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5张PPT)
情境基础知识运用
新课标 学习活动建议
课标要求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有探究
汉字规律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根据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关系准
确认读、正确理解遇到的生字新词;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
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
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
难点。#1.2
3.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备考建议
2021—2025年河北中考语文依托多样化情境材料,如红色文化活动、
博物馆研学、地域景观介绍等,将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成语运用、查字
典、字义辨析、病句、修辞辨识、标点符号等多个考点融合考查。比如
2025年“走进博物馆”情境中,在两段资料里既考字音字形,又涉及词语
运用和标点符号的使用;2024年“红色‘冀’忆”活动材料中,同时考查
关联词选用与语言的连贯性分析。基于此,备考时建议学生夯实基础,强
化常用字词记忆,在阅读与练习中提升对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系
统学习病句、修辞、标点符号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积
累,多留意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培养语境意识,提升在具体情境中关联考
点、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中考必备知识梳理
考点一 字音、字形、查字典
字音这一考点,常见的命题形式有:给出一个或者多个语段,其中有
字音、字形、病句等考题,综合考查给加点的字词注音、判断字音正误、
辨音选择等。
在标注或判断字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误读原因
1.因习惯而错读
如“符(fú)合”的“符”常被错读成“fǔ”,“档(dànɡ)案”的“档”常被
错读成“dǎnɡ”,“粗犷(ɡuǎnɡ)”的“犷”常被错读成“kuànɡ”。怎样避免
这种错读呢?
①换词识别。像“符号”的“符”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它在“符合”
中也读“fú”。#1.1.1
②谐音记忆。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
(zài)”。
③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其读音与声旁“广”的读音
相同。
容易错读的字还有:亘(ɡèn)古、号召(zhào)、剖(pōu)析、
比较(jiào)、脊(jǐ)梁、气氛(fēn)、憎(zēnɡ)恶、门框(kuànɡ)、
潜(qián)伏、麻痹(bì)等。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正确读音。#1.1.4
2.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ɡ)迫”而非“强
(qiánɡ)迫”。怎样避免错读呢?
①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
所以,“教育处、教务处、住处、长处”中的“处”都读“chù”,而“处理、处
罚、处变不惊、处心积虑”中的“处”都读“chǔ”。
②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硬要”的意思时都读“qiǎnɡ”,
所以,“强迫、强词夺理、勉强、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ɡ”。#2.1.2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
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ɡ)伤”而非“创(chuànɡ)伤”,
“参与(yù)”而非“参与(yǔ)”。
辨识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先通过查工具书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
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2.1.4
3.因形似而错读
如“内疚(jiù)”与“针灸(jiǔ)”的读音分辨不清,“友谊(yì)”的
“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
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3.1.1
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而
不舍”的“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我们都知道“契”的读音是“qì”,
如“契约”,再记住“锲”“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确定“锲”读“qiè”了。
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缜(zhěn)密、悲恸(tònɡ)、绮(qǐ)
丽、发酵(jiào)、白炽(chì)灯”等。#3.1.3
4.因变读而错拼
由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
(连读变调)。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
如“窈窕(yǎo 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首(bǐ shǒu)”的“匕”
常被错拼为“bí”,“侮辱(wǔ 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等。
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
结果。如“祈祷(qí 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实际上常见
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在遇见它们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二、掌握注音规则
1.标调规则
(1)注音时,一般按顺序标在韵母部分的主要元音上,次序为ɑ、o、e、
i、u、ü,即有ɑ就标在ɑ上,无ɑ,就标在o上,依次类推。
(2)i、u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hu씓jiù”。
(3)轻声音节不标调。
2.省略规则
(1)i上标调时,省略上面的圆点。
(2)ü与j、q、x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
(3)三合元音iou、uei、uen前加声母时,省去中间的o、e,分别写成iu、
ui、un,声调分别标在u、i、u上,如“瞬(shùn)息”。
字形这一考点,常见的命题形式有:看拼音写词语,辨识并改正错
字,综合考查字音、字形,等等。备考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紧扣课本(“读读写写”、课下注释),重视《语文课程标准》
中的3500个字
分析河北近5年语文中考卷,字音、字形这一考点考查的字词皆出自
课本和3500字。
二、关注形近字、同音字
对于形近字、同音字,要加强比较,比较字形的不同和意义的不同。
如“讯”“迅”,可据意断形。“讯”,问也,讯息,为“言”旁;“迅”,疾
也,迅走,为“辶”旁。
又如“川流不息”,指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
应为“河流”之意的“川”,而非穿戴的“穿”;“察言观色”,指观察别人的言
行,观看别人的脸色,来揣摩他人的心思,应为语言之意的“言”,而非颜
色的“颜”。
三、注重日常积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场上超水平的发挥源自日常不断的学
