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香港,璀璨的明珠》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9《香港,璀璨的明珠》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8 20:2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香港,璀璨的明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一篇略读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夜景”四个维度,生动展现了香港的繁华与魅力。课文语言优美,比喻贴切,既适合积累语言素材,又能依托香港回归的背景,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契合新课标“素养导向”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与文化认同的优质文本。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和文本梳理意识,能够自主圈画关键词句,但对“略读”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容易陷入逐字逐句研读的误区。同时,学生对香港的认知多来自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对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了解较浅,需要通过情境创设和背景补充,实现从“感知美景”到“认同文化”的情感递进。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情,我设定以下四维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读“璀璨、琳琅满目”等生字,理解“一应俱全”等关键词;梳理课文结构,积累描写场景的优美语句。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抓关键句、分析比喻句,掌握“用生动比喻写场景”的方法;能围绕香港一个特色清晰表达感受,提升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课文描写的香港繁华景象,体会语言文字展现的“璀璨”之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香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对香港的喜爱与民族自豪感,传承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介绍香港的四个方面,品读描写夜景的比喻句,积累生动表达。
- 教学难点:在略读节奏中,将对香港“璀璨”的审美感受,自然过渡到对祖国领土的热爱,落实文化传承目标。
五、教学方法
为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动态视频,创设沉浸式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香港的“璀璨”。
2. 问题引导法:以“香港‘璀璨’的秘密是什么”为主线,设计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从梳理内容到品读语言,再到情感升华。
3. 读写结合法:在赏析比喻句后,设计简单仿写练习,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衔接,巩固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我将通过“情境引路—快速梳理—聚焦品读—情感升华—总结拓展”五个环节,构建紧凑高效的略读课堂。
(一)情境导入,初触“璀璨”
播放《东方之珠》前奏,同步展示香港昼夜对比图,教师轻语导入,引出课题。指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璀璨”的含义,带着感受朗读课题,初步建立对香港“耀眼、美好”的认知。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铺垫情感基调。
(二)快速读文,梳理“璀璨”
1. 限时3分钟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回读,圈画香港的特点,培养略读能力。
2. 借助核心生字卡片,通过“指名读+齐读”快速认读生字,结合“王字旁”的构字特点帮助记忆,降低识字难度。
3. 引导学生分享圈画的关键词,教师板书并绘制“总—分—总”结构图,让学生直观感知课文框架,落实“快速梳理内容”的略读要求。
(三)聚焦品读,感受“璀璨”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1. 抓关键词品特色:出示描写美食和旅游的句子,通过提问“从‘世界各地’‘一应俱全’能看出什么”,引导学生提炼香港的特色,并用简单语言分享感受,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浅层理解。
2. 扣比喻句赏夜景:播放维多利亚港夜景动态图,让学生默读相关段落,找出比喻句并圈画比喻词。通过互动提问“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绚烂与鲜活,再通过练读和仿写,巩固对比喻修辞的理解与运用,落实语言积累目标。
(四)结合背景,升华“璀璨”
出示1997年香港回归升旗画面,简要补充回归常识,让学生知道香港的繁华离不开祖国的守护。引导学生齐读结尾句,深入思考“‘璀璨’只指灯光亮吗”,理解其深层含义——既指香港的繁华,更指它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提问“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实现情感升华,突破教学难点。
(五)总结拓展,巩固“璀璨”
1.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核心内容,明确香港的四大特色与“璀璨”的双重含义,形成知识闭环。
2. 精简作业:设计“讲夜景给家人听”和“摘抄比喻句”两项作业,兼顾语言积累与口语表达,符合略读课文“轻负担、重积累”的作业设计原则。
七、板书设计
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记忆,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核心内容:
香港,璀璨的明珠
总:南海之滨的明珠
分:1. 万国市场(美食多)
2. 美食天堂(种类全)
3. 旅游胜地(迪士尼)
4. 夜景(灯光→焰火;车灯→长河)
总:璀璨无比(祖国的一部分)
板书既呈现了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又标注了各部分核心信息和关键比喻,同时点明文化主旨,让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