工程的建成,促进了黄河的梯级开发和流域的经济发展)
易错字练习
(lán cānɡ)_ _ _ _ 江 (jìnɡ)_ _ _ _ 流量 (línɡ xùn)_ _ _ _ (shū jùn)_ _ _ _ 河道 桃花(yù)_ _ _ _ (ɡuàn ɡài)_ _ _ _ 洪(lào)_ _ _ _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考情命题点1
2024年河北中考试题在该命题点下以“引江济汉”工程为背景,结合省级行政区简称、比例尺换算、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难度较低。
[2024河北]“引江济汉”工程(下图)是连接长江和汉江的一条输水通道,该工程建成通水,改善了汉江下游的用水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湘 B.赣 C.鄂 D.皖
2.该工程线路图上距离约2.8厘米,实际总长度约为( )
A.40千米 B.70千米 C.100千米 D.130千米
3.该工程建成通水对汉江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是( )
A.结冰期延长 B.流速减缓
C.径流量增大 D.水位下降
拓展考向 河流水文特征与航运关系
4.下面关于某条河流水文情况与航运价值关系的结构图,最合理的是 ( )
A. B.
C. D.
考法T4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与航运价值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河流水文特征的5个方面:流量、流速、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再从河流自身航运价值角度出发,考虑水流平稳程度、水量与通航时间,倒推河流的水文特征。
命题点2 长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2024山东临沂]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材料三 图1为长江经济带略图,图2为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图3为黄河水系图,图4为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图4
(1) 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 _ _ _ 游河段(选填“上”“中”“下”);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所在省的简称是_ _ _ _ 。
(2) 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
(3) 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 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渝地区之间在经济协同发展中各自的优势。
(5) 结合图2、图3,推测黄河青铜峡至河口段流量变化的原因。
(6)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结合图4及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自2024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举办以来,临沂更是用全城热忱,接住富贵流量。“水韵琅琊·点靓沂河”灯光秀等文旅项目惊艳全网,数次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榜单。
(7)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保护和利用沂河建言献策。
要点T5(2)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依据→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其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考虑。
(1)河流长度影响通航里程:流程长,连接众多城市,宜宾以下河段可以四季通航。
(2)河流流量、水位高低影响船只大小:流量大,季节性水位变化小,水位较高,适合大型船只通行(气候因素)。
(3)结冰期影响通航时间: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大部分河段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气候因素)。
(4)水流平稳程度影响航运安全性: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地势落差小,水流平稳(地形因素)。
要点T5(4)
河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水源:为沿江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②航运:交通便利,为沿岸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③水资源开发: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修建大型水电站,为生产生活提供电力。
④综合效益:提供渔业、观光旅游等综合效益。
(2)不利影响:汛期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威胁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命题点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2025保定竞秀模拟]大河汤汤,润泽华夏。2024年12月26日,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的羊曲水电站迎来全面投产发电,实现1 200兆瓦全容量并网发电,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46.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41.2万吨。结合部分黄河流经省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羊曲水电站所在河段是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该河段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在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B.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C.所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
D.河流含沙量较大
7.下列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所在河段形成了“地上河”的是( )
A.青海省 B.山西省
C.山东省 D.内蒙古自治区
知识T7
黄河各河段景观及其形成原因
(1)黄河上游“九曲黄河”→上游峡谷纵横、山峦起伏。
(2)黄河中游壶口瀑布→地壳升降运动使河床形成陡坎,流水侵蚀作用使河流落差加大,形成瀑布。
(3)黄河下游“地上河”→中游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沉积,导致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
(4)黄河入海口“泾渭分明”的景象→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水和海水盐度不同,密度不同。
第2讲 河流与湖泊
基础通关 直击考什么
知识点1 河流与湖泊★★
1.太平洋; 降水
2.较大; 较短; 大; 长
知识点2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东; 无; 四川
2.上游
知识点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巴颜喀拉; 渤; 华北
易错字练习
澜沧; 径; 凌汛; 疏浚; 峪; 灌溉; 涝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1.C
[解析]读图可知,“引江济汉”工程位于湖北省,其简称是鄂,C正确;湘是湖南省的简称,赣是江西省的简称,皖是安徽省的简称,A、B、D错误。故选C。
2.B
[解析]该图比例尺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5千米,该工程线路图上距离约为2.8厘米,实际总长度约为70千米。故选B。
3.C
[解析]“引江济汉”工程是将长江水输往汉江,该工程建成通水对汉江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是径流量增大,水位上升;汉江下游地处南方地区,无结冰期;调水工程未对地形地势进行改变,对流速影响不大。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拓展考向 河流水文特征与航运关系
4.B
命题点2 长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1) 上; 鄂
(2) 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河网密布,航运条件优越。
(3) 地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水热条件充足;位于长江入海口,通江达海,水运便利;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位置,便于连接南北。
(4) 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土地价格较低;矿产资源较丰富;在长江的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河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江海联运,交通便利;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规模化发展;科技发达,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好,经济腹地广。
(5) 灌溉农业需水量大;人口众多,工业较发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大;黄河水下渗严重;上游多大坝拦截。
(6)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较大成效,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海水的侵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7) 建设湿地公园;加强水环境的保护;严格实施节水措施;建设供水工程;发展沿河经济;等。
命题点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6.B 7.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