习积累。因此,在平时生活、学习中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加强对形近字、
义近字(还需关注多音字、音近字等)的整理归纳,多加分析复习,强化
积累记忆。
查字典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根据要求检索语段中加点的字等。河北中
考语文试卷中主要涉及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这两种。除此两种,还有
笔画检字法。根据考试要求,应掌握每一种检字的具体方法。
一、音序检字法
运用音序检字法查字的前提条件:字音要读得正确,准确无误地认识
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会正确书写拼音。按照音序检字法查字,可遵循以
下步骤。
1.首先在“音节表”中找到要查字的首字母(即该字所在的音序,要大写)。
2.然后找到要查字的音节及对应页码。
3.最后翻到指定页码,即可找到要查的字。
注:如“缀”字,先在“音节表”中查到音序Z,再从中查到zhuì或zhui,
然后查到与音节对应的页码,即可在字典正文中找到该字,最后查看其读
音和意义。
二、部首检字法
只知道写法而不知道读音和意义的字,都可以用部首检字法来查,但
必须熟悉汉字常见的部首。按照部首检字法查字,可遵循以下步骤。
1.首先确定要查字的部首,根据部首的笔画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
及它在“检字表”中的页码。
2.然后翻至相应的页码后,数清这个字除部首外的笔画,然后在该部首下
的笔画栏,找到要查的字及它的页码。
3.最后按页码在字典中找到要查的字。
注:如“稔”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查部首“禾”,再查八画,在八画栏
内找到要查的字及它的正文页码,即可在正文中查看该字的读音和意义。
三、笔画检字法
对于独体字、难检字等不便于用以上方法查找的字,可采用笔画检字
法。可遵循以下步骤。
1.首先数清要查字的笔画数。
2.然后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找到相应的笔画栏,逐一查找,就可以找到
要查的字和它所在的页码。
注:如“馨”字是20画,在“难检字笔画索引”的相应笔画栏中找到“馨”
字,翻到标注的与之对应的页码,即可在字典正文中找到该字,确定其读
音及意义。
考点二 造字法、汉字的演变与书法
2025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第1(6)题,考查了字体演变的知识。《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要求“有探究汉字规律的意识,在
社会生活中能根据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关系准确认读、正确理解遇到
的生字新词”。鉴于此,了解汉字造字法和汉字的演变过程是学好字词的
基础,字义推测、字理识字等题型也会是今后的考查方向。2022版《课标》
对书法也作出了明确要求:临摹、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风格迥异而又各有特
色的书法名家的名作,如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
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
序》,张旭的《肚痛帖》,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著名书法家的
作品还有很多,学习时要借助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研究。#1
汉字造字法——六书
类别 概念 例字
象形 用线条描画实物的形象,以此来表示字义 的造字方法 日、月、山、水、田
指事 用象征性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上、下、本、末、刃
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组合起来表示字义 的造字方法 休、析、吠、看、森
类别 概念 例字
形声 用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分别提示字的意义 和读音的造字方法 桐、情、清、晴、倚
转注 通过同一部首关联意义相近的字,可相互 解释的造字方法(转注,虽归为“六书”造 字法,一般认为只是“用字之法”) “考”与“老”,同属“老”
部,均含年老之意,可
彼此注解
假借 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新义,原字与新 义无关的造字方法(假借,虽归为“六书” 造字法,一般认为只是“用字之法”) “来”本指小麦,借作表
示“到来”的意义,原义
与新义无直接关联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陆续出现过甲骨文(商)、金文
(周)、大篆(战国)、小篆(秦)、隶书(汉)、楷书、草书、行书等
各具特点的字体。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趋向是由繁难变为简易。2025年河北
中考语文试题中考查了汉字演变的知识,“王”字是“玉”字的变体。在篆书
阶段,“玉”写作三横一竖(与“王”结构相同),但为了与“王”区别,隶变
后加一点形成独立字“玉”。作为左偏旁时,“玉”省去一点,变形为“王”
(俗称“斜玉旁”),如“珍、珠、琳”等字。这种变化是隶书规范字形、区
分相似字符的结果,属于字体演变。
书法于2015年北京中考试卷中首次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近年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书法更加引人瞩目。这一考点,常见的命
题形式如下。
一、用简化的正楷(行楷)在田字格中书写
字体正确、规范、工整、美观是书写题的标准。书写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数好格,不连笔(正楷),不涂改,不写错,不出格。
2.字居中央,大小约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
3.若书写的是语句,不要忽略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下:
4.关注古今书写顺序的差异:竖轴书法作品从上往下抄写,横轴书法作品要
格外关注是否为从右往左读,扇面书法作品可根据内容、断句判定书写顺序。
二、辨识书法字体,欣赏书法作品
辨识书法字体,需要学生对常考的五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
草书、行书有一定的辨识与欣赏能力。
五种常考字体特点及示例#1.1
字体 示例 特点
篆书 圆转劲健。笔画细劲挺直、无顿挫轻重,粗细基本一
致,字体略长
隶书 庄重浑厚。笔画横长竖短,形体扁平,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字体 示例 特点
楷书 庄严大气。笔画横平竖直,形体方正
草书 自由奔放。笔画连绵、结构简省,气势贯通,虚实相生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画连字,结构简省,偏旁
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写)
行书 流畅典雅。书写时收放结合,疏密得体,如行云流水般
挥洒自如
在掌握了中考常考的五种字体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简单的
书法作品欣赏了。命题者多会给出一幅或几幅书法作品,让考生选择赏析
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主要是辨析字体及其特点),由此考查考生对于书
法审美价值的体会情况。
考点三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河北中考的备考考点,多考查四字成语。常见的
命题形式为:辨析选择。辨析时,一定要读懂句意,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成
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成语运用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以下八种。#1
误用类型 举例分析
使用对象 不当 你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
习。(“豆蔻年华”只能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用于十七
八岁的小伙子,使用对象不当)
误用类型 举例分析
