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核心素养监测
生物试卷
本试卷共8页,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人能产生视觉,眼球中感受光刺激的是
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视网膜
2.题2图表示眼球结构,其中④的功能是
A.透过并折射光线 B.调节瞳孔的大小 C.保护眼球内部 D.传递神经冲动
3.“动态聚焦”智能阅读镜通过镜框上的机械装置自动调节镜片的曲度以帮助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改变镜片曲度的机械装置相当于眼球结构中的
A.巩膜 B.虹膜 C.睫状体 D.晶状体
4.裸眼3D技术是利用视差原理,通过特殊的光学结构使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再进一步合成三维立体视觉。三维立体视觉合成的部位是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视神经 D.大脑
5. 人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将外界声波转化为振动,题5图中与该功能相关的结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A. 外耳道 B. 鼓膜 C. 耳蜗 D. 咽鼓管
7.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大脑 B. 反射 C. 神经中枢 D. 脊髓
8. 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酸、甜、苦、咸等刺激,相当于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9.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A. 脑和脊髓 B. 脑、脊髓和与它们相连的神经
C. 脑神经和脊神经 D. 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10.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A. 看《浪浪山小妖怪》哈哈大笑 B. 受强光刺激立即闭眼
C. 果园中看到百香果,分泌唾液 D. 听见汽车鸣喇叭躲避
【主题一】脑机接口是在脑与外部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全新通讯和控制技术。2025年6月,中国科学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让一名截瘫患者像正常人一样下象棋,玩赛车游戏。下图为脑机接口工作原理,请完成11~15题。
11.截瘫患者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某中枢部分受损导致脑与四肢间的联系通路中断,受损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2.脑机接口手术需将一个硬币大小的植入体放入人的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3.植入体完成信号采集和处理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神经 B.神经元 C.神经纤维 D.神经末梢
14.患者借助脑机接口系统进行意念打字时,外部执行设备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5.项目团队下一步打算融合智能仿生手臂,让患者实现抓握、拿杯子等物理实体操作。智能仿生手臂的“电机驱动轴承转动”使仿生手臂动作更加灵活,这种灵活的结构类似于运动系统中的
A.骨 B.关节 C.肌肉 D.韧带
16.科学家发现运动小鼠血液中一种名为clusterin(CLU)的血源性蛋白质,它能减少小鼠的神经炎症、增强神经元的活动,关于神经元说法正确的是
A.其结构包括[①]胞体和[④]突起两部分
B.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C.③中长的突起套有一层鞘,组成一条神经
D.④是神经末梢,只分布在人体的体表
17.骨、关节和骨骼肌的模式简图中,正确的是
【主题二】我国科学家先后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I靶向递药等糖尿病治疗领域作出了世界领先的贡献。2024年,我国科学家又首次利用干细胞再生疗法,成功将自体再生的胰岛移植到患者体内,实现了糖尿病功能性治愈。请完成 18~20题。
18.从类型来看,下列腺体与胰岛相同的是
A.垂体 B.唾液腺 C.汗腺 D.胰腺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低
B.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C.利用干细胞能分化培养出新胰岛
D.自体再生的胰岛更易引起排斥
20.除胰岛素外,桑叶中的成分也能治疗糖尿病,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桑叶及其发
酵后的提取液的降糖效果进行了如下表实验,实验结果如题20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组别 小鼠数量及状况 灌喂情况
甲 8只健康小鼠 生理盐水
乙 ? 生理盐水
丙 8只患糖尿病小鼠 桑叶提取液
丁 8只患糖尿病小鼠 桑叶发酵提取液
A. “ ”处应为8 只患糖尿病小鼠
B.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灌喂情况
C.乙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对应图中的曲线b
D.由图可知,桑叶发酵后降血糖效果更佳
21.某同学制作了运动模型(题21图)。其中木条、螺丝分别代表的是
A.骨、骨连结 B.骨骼肌、骨
C.骨连结、骨骼肌 D.骨、骨骼肌
22.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其益处不包括
A.提升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B.增强心肺功能
C.保证人体能彻底远离疾病 D.促进肌肉发育
23.教育部提出 “校园阳光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更好地学习
和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收缩 B.每个动作都需要多组肌肉配合
C.运动有赖于神经系统的支配 D.关节由关节面和关节软骨组成
24.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
A.骨折 B.近视 C.缺铁性贫血 D.鼠疫
25.古人云 “上工治未病”,给后人传递了预防胜于治疗的健康理念。下列疾病与预防措施对应不当的是
A.艾滋病——洁身自好,拒绝毒品 B.蛔虫病——饭前便后要洗手
C.流行性感冒——紧闭门窗不通风 D.病毒性肝炎——接种肝炎疫苗
【主题三】人体免疫系统不仅能识别 “自己” 和 “非己”,还能在成熟淋巴细胞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后,通过一系列机制对自身组织、无害外来物质或共生微生物形成免疫无应答状态,这称为外周免疫耐受。请完成26~29题。
26.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外来有害物质属于
A.抗体 B.抗原 C.传染源 D.病原体
27.免疫器官是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A.脾 B.肝脏 C.甲状腺 D.胰腺
