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巩固
第二单元 声、光、热学
第九讲 声现象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22年版课程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________。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的传播不一定停止。
(2)常见乐器的发声部位
分类 打击乐器 弦乐器 管乐器
举例 鼓、锣、钟 吉他、钢琴、二胡 笛子、唢呐
发声部位 被打击部分 弦 ____________
振动
声源
振动
振动
空气柱
2.声音的传播条件及形式: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3.声速的影响因素
(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固______v液______v气。
(2)介质的温度: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
4.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被障碍物________回来形成回声。应用:回声测距(s= s总=vt,t为发出声音到接收声音的时间)。
介质
不能
波
>
>
340
反射
1.[人教“想想做做”改编题]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看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说明声音是由橡皮筋的________发出的,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传入我们的耳中。
振动
空气
2.[人教“演示”改编题]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抽气泵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同学们听到闹铃的声音逐渐________,由此可推理得出真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减小
不能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2022年版课程标准: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①_________ 声音的②__________ 声音的品质
影响 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 ③________: ④________越高,音调越高 发声体的⑤_______:⑥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距发声体的距离:距离越远,响度越⑦______;声音的分散程度:声音越集中,响度越⑧________ 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等
高低
强弱
频率
频率
振幅
振幅
小
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波形图 (波的疏密不同) (波的高低不同)
(波的形状不同)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改变 方法 弦乐器:调节弦的长短、粗细、松紧; 打击乐器:调节打击部位的松紧; 管乐器:调节空气柱的长短 改变力度的大小,或改变与发声体的距离和声音的分散程度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或结构
常考 事例 男低音、女高音等 禁止大声喧哗、改变电器的音量、震耳欲聋、轻声细语等 辨别声音、声纹锁、口技表演等
3.[人教“演示”、教科“演示实验”改编题]如图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乒乓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作__________。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__传入我们的耳中。
振动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转换法
响度
空气
4.[人教、教科图片改编题]如图所示,拨尺发声实验中,多次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尺端,尺会发出________不同的声音。保持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________。
音调
响度
5.[教科“本章复习题”改编题]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A、B时,发现两种乐器的波形图如图中甲、乙所示,由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有相同的________,不同的响度和________;小亮单独演奏B时出现图丙所示的波形图,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改变。(均填声音的特性)
音调
音色
响度
考点3
声的利用
分类 超声波 次声波
定义 频率高于①_______Hz的声波 频率低于②______Hz的声波
利 用 传递③__________ 超声定位(蝙蝠发现昆虫、倒车雷达、声呐)、B超、超声波探伤等 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等
传递④__________ 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机等 次声波武器等
相同点 (1)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3)人耳都无法听到 20 000
20
信息
能量
考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022年版课程标准: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定义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 等级 人们以①________(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控制 噪声 方法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途径 在③__________减弱 在④______________减弱 在⑤__________减弱
分贝
不能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6.[人教、教科图片改编题]以下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__________;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______;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______。
甲、丁
乙
丙
命题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25·甘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音乐教室墙壁安装消音棉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吹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手指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内能直接对话是因为舱内有气体
C
命题点2
声音的特性
2.(2025·湖南)如图,这是湖南省博物馆内保存的一把西汉古瑟,瑟是我国原始的弹拨丝弦类乐器。当琴瑟合奏时,人们能够分辨出瑟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C
3.(2024·湖南)考古人员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编钟演奏《茉莉花》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如图所示编钟的相同位置,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
A.传播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B
4.(2023·邵阳)学校举行红歌比赛,团团同学班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多么嘹亮”指声音的( )
A.音色好 B.音调高
C.响度大 D.频率高
5.(2023·益阳)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 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
C
C
命题点3
声的利用
6.(2023·株洲)如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C
命题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7.(2022·怀化)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围植树
D
命题点5
声学综合题
8.(2025·长沙)古代常用敲钟的方式来报时、召集人群、发布消息。下列关于钟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钟声和琴声的音色相同
B.钟声可以传递信息
C.响度越大,钟声传播速度越大
D.钟声一定是噪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