褒贬不分 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会带来严重后
果。[“蔚然成风”形容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多指好的)。这里“不良现象”是贬义词,使用“蔚然成
风”不合语境]
望文生义 这篇作文只有结构安排尚且不错,其他地方都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句中理解成不能令
人满意,理解错误)
前后语义 重复 他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后面的
“笑”重复)
误用类型 举例分析
前后语义 矛盾 在这件事情上,他付出常人3倍的努力,才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事半功倍”形容花费的气力小,收到的成效大。
“付出常人3倍的努力”说明花了很大力气,与“事半功倍”意
思相矛盾)
谦辞、敬辞 误用 添置这幅山水画,一定会使您家中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辞,指使自家的简陋房屋增添了光辉,
不能形容别人的屋子)
误用类型 举例分析
语境不符 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驶,抢险队员们
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而
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
注。因此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非常不协调,使用不恰当)
轻重失度 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
却仍坚持工作。(句中的“日理万机”指每天处理大量要
务,多形容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
在“李老师”身上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考点四 词语的辨析与运用
辨析近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词义上辨析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发现”侧重于找到,“发明”侧重于创造;“懊悔”
侧重于后悔,“懊恼”侧重于烦恼。
2.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如“蔑视”比“轻视”表意程度要重一些,“批判”比
“批评”表意程度要重一些。
3.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辨析名词时,主要从表现事物的不同特点上来辨
析。如“边疆”和“边境”都指靠近国界的区域,但“边疆”比“边境”的范围要
大;又如“战争”和“战役”,“时代”和“时期”,前者表意范围都大于后者。
辨析动词时,主要从动作和方法入手。如“化装”和“化妆”,“装”侧重装扮,
“妆”侧重打扮。
二、从感彩上辨析
1.感彩不同。如“团结、结合、勾结”这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
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是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主要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如“小气”和“吝啬”,“脑袋”和
“头颅”。书面语更适用于正式、严肃的场合。
三、从语法上辨析
1.词性不同。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
2.句法功能不同。“必须”和“必需”,一个是能愿动词,作状语;一个是动
词,作谓语。
四、从搭配对象上辨析
如“交流”和“交换”都指双方各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对方,但“交流”多同
“思想”“经验”等抽象词语搭配,“交换”多同“礼物”“产品”等含义比较具体
的词语搭配。
2023、2024年河北中考,考查了关联词的辨析选择。此考点的主要命
题形式:在句子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选择恰当的关联词。选取关联词填
写,需要做好两个判断: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关联词的逻辑关系与语境义是否一致。
中考常见关联词一览表#1.2
类型 常见关联词
并列关系 既……又…… 是……也是…… 不是……而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
类型 常见关联词
递进 关系 不但(不仅、不光、不只)……而且(还、也、甚至)……
尚且……何况……
选择 关系 不是……就是…… 是……还是……
宁可(宁愿)……也不(不)……
与其……不如…… 或者……或者……
转折 关系 虽然(固然、尽管、虽)……但是(可是、然而、但、却)……
……然而……
类型 常见关联词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就(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就(那么)……
即使……也……
条件关系 只要(一旦)……就(便)…… 只有……才…… 除非……
否则…… 无论……都……
考点五 语法知识
一、词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名词 表示人 娃娃、姑娘、青年、农夫
表示具体的事物 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
表示抽象的事物 精神、传统、法律、爱情
表示时间 秋天、昨天、过去、早晨
表示方位 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
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 走、跑、唱、跳、打、躺
表示心理活动 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
佩服
表示发展变化 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
现
表示可能、应 该、意愿 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
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动词 表示动作趋向 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
上来、回去、起来
表示判断 是
形容词 表示状态 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凌乱
表示性质 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强壮
表示颜色 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
表示形状 大、小、宽、窄、笔直、弯曲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数词 表示确数 一、七千、六万九千
表示概数 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
表示序数 第一、老三、初五
量词 表示事物的单位 个、台、条、只
表示度量衡单位 米、千米、毫升、升、克、千克
表示动作行为的 单位 次、回、趟、遍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代词 人称代词 我、他们、你、他、她、我们、你们、她
们、咱们、自己
代指事物 它、它们
指示代词 这、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
么、这样、那样、各、每
疑问代词 怎样、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副词 表示程度 大概、很、非常、最
表示范围 都、全、只、仅仅
表示时间 正、刚才、曾经、立刻、忽然
表示否定 不、未、没有、没
表示语气 偏偏、也许、难道、简直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介词 表示对象 对、对于、关于、把
表示方向、地点 在、向、往、到、朝
表示时间 自、从、当、自从
表示状态 用、以、按照
表示原因 由于、因、因为
表示目的 为、为了、为着
表示比较 比、跟、同、和
表示排除 除了
