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仓颉开始造文字时,大概是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
---《说文解字》
村
镇
城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壹、村落的产生
壹
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1、上古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穴居
巢居
半穴居
筑屋定居
2、促使这种变化的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农业产生要求定居生活,便出现了房屋的建造,他们把房屋建在一起,在外面挖壕沟,建围墙,最早的村落就这样出现了。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壹
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壹
村落遗址1
华夏第一村:兴隆洼聚落遗址(距今8000多年)
半地穴房址170余座
窖穴400余座
墓葬30余座
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及动植物遗骸资料
村落遗址2
壹
村落遗址3
陶器
房屋
大房屋
壕沟
【自主探究】:根据材料三个不同的村落遗址,分析指出村落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壹
3、古代村落的功能
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半坡遗址呈椭圆形,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内房屋密集地排列着,中间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居住地的周围有一条宽深各五米的壕沟,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是氏族的公共仓库。
防御壕沟
安全
住宅
居住
窖穴
生存繁衍
公共广场
集体活动
贰、集镇的出现
集镇是手工业者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为军事目的而建、出现专业分工。
贰、集镇的出现
贰
1、古代集镇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原始社会末期:集镇雏形
北魏时期:军镇
元朝时期:运河工商业集镇发展
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出现专业分工
两宋市时期:工商业集镇兴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中国古代集镇发展的过程。
石门镇、干家窑镇、
盛泽镇、汉口镇
贰
2、古代集镇出现的原因?
原因:手工业、农业分离,手工业者聚居地,商贸繁荣。
材料:史书中汉口之地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时称夏汭。汉魏六朝至唐宋时称夏口,或称沔口,主要为军事重镇,梁武帝筑汉口城,始有汉口之称。
—摘自《清代盐商笔下的汉口镇》
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汉阳县开始设置汉口巡检司管理这个新兴市镇。嘉靖四年(1525年),根据丈量结果,镇上建有房屋1281间。嘉靖二十四年,汉口已有居民1395户。
问题:阅读材料,以汉口镇为例概括集镇兴起和发展的因素。
商品繁荣,工商业的发展促使集镇大量出现。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政治、军事因素
贰
2、古代集镇演变的原因?
市镇 经营项目
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 桑蚕、缫丝
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府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 丝织业
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 棉纺织业
桐乡县炉头镇 冶铸业
桐乡县石门镇 蚕丝、榨油
归安县善琏镇 制笔
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规模大,功能齐全;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 。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
问题:阅读下表,以明清市镇为例,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原因??
贰
原始社会末期:集镇雏形
北魏时期:军镇
元朝时期:运河工商业集镇发展
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出现专业分工
两宋市时期:工商业集镇兴起
军事需要
商品繁荣,
工商业的发展
商品繁荣,
工商业的发展,
出现专业分工
2、古代集镇出现的原因?
原因:军事需要,商品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叁、城市的产生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叁、城市的产生
1、古代城市的产生
公元前3500-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叁
中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到了周代,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
城市的概念: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军事防御
商品交换
4000年前: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石家河城)
叁
2、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商周时期
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城遗址(距今4000多年前的城市遗址)
匠人营国(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纬,经涂九轨(九辆马车宽度),左祖(宗庙)右社(社稷,土神、谷神),面朝(群臣朝拜场地)后市(市场),市朝一夫(边长百步的正方形)。 ——《周礼·考工记》
河南郑州商城示意图
制骨作坊遗址
铸铜作坊遗址
制陶作坊遗址
城墙
郑州商城始建于前1500年左右。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墙周长6960米。
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其中一座为九室重檐顶并带有回廊的大型寝殿。在商城周围发现了铸铜、制陶、制骨等作坊遗址4处。出土了大量陶器、青铜器等文物。
宫殿区
墓葬区
墓葬区
墓葬
区
铸铜作坊遗址
看图
学史:
早期城
市都有
哪些功
能?
居民区
2、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商周时期
叁
内容 农耕时代的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的功能
内部布局
政府管理
地域分布
由政治军事中心逐步向经济中心发展,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由坊市分开到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
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交易到逐渐放宽
城市分布随经济重心转移发生变化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叁
城墙、兵营
密集发达的道路
发达的给排水系统
市场、神殿、斗兽场等
更安全的秩序
更便利的交通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宗教场所、更多的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平面图·百科图册
3.西方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古罗马城
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叁
探究:选取两个典型 比较北京与罗马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异同?
古代罗马城
明清北京城
同:
异:
城墙环绕;有军事防御、行政管理、商业功能
北京:中轴对称,皇权至上,政治功能突出;
罗马:规划较为随意,商业、娱乐功能突出
叁
村落
集镇
城市
人类三类聚居地之间的关系
华夏第一村
兴隆洼聚落遗址
清朝武昌
汉口鸟瞰图
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城遗址
BC7000年
BC3500年
奴隶封建社会
人类的三种聚居地
城市产生
农业出现
多种
功能
聚居之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原始社会
村落产生
集镇出现
商品交换
三者关系:古代的村落、集镇、城市都是人类的居住地。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肆、居民的产生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4-6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世界各地民居表。
世界各地的民居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
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
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
砖木结构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肆
古代中国的民居—远古时代
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①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肆
古代中国的民居
中国早期民居的特点:
①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②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③结构:木构抬梁结构。
肆
古代中国的民居—窑洞
①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沿崖式窑洞
地井式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肆
古代中国的民居—四合院
肆
古代中国的民居—徽派民居
肆
土楼又称为围龙屋、客家围屋,其特点是坚固、安全、封闭,适宜聚居。土楼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份,其代表是位于福建省龙岩市的闽西永定土楼。永定县有土楼两万三千多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山区民居建筑。
古代中国的民居—土楼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
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
砖木结构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木、石、砖、混凝土
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
肆
古希腊罗马的民居
肆
古希腊罗马的民居
肆
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
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
砖木结构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木、石、砖、混凝土
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
野牛皮、木头
圆锥形的帐篷
肆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防晒和保温
木、砖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木、石、砖、
混凝土
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
野牛皮、木头
圆锥形的帐篷
思考:从各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看有什么共性?
因地制宜、用最经济的手段去建造最宜居的居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7-6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世界各地民居表。
世界各地的民居
肆
人 地 和 谐
村落产生
集镇出现
居住形式演变
穴居、巣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产生原因
农业的出现
影响
为人类提供了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两宋出现集镇
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城市产生
世界各地民居
产生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中国古代城市
布局:宫殿区、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特点:有严格制度规定
两河流域:黏土、芦苇制成砖块混合建房
古埃及:木建筑
古罗马:列柱围廊的中庭
古代北美:圆锥形帐篷
课堂小结
第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