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0 09: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课题 2氧 气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是否溶于水等。 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②密度:略大于空气(29)
③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④熔沸点: 固态氧(淡蓝色)(淡蓝色)液态氧101kPa, -218℃ 101kPa, -183℃ 气态氧气(无色)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化学性质1.带火星木条复燃实验 【说明】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结论: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 实验步骤:
①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在空气中有何变化?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变化?
②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发生燃烧。有什么现象?
③将燃烧着的硫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现象?2.硫的燃烧实验硫磺淡黄色
固体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硫+氧气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文字表达式 ① 硫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② 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讨论3.木炭的燃烧实验实验步骤:
①用铁丝缠绕点着的木炭,在空气中有何变化?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变化?
②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发生燃烧。有什么现象?
③将燃烧着的木炭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现象?木 炭 黑色固体 燃烧发红,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文字表达式 碳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利用今天所学到的木炭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为什么?
现有一瓶收集的气体,如何检验它是不是氧气?
想一想:有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是否收集满?讨论——氧气浓度不同 4.铁丝的燃烧实验实验步骤:
将铁丝卷曲,下端缠绕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发生燃烧。
观察在空气中有何变化?有什么现象?
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变化?铁 丝银白色
固体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文字表达式 铁在空气能不能燃烧?为什么?想一想,能否利用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为什么?
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为什么?还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在这个实验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纱,为什么?讨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它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此外,它具有氧化性,属于氧化剂.氧气化学性质小结:讨论红磷、氧气硫、氧气铁、氧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思考】 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的生成物即氧化物。氧化物的特征:含有氧元素、只有两种元素、是化合物。(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AlO2Al2O3+点燃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_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态氧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氧气具有____________,是常用的____________。氧气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基本化学性质:可以支持燃烧。
3.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是物质跟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是氧气或含氧化合物。
 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铝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放出大量的热。玻璃容器容易炸裂,必须垫上一层水和细沙;考查氧气的制备和蜡烛燃烧等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无没有略大不易淡蓝色比较活泼氧化性氧化剂复燃另一种物质氧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炸裂集气瓶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氧气液化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变化过程和本质。酒精挥发,由液体变成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氧气液化,由气体变成液体,属于状态变化;矿石粉碎,属于物质形状变化;钢铁生锈,则由铁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暗红色物质可以燃烧,产生白烟,这是红磷的特征。本题考查红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 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氧气物理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D红 磷B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思路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必须铺上细沙或水,否则会炸裂集气瓶。
5.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思路解析:炼钢中利用氧气除去钢铁中的碳;氧气可以助燃而不能用于灭火;登山或飞行时由于高空缺氧而需要提供氧气;氧气可以供动植物呼吸进行新陈代谢。
6.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
A.河水清澈 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 D.河边空气好
思路解析:鱼虾能够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足够的氧气。BBC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思路解析: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
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
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及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B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1个氧气(氮气)分子是由2个氧(氮)原子构成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思路解析: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蜡烛的熔化则是蜡烛受热超过了它的熔点所导致的;蜡烛的熔化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在氧气的制备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然后进行仪器的拆卸和清洗。
C C5.以下哪个过程能正确地表示工业中大规模生产氧气的过程( )思路解析:工业制备氧气常用空气液化法。B和C只适合实验室制备氧气;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是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过程,但不适合氧气的工业生产。B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 B.夏季食物腐败
C.秋季山林着火 D.冬季河水结冰
思路解析:金属生锈是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而生锈;食物腐败是食物中的有机物(细菌)有氧呼吸的结果;秋季山林着火则是山林中干燥的树木与氧气反应;河水冬季结冰则是水的物理变化,与氧气无关。7.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完成下列问题:D(1)A图中,夹持木炭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燃烧停止后,取出余炭,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B图中,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做燃烧实验,夹持的工具一般选择坩埚钳。整个过程集气瓶用玻璃片覆盖,防止氧气逸出。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1)坩埚钳 石灰水变浑浊
(2)外焰 防止大量的氧气跑掉8.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完成问题:(1)写出上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A、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受热炸裂,集气瓶里需预先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试剂状态和反应条件来进行。若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常选择A装置;若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常选择B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可根据气体的水溶性与密度来进行。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选C,反之选D;若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则选E。
答案:
(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氧气 氢气 BC 反应是在常温下固体与液体间进行的,故反应装置选B;CO2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C
(3)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