词类名称 类别 举例
连词 表示联合关系 和、跟、与、同、而、或、或者
表示偏正关系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助词 结构助词 的、地、得、所、似的
动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 了、嘛、啦、吗、呢、吧、啊
二、短语
分类 说明 举例
并列 短语 由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①词与词直接连接: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②靠“和”“而”“与”等连词连
接:土地和杂草 热烈而粗犷
表扬与鼓励
分类 说明 举例
偏正 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 饰作用的词(偏)两部分组成的 短语。“偏”在前,“正”在后,两 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地”连 接,有的不用 用“的”“地”连接:这样的地方
好奇地问
不用“的”“地”连接:外国朋友
细心观察
主谓 短语 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被陈述对象+动作行为、性质特
征:太阳升 桃花红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大家唱歌 我们高兴
分类 说明 举例
动宾 短语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 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 动词+宾语(名词、代词):
眨眼睛 拜访他 喷出火焰 出现
故障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补充 短语 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 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 当),有些补充短语有“得”字做 标志,有些没有“得”字 有“得”:干得很好 密得不透气
无“得”:吓/跑了 放松/下来
三、句子的成分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
由不同的成分构成,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1
句子 成分 表示符号 说明
主语 “ ”画 在主语下面 是一句话陈述的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
主语
句子 成分 表示符号 说明
谓语 “____”画在 谓语下面 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一
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宾语 “ ”画 在宾语下面 是动词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
或事物。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是“谁”或“什么”的
问题。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定语 “( )” 用在定语 前后 是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对名词起修饰限制作用。一般
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短语充当
句子 成分 表示符号 说明
状语 “[ ]” 用在状语 前后 是谓语前边的修饰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一般由副
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或短语充当
补语 “〈 〉” 用在补语 前后 是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可
以回答“怎么样”“多久”“在什么地方”等问题。一般由
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或短语充当
例句:(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
的)泉水。
注:“║”前边是主语部分,后边是谓语部分。#1.1.2
四、句子的主干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
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
例句: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朱自清《背影》)#1.1
这句话中,“他”是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
补语,“靠车门的”“一张”都是定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把状语、补语
和定语压缩掉,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需要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
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
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
例句: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主干:他不吵嘴。)#1.3.1
提取句子主干需注意:
1.能愿动词(“要”“应该”“能够”等)要保留。
2.主语、谓语、宾语的并列成分不能丢。
3.主谓短语作主语时只取其主干。
4.主谓短语作宾语时要全部保留。
5.连动句要留下每个动词及其宾语。
6.双宾句要留下每个宾语中心词。#1.4.6
五、单句与复句
(一)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的句子。
例句: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二)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复句中称为“分句”)按照某种
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
例句: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
得到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2.1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递进 复句 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 “不仅/不但……,而 且/并且/还……” “尚 且……何况……” “而 且” “并且” 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
连空间都没有……
(刘慈欣《带上她的眼
睛》)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承接 复句 各分句按照时间顺 序分别说出连续的 动作或相关的情 况,具有先后相承 的关系 “起先……后面……” “首先……然后……” 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
翻了一阵,都进去了,
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
咿咿呀呀的唱。
(鲁迅《社戏》)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并列 复句 几个分句是并列关 系,没有主次之 分,或表明一正一 反两方面的情况, 或说明一件事情的 几个方面,或叙述 相关的几件事情 “既……也……”“不 是……而是……”“一 边……一边……”“一 面……一面……”“又” “还”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
首。(梁启超《敬业与
乐业》)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选择 复句 各个分句分别叙述一种可能的情况,表示从中选择一个 “或者……或者……” “是……还是……”“要 么……要么……”“与 其……不如/毋宁……”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转折 复句 后一分句转而陈述 与前一分句相反或 相对的意思 “虽然/尽管/固 然……,但是/但/可 是……”“然而”“却”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
