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19 10:09:16

文档简介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
2.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我属于酸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
B.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跟压强成反比
C.温室效应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
D.可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五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B. C. D.

6.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关于分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为一种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为两种
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含义恰好相反
D.由一种反应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8.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供给呼吸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人工降雨 D.生产碳酸饮料
9.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用到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灭火 B.做温室肥料 C.制造汽水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也是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也是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不可能是化合反应
填空题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21教育网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2.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 ;瓶中放水的作用是 。
(2)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在氧气中 ,生成一种 色的固体。21cnjy.com
13.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据图
(1)大气中CO2来源的主要途径是______;
(2)海水中既可释放CO2又可吸收CO2,用化学表达表示海水吸收CO2的过程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写出一条能降低CO2含量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14.如图,把一支充满CO2的试管插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15.某同学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对实验现象做出了以下假设:①是CO2使石蕊变红色;②是水使石蕊变红色;③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变红色.然后他用四支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纸花,凉干后,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Ⅰ中小花的颜色______,实验Ⅱ中小花的颜色______,实验Ⅲ中小花的颜色______,实验Ⅳ中小花的颜色______;2·1·c·n·j·y
(2)做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做实验Ⅱ、Ⅲ的目的是______;
(3)通过实验说明①②③三个假设正确的是______。
拓展应用
16.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7.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
【答案】D
【解析】A、人和动物的呼吸能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A正确;
B、植物的呼吸能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
C、含碳燃料的燃烧能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C正确;
D、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故D错误。
故选D。
2.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我属于酸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符合事实;
B、温室气体CO 2 的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强.该选项符合事实;
C、CO 2 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可以说没有CO 2 就没有光合作用.该选项符合事实;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符合事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选D。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
B.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跟压强成反比
C.温室效应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
D.可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答案】B
【解析】A、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低处聚集有二氧化碳,所以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故A说法正确;21教育网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故B说法错误;
C、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所以温室效应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故C说法正确;www.21-cn-jy.com
D、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可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五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答案】C
【解析】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十H2O=H2CO3,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使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H2CO3=CO2↑+H2O,因此溶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  21*cnjy*com
故选C。
5.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B. C. D.

【答案】B
【解析】A项,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错误;B项,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正确;C项,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错误;D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性质,错误;21cnjy.com
故选B。
6.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D
【解析】A、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与灭火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与灭火没有直接的关——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故选D。
7.关于分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为一种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为两种
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含义恰好相反
D.由一种反应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一种且生成物多种,只说明反应物一种的不一定是分解反应,比如 3O2=2O3 这个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生成物也是一种,不是分解反应;
故选D。
8.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供给呼吸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人工降雨 D.生产碳酸饮料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故选A。
9.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用到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灭火 B.做温室肥料 C.制造汽水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即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1·cn·jy·com
B、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温室肥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在叶绿素和太阳能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2·1·c·n·j·y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D、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
故选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也是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也是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不可能是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21*cnjy*com
B、某些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是所有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某些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选B。
填空题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答案】C;BC;C;AD
【解析】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均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既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碳酸→二氧化碳+水、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均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均属于分解反应;【来源:21cnj*y.co*m】
故答案为:C;BC;C;AD。
12.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答案】(1)烧杯;(2)振荡;(3)塑料瓶变瘪
【解析】(1)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故答案为:烧杯;
(2)旋紧瓶盖后,振荡使之充分接触,故答案为:振荡;
(3)根据压强的原理,由于瓶内气体的减少,造成了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故答案为:塑料瓶变瘪。21·世纪*教育网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据图
(1)大气中CO2来源的主要途径是______;
(2)海水中既可释放CO2又可吸收CO2,用化学表达表示海水吸收CO2的过程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写出一条能降低CO2含量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2)二氧化碳+水→碳酸
(3)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解析】(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的生成物;
(2)海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碳+水→碳酸;
(3)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消耗二氧化碳,所以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2)二氧化碳+水→碳酸;
(3)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4.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上述现象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中有水柱产生;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因此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且能能溶于水,试管内的压强碱小,因此有水柱产生;2-1-c-n-j-y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中有水柱产生;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5.某同学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对实验现象做出了以下假设:①是CO2使石蕊变红色;②是水使石蕊变红色;③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变红色.然后他用四支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纸花,凉干后,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Ⅰ中小花的颜色______,实验Ⅱ中小花的颜色______,实验Ⅲ中小花的颜色______,实验Ⅳ中小花的颜色______;
(2)做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做实验Ⅱ、Ⅲ的目的是______;
(3)通过实验说明①②③三个假设正确的是______。
【答案】(1)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变红
(2)验证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验证单独的纯净水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③
【解析】(1)实验现象是:实验Ⅰ中小花的颜色变红,实验Ⅱ中小花的颜色不变色,实验Ⅲ中小花的颜色不变色,实验Ⅳ中小花的颜色变红;故答案为: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变红;
(2)该实验说明了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答案为:验证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验证单独的纯净水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www-2-1-cnjy-com
(3)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气体作用的结果,而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的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③。
拓展应用
16.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答案】C
【解析】在这四种气体中,CO2的溶解能力最强,试管内压强变化最明显,其余三种溶解性都弱。
17. 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合作用
(2)左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解析】(1)因植物呼吸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若遇光会发生光合作用,所以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以防止光合作用的发生;(2)当植物吸收氧气后,释放的二氧化碳能被石灰水吸收,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瓶内压强变小,则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