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9 17: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山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八年级历史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他所说的事件是 ( )
A.威继光抗倭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4.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 ( )
A.《天朝田亩制度》 B.《洪秀全传》
C.《太平天国兴亡史》 D.《太平天国研究论文集》
5.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B.政革清朝的官制
C.兴办新式学校,派遗留学生 D.筹建新式海军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率领湘军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功臣是 (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7.“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文章中的“亡国条约”指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有人曾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 (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9.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甲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目睹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这四人中说谎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 )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11.“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
A.广西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3.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1916年3月,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只当了83天的皇帝。下列与袁世凯失败直接有关的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B.护国战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4.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这场运动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5.“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它出自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再别康桥》。这是一篇白话文,与大力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相关的是 ( )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严复的《天演论》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6.《新青年》像春雷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
A.革新了政治制度 B.否定了传统文化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挽救了民族危亡
1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于1919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是 (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陈独秀 D.李大钊
18.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 )
A.革命的复杂性 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抗战的持久性
19.陈独秀说:“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路。”“脚踏实地”是指 ( )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修改了党的奋斗目标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0.董必武先生曾写诗道,“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首诗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 ()
A.新文化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南昌起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 小题,30分)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与图一中 A 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直接相关的两大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材料一中图二人物是在哪一战争中英勇牺牲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出一例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抗争史实。(2分)
(3)综合以上探究,请你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1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根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B、D两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件 A 的积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3分)
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材料二 “皇帝……都可以打倒,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哪场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两例史实证明“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3分)
(2)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2分)
2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战胜国英、法、美等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国存亡,就此一举了!
(1)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它与材料一的内容有何关联 (2分)
(2)材料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场运动的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地位。(2分)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从百年前的青年学生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1分)
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夏至 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材料二 (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1)根据材料一,提炼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2分)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辛亥革命相比有哪些不同 (1分,任意一个角度即可)
鲁山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
期中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5 BABAB 6—10 DCBCD
11—15 DBBDB 16—20 CDCA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7分)(1)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影响:前者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
(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史实: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1分,只能用“侵略”和“抗争或反抗”,若出现“探索”等,不给分)
22.(7 分)(1)历史事件: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2分)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
(2)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关键词: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23.(5分)(1)革命:辛亥革命。(1分)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
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2分,符合题意任答两例史实即可)
(2)观点一:辛亥革命胜利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或观点二:辛亥革命失败了。理由: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2分,符合题意即可)
24.(5分)(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1分)关联:材料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材料二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1分)
(2)句子: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分)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分)
(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25.(6分)(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3分,一点1分)
(2)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分)举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分,具体历史事实也可)
(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不是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等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