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
盗。(雨果《就英法联
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
尉的信》)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因果 复句 前后两个分句是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所 以/因此……” “……之 所以……,是因为……”“因此” “所以”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
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
是可敬的。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假设 复句 表示假设某种情况 发生会出现怎样的 结果。前一分句是 假设的情况,后一 分句是相应的结果 “如果/假如……,那 么/就……”“倘若/若 是……就/便……”“即 使……也……”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
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
呀!(莫泊桑《我的叔
叔于勒》)
复句 类型 判断方法 常用关联词 例句
条件 复 句 表示满足某种条件 的话会出现怎样的 结果。前一分句提 出条件,后一分句 推论结果 “无论/不管…… 都……”“只有…… 才……”“只要……就/ 总……”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
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
值。(梁启超《敬业与
乐业》)
“病句辨析与修改”是近几年河北中考常见的考点,提出修改意见是其
主要的命题形式。这就要求考生会分析句子成分,会提取句子主干,明确
句子的逻辑关系,还要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并能在辨识病句类型的基础
上分析、明确病因;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
下面对中考常考病句类型进行梳理分析。
一、搭配不当
类型 例句 修改
主谓搭配不当 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主语是“歌声”和“身影”,谓语是
“浮现”,歌声不能浮现,二者不
搭配,可删去“快乐的歌声、”
动宾搭配不当 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倾听……面容”不能搭配,可去
掉“慈祥的面容和”
主宾搭配不当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中学生” 不是 “阶段”,可改为“中学”
类型 例句 修改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该公司独立运作以来,为北京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优越的贡献 “优越”不能修饰“贡献”,可改为
“卓越”
关联词搭配 不当 只有反复朗读,就能把 课文背熟 “只有”和“才”搭配,“只要”和
“就”搭配。应把“只有”改为“只
要”,或把“就”改为“才”
1.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眼睛”改为“目光”。
2.公共阅读空间只有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
群体的阅读期待。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提升”与“创新”互换位置。
3.中学生只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碰撞思想的火花,
才能真正形成创新意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只要”改为“只有”。
4.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
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进。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改进”改为“改善”。
5.大家要深刻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大战略的行动中,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
多的幸福感。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深刻”改为“积极”。
二、语序不当
类型 例句 修改
有先后顺序的 动词语序不当 大会通过并讨论了他所作的 工作报告 应该是先“讨论”后“通
过”,两个词语调序
多个定语语序 不当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 土的文物 应改为“展出了刚出土的
几千年前的文物”
修饰语语序不当 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 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呀!” “亲切地”与“走过来”应
对调
介词语序不当 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 很熟悉 “对于”应移至句首,否则
缺少主语
6.“教养”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乃至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自己和家人”与“社会和自然”互换位置。
7.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研究、整理、
搜集的结果。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研究、整理、搜集”改为“搜集、整理、研究”。
8.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已经采取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许多措施,并取得
了丰硕成果。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与“许多”互换位置。
9.不仅青年人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还要在内心深处扎根,持之以恒为之奋斗。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青年人”调至“不仅”前面。
三、否定词使用不当
类型 例句 修改
双重否定 不当 春运期间,为防止类 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 生,有关部门加大了 监管与督查力度 “防止”是预先设法制止,是起到否定作
用的词语,再与后面的“不再”搭配,表
达了相反的意思,属于否定词使用不
当,应删去“不”
类型 例句 修改
三重否定 不当 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 是绕着太阳转的 “不能”“否认”“不是”三重否定构成否
定,原句意为“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
的”,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应改为“谁也
不能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反问句式 构成三重 否定不当 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 见是不正确的吗? “否认”“不正确”与“难道……吗”这一反
问句式构成三重否定,使原句意思成了
“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这与本意相
反,应改为“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
正确的吗?”
