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36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36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9 15: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
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掩埋好同志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中国共产党简史》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
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
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新课导入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米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意义,并能够认识到毛泽东带领下
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2.家国情怀:使学生感受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素养目标
目录
南昌起义
01.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02.
工农武装割据
03.
习题检测
04.
南昌起义
国民党杀害共产党
一、南昌起义
(一)背景: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1927、4、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7、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召开“分共会议”。
(二)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
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指挥部)
贺龙
周恩来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在起义总指挥部下达了起义命令,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敌军3000余人,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
一、南昌起义
(三)南昌起义的经过:
材料一: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
南下结果如何?
强敌“围剿”,南昌处境危险
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择机北伐
交通便利,利于寻找国际援助
南下受挫,
转战湘南和海陆丰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一、南昌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经过: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等
占领南昌
撤离南昌
南下广东
转战湘南,继续战斗
一、南昌起义
(三)南昌起义的经过:
(四)南昌起义的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一、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时间:
3.内容:
2.地点:
(1)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2)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7年8月7日
汉口
(一)八七会议:
(二)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
阅读诗词,说说包含了哪些关键信息?
部队名称——工农革命军
军旗样式——镰刀斧头
地点——湘赣边界
攻打目标——长沙
兵源——农民(矿工/军警)
时间——1927年9月
修水人赶做军旗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计划:攻打中心城市长沙
工农革命军
(二)秋收起义
1.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攻占县城,严重受挫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计划:攻打中心城市长沙
攻占县城,严重受挫
文家市决策
工农革命军
三湾改编
井冈山
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文家市决策: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转向农村
意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启示:改革或革命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中国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二)秋收起义
1.井冈山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经过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群众基础好。
3.井冈山附近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
材料一: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二: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
材料三: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为什么要首选井冈山?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三)井冈山会师
(三)井冈山会师
砻市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在井冈
山砻市与毛泽东所部会师。
中国工农
红军第四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一万人
井冈山会师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据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里对朱德的采访,朱德是这样说的:"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名称的变化看历史
国民革命军
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部队为什么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四军不是序列号,而是一个荣誉称号。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光荣传统。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三)井冈山会师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思考:广大红军战士表现的是怎样精神面貌呢?
井冈山精神
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
坚定不移地革命信念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三)井冈山会师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意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7年
8月1日
南昌
周恩来、贺龙、
叶挺、朱德、
刘伯承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遭遇失败,转战湘南
1927年
9月
湘赣
边界
毛泽东
进攻城市受挫,转向山区进军
依据下表对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分析两次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农村
根据地
武装斗争
游击战争
打土豪
分田地
战略阵地
中心内容
主要形式
工农武装割据
思考:党和红军在开辟根据时要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党和红军面临的困难
根据地人民对党和红军误解造成的恐慌
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的围剿
粮食、衣服缺少等生活问题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斗争(游击战争)
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
三、工农武装割据
(一)古田会议:
材料: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
我们的党、军队都在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确立建党建军的根本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
三、工农武装割据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会议奠基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会议选举毛泽东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方志敏:闽浙赣
贺龙:湘鄂边
洪湖
刘志丹:川陕
彭德怀:湘赣
邓小平:左右江
徐向前:鄂豫皖
最早:井冈山
最大:中央根据地
读图学史:这些革命根据地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三、工农武装割据
(二)思想
毛泽东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经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会址
(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时间
地点
会议
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
时中央政府主席
三、工农武装割据
意义:(1)是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管理国家的初步尝试。(2)它的出现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正式形成。
走西方的道路
走俄国的道路
走中国特色道路
李鸿章(洋务派) 康有为(维新派) 孙中山(革命派)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
建设
中国近代史救国之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
意义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南昌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背景
秋收起义与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
攻打城市受挫,转向农村
1928年,合编工农红军第四军
概况
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占领南昌,南下广州受挫
本课小结
习题检测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以上内容描述的是( )
A.南昌起义的背景 B.南昌起义的过程
C.南昌起义的结果 D.南昌起义的影响
A
2.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B.秋收起义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C.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挠 D.农村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A
3.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于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他果断改变计划,决定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寻找落脚点,这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新起点”是指中国共产党( )
A.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 B.开始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C.从领导农民斗争转为领导工人运动 D.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
4.中国共产党曾想向俄国学习,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失败。毛泽东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改变了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材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完全放弃“城市中心论”
B.在井冈山地区的群众基础好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可以自主探索革命的道路
D
5.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宣传中大量使用“劳工神圣”“赤化大地”等口号;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在宣传中突出“民族解放”“平民政权”等口号;八七会议后,“打土豪,分田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口号。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始终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
C.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坚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6.1929年古田会议提出建立党的政治领导制度“严格地执行纪律,废止对纪律的敷衍现象”;把党内思想教育常态化作为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强调“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由此,中国共产党( )
A.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C.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D.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