28.免疫能提高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列有关人体免疫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人体的异常细胞
C.外周免疫耐受能防止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
D.免疫总是对人体有利,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29.过敏反应也是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某一食物过敏恢复正常后,再次接触此食物也不会再发病
B.过敏反应能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但不会导致死亡
C.资料中提及的 “成熟淋巴细胞” 可能存在减轻过敏反应的功能
D.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花粉和灰尘不会成为过敏原
30.免疫规划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下列不属于免疫规划的是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B.给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被狗咬伤患者注射狂犬疫苗 D.给肠炎患者静脉注射消炎药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里填序号,“____” 上填名称)
31.广东醒狮是融武术、舞蹈于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者完成舞狮动作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1)醒狮很讲究舞狮人与敲鼓师傅的鼓点配合,舞狮人听到鼓声后开始动作,其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 ] ,在[ ] 形成听觉并发出指令支配 系统完成动作。
(2)醒狮常有跳跃、托举等动作,完成“狮尾”托举“狮头”时,人体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 。过梅花桩时,要求舞狮人有超强的身体平衡能力,这主要与图中的[ ] 的协调作用有关。
(3)舞狮者听到鼓声后开始表演,从反射类型来看,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4)舞狮者的神经系统还会支配 (填腺体名称)分泌更多激素,导致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 共同完成的。
(5)舞狮还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这有赖于舞狮者的其他系统,如 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2.在学校健康生活宣传展演周,某项目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一:问卷调查,了解近视现状
表1:某市11所学校学生近视率调查结果
用眼方式 时间 近视率
校外非屏幕近距离用眼 ≤60分钟/天 20.81%
>60 分钟/天 26.49%
校外使用电子产品 ≤30分钟/天 22.90%
>30分钟/天 25.77%
分析表1可知学生校外非屏幕近距离用眼和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均会导致近视率 。
(2)活动二:制作模型,模拟眼球成像
小组根据眼球结构及成像原理,设计出如题32图的眼球成像模型。
①原理与设计:图中的水透镜模拟的是 _______ ,屏幕模拟的是 _______ ,
屏幕所模拟的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 。
②演示与观察:把F光源置于B点时,光屏上清晰成像;若模拟近视眼成
像,可以 _______ (填 “内推” 或 “外拉”)注射器,此时需将光屏向 ____
(填 “左” 或 “右”)移,或在水透镜和光源之间加上合适曲度的 _______
(填 “凸透镜” 或 “凹透镜”),光屏上才能清晰成像。
(3)活动三:公开展示,评价优化模型
模型展示时,有同学指出模型无法模拟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眼睛进光量的
变化,请提出你的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活动四:爱眼行动,科学预防近视
根据活动,提出一条保护视力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同期孵化的生长
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每天饲喂5克蝌蚪饲料
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记录蝌蚪生长发育情况
如下:
组别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厘米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 ,A组为该实验的 ________ (填 “实验组”
或 “对照组”)。
(2)该实验中,每组用10只蝌蚪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甲状腺激素能_____________。若儿童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患_________,人体中与此激素功能相似的还有________(填激素名称)。除此之外,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患者往往情绪容易激动,说明甲状腺激素还能__________。
(4)如果该小组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参照以上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请分析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关节酸痛等症状,全球每年多达3.9亿人感染,伊蚊是携带并传染登革热病毒的主要虫媒之一。
资料二: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面部,因多发于青春期,也被称为 “青春痘”,其主要致病菌是痤疮丙酸杆菌(PA)。
(1)登革热病毒属于引发登革热的___________ ,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__ 。将登革热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登革热高发季节是伊蚊活跃的夏季,说明___________ 是影响伊蚊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
(3)题34图是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示意图,细胞A是_________,其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__ 道防线。
(4)有的同学因感觉不美观,常用手 “挤痘”,这样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破坏保卫人体的第___________ 道防线,从免疫类别上来说,皮肤的免疫作用在人体免疫中,属于___________ (填 “特异性” 或 “非特异性”)免疫。
(5)请结合生活经验,谈谈青春期如何预防 “青春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至少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