10.远离故土的人,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祖国的亲人。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都”改为“不”(或:将“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
11.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科考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
榜样。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删去“不”。
12.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
的现象不再出现。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删去“不”。
四、成分残缺
类型 例句 修改
缺主语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同样缺少主语的句式还有:在……,
使……;由于……,使……;通过……,使……;等等)
缺谓语 妈妈生病后,他就主动照顾弟弟的任务 缺谓语,应在“照顾”前加“承担”
类型 例句 修改
缺宾语 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 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 桌共读 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同桌共读”后加上“的情景”
缺关联词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但体色 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 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关联词语残缺,应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13.听了这个报告,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听了”(或:删去“使”)。
14.共享单车智慧化管理,可以精准调度车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车辆
分布不合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句末加“的问题”。
15.完成任务后,大家就到餐厅夜宵。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夜宵”前面加“吃”。
16.由于人们在家居中多以休息为主,有关休息方面的家具最为关键。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有关”前面加“因此”。
五、成分多余
类型 例句 修改
语义重复 去年夏天,南方出现了从来没 有的空前的暴雨天气 “从来没有的”和“空前的”语义
重复,去掉其一即可
约数词 连用 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 首,大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 一左右 约数词“大约”与“左右”连用,
语义重复,任删其一即可
17.宋瓷博物馆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复合型功能就成
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删去“目前的”。
18.走进我的小房间,迎面是一盆正在盛开的君子兰花,一股淡淡的清香
扑鼻而来,温馨之感不知不觉地油然而生。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不知不觉地”。
19.近三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累计解救被困群众约1 400人左右。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约”或“左右”。
六、结构混乱
类型 例句 修改
前后矛盾 有近1 200多名学生参加 了今天的毕业典礼 “近”指不足,将近1 200;“多”指超
出,有1 200多。两者矛盾,可删去
“近”或“多”
前后不统 一/一面 与两面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 成绩的关键 “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
况,而结果只说了一种,前后不统
一,可删去“能否”或在“提高学习成
绩”前加“能否”
类型 例句 修改
句式杂糅 经调查,此次爆炸事故的 原因是该公司违规存储危 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 混乱造成的 “原因是”和“造成的”句式杂糅,“原
因”“造成的”应删去其一
有包含关 系的词语 并列 出席大会的有诗人、演员 和文艺工作者 “诗人、演员”都属于“文艺工作
者”,概念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可把“和”改为“等”
类型 例句 修改
有歧义 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 借阅《平凡的世界》,没 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 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此句有歧义。应把“他”改为“王宾”
或“张凯”
20.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
保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拥有”前加“能否”(或:删去“能否”)。
21.据介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主要包括加速器、光束线及实验站等
几部分组成。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包括”换成“由”(或:删去“组成”)。
22.这次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地点是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的地点”(或:删去“在”“举行的”)。
23.人们之所以称其为“太阳神鸟”,是因为它很可能象征着以太阳崇拜为
中心的宇宙观的原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删去“的原因”。
24.文章讲述了一个工人抢救国家财产的故事。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工人”前面加“关于”(或:将“一个”改为“某”)。
文章修改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种题型,与普通意义上的病句修改不
同,命题者一般会选择一个较短的语段,该语段往往是考生较熟悉的文章
或较熟悉的作者的作品。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段的修改和赏析能力,旨在引
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品味语言,理解词句的内涵,并向作者学习修改文章的
方法。作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比较原稿与改定稿的不同之处;然后从语言、
内容两个角度分析这些不同之处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语言更精练生
动,用词更恰当贴切,更能表达某种情感。
考点六 标点符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3新增常用标点符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书名号。“课程目标”第四学段中要求写作时“正确使用常用的标
点符号”。
2025年河北省中考题在知识积累运用部分考查了冒号的使用,题目见
本书第2页第1题。
标点符号的种类
点号 标号 书写规范
分为句末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 号)和句内点号 (逗号、顿号、分 号、冒号)。作用是 点断,主要表示语句 的停顿和结构关系的 语气 引号、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着重号、连接 号、间隔号、书名号、 分隔号。作用是标明, 主要标示某些成分 (主要是词语)的特定 性质和作用 点号占一字位置,不出现
在一行之首。引号、括
号、书名号前一半不出现
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
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
省略号占两字位置,不能
在中间断开
易错标点符号辨析
1.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应使 用逗号。
举例 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 原因有二:第一,父母总认为
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2.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
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举例 十二三岁(概数)
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缩略)
3.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时应使用分号。
举例 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4.句中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
举例 春天,我们播种;秋天,我们收获。
5.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举例 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
6.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举例 《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7.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用书名号。
好题精练
1.(2025,邢台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①燕赵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遗存,似黄金般珍贵,如星
辰般灿烂:古人类发(xiánɡ)地之一的泥河湾遗址群,环绕避暑山庄的
寺庙群,气势雄伟的长城……古城、古镇、古桥、古塔等,连缀成时光的
文明珠链。
②河北文明荟萃,江山锦绣,山脉如镰,河流如扇,平原似毯,碧海
若盘。太行、燕山山脊染绿,坝上草原一碧千里,湿地湖泊绿波荡漾,各
类飞鸟展翅翱(xiánɡ)……燕赵大地的生态之美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1.2
③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盛夏时
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荷花盛开,粉粉嫩嫩,
____(亭亭玉立/花枝招展),这真像古人描写的江南美景——“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3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A. 燕赵(yàn) 山脊(jí) 湖泊(bó)
B. 燕赵(yàn) 山脊(jǐ) 湖泊(pō)
C. 燕赵(yān) 山脊(jí) 湖泊(bó)
D. 燕赵(yān) 山脊(jǐ) 湖泊(pō)
(2)根据要求填写。(3分)
声旁 根据拼音写汉字;加形旁,组成形声字
羊 我会写 ①发(xiánɡ)____地
②翱(xiánɡ)____
我会组 ③请给“羊”加新的形旁组成一个汉字,
工整书写在田字格内:_ _____。
祥
翔
(3)请从第③段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成语填入横线处:__________。
(1分)
亭亭玉立
(4)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素”的解释,探究第③段画线句
子中“素”的字义:____。(填序号)(2分)
素sù 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蔬菜、瓜果等食物
(跟“荤”相对)。④本来的;原有的。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⑥素
来;向来。
⑥
(5)第③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引号的作用是(2分)
( )
C
A. 表示特定的称谓
B. 标明文中强调或有特殊意义的词句
C. 标明文中引用的话
D. 表示简称和缩略语
2.(2025,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学校开展“了解河北文化遗址”主题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阳原盆地泥河湾层分布区。
自山巅眺望过去,桑干河水(wān yán)如带,流淌过河谷,在冬日的朝
阳下闪着光芒。#1.1
在这里,发现了距今约176万年的马圈沟遗址、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
梁文化遗址、距今约110万年的东谷坨遗址……虽然经过了百余年的科研
探索,泥河湾地区仍然不断有新的发现。2014年以来,保护区先后出土了
一大批化石标本,( )丰富了保护区出产的化石资源,( )为开展
相关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标本。#1.1.1
泥河湾的价值在于历史的发现,还在于其巨大的发掘潜力和难以估量
的化石蕴藏。它经过数百万年的历史甲(积淀/沉淀),犹如一部
(shēn suì)而又凝重的考古经典,不仅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丰富多
元的泥河湾文化,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所以,我们有理由说□中国
历史的一二百万年看泥河湾。
泥河湾不仅是一座科学宝库,还拥有 乙 (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
自然景观,那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去
发现。#1.1.3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wān yán)______
②(shēn suì)______
蜿蜒
深邃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A. 流淌(tǎnɡ) 载体(zài) B. 流淌(tānɡ) 载体(zài)
C. 流淌(tǎnɡ) 载体(zǎi) D. 流淌(tānɡ) 载体(zǎi)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______
乙:__________
积淀
鬼斧神工
(4)文段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D
A. 尽管 还 B. 不是 就是 C. 因为 所以 D. 不但 还
(5)请在文段中的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所以,我们有理由说□中国历史的一二百万年看泥河湾。
:
(6)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去研究,去发现”改为“去发现,去研究”。
3.(2025,邢台信都区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文字作为承载文明的工具,是一个文明的灵魂,纵贯中华文明的汉字,
更是(nínɡ jù)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当今世界,汉字是各种现存文字
系统中绝无仅有的表意系统文字,而它的年龄,恐怕四五千岁不止了,远
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就已经是相当发达 甲 (完整/完备)的文字体系。作
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也是各大远古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
的文字。数千年来,汉字被看作人格的标记,字如其人,“横平竖直写汉
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无论时代怎样嬗变,
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nèi hán)不会改变。新时代的
中学生应当致力于汉字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
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 乙 (滋养/滋生)
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而今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1.1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nínɡ jù)______
②(nèi hán)______
凝聚
内涵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A. 精髓(suǐ) 丧失(sānɡ) B. 精髓(suí) 丧失(sānɡ)
C. 精髓(suǐ) 丧失(sànɡ) D. 精髓(suí) 丧失(sànɡ)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______
乙:______
完备
滋养
(4)文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弘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5)小冀在阅读这段文字时,对“嬗变”一词的意思不是很懂,于是他查
阅了《新华字典》。请根据《新华字典》中“嬗”的释义,推测“嬗变”在文
段中的意思。(2分)
释义 推测
嬗 shàn 1. 更替,变迁。 2. 古同“禅”,传位,禅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更替,演变,变迁。(意思相近即可)
4.(2025,石家庄44中二模)学校开展“家乡非遗展览”主题活动。下面是
班级推送的“南宫碑体书法”宣传文字,请你阅读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清光绪年间,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张裕钊受南宫县令的委托,为《重修
南宫县学记》碑撰文并书丹。为了让文稿更加严谨,他专门致信吴汝纶,
请他甲(订正/斧正)。碑文完成后,时人(zàn yù):“字,劲拔雄奇;
文,言简意赅。文字双美,刻镌兼优。”并名之为“南宫碑”体。#1.1
南宫碑体在清末民国时期,已成为通用的(kǎi shū)字体。孙中山
先生用南宫碑体题写“饮和食德”“同德书报社”等,沈曾植、郑孝胥等书法
大家也曾乙(痴迷/执迷)临摹这种字体。南宫碑体书法是新时代中华文
明的优质载体。它既在中华大地上蔓蔓日茂,又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
枝荣叶,形成了葳蕤繁茂的南宫碑体书法艺术之林。
南宫碑体,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必将向着更辉煌的未来走去□#1.3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zàn yù)______
②(kǎi shū)______
赞誉
楷书
(2)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A. 劲拔(jìn bá) 临摹(lín mō)
B. 劲拔(jìnɡ bá) 临摹(lín mó)
C. 劲拔(jìn bá) 临摹(lín mó)
D. 劲拔(jìnɡ bá) 临摹(lín mō)
(3)多音字的读音与字义有密切的关系。请结合资料卡,完成“载”的读
音和字义探究。(2分)
载 读zǎi时表示:①年,岁;②记录,刊登。读zài时表示:③运载;④
充满。
“优质载体”中“载”的读音是____,字义是____(填序号)。
zài
③
(4)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______
乙:______
斧正
痴迷
(5)结尾句表达出对南宫碑体未来发展的信心,结尾处的标点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更合适。(2分)
感叹号(或:!)
(6)文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将关联词语“既……又……”改为“不但……而且……”(或:改为“不
但……还……”)。
5.(2025,张家口桥东区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茉莉、菊、栀子、玫瑰……轻轻地叫一声它们的名字,就感到灵魂里
生出温柔、芬芳的气息。是的,许多植物的名字太美了,美得你不忍心大
声呼叫它们。含着感情轻轻叫一声玉兰,那洁白如玉的花瓣会洒落你一身,
你便感到这个( )又纯洁又慷慨。静静地守在昙花旁边,不要为天上的
星月缭乱了视线,注视它吧,它漫长的一生里只有这一个( )。竹子
正直地生长着【甲】 芭蕉粗中有细【乙】 准确A. (的/地)捕
捉了风的动静;仙人掌握着满把孤独,又用一手的刺拒绝( );一不留
神,青苔就爬上了绝壁;野草莓想走遍夏天,却被一条B. (蛮不讲
理/弯弯曲曲)的溪水挡住了去路。我也被挡住了去路,于是就躺下来。一
觉醒来,野草莓包围了我,多亏不远处松林里那五颜六色的蘑菇向我不停地
递眼神,让我看见一条通向远方的(yōu jìnɡ),否则,我怎么能走出这温
柔而芬芳的围困?#1.1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玫瑰_________
②(yōu jìnɡ)______
méi ɡui
幽径
(2)结合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助词填在A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
在B处。(2分)
地; 蛮不讲理
(3)下列短语的类型都是__________。根据语境,请将短语选项分别填
入文段中的括号内。(4分)
a. 轻薄的同情 b. 春天的爱情
c. 灿烂的瞬间
偏正短语
解:b; c; a
(4)从句式角度分析文段中画线句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问句式,强调了“我”对这些美丽花草的喜爱之情。
(5)请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分别填上相应的标点符号。(2分)
; ,
6.(2025,邢台三模)制扇技艺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和同学们一起
体验!(4分)
图一
图二
(1)图一折叠扇上的字体既易于辨认又舒展流动,属于________________。
(填书法字体)(1分)
行书(或:行楷)
(2)如果在图二的素面团扇上绘制花木,你推荐画什么?请参考示例,
说明理由。(3分)
示例:我推荐画荷花。荷花是夏季之花,叶子碧绿,花朵明艳,画在扇子
上有清凉感和美感;并且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给人以
精神熏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推荐画梅花。梅花枝干嶙峋,花朵美丽,画在扇子上很有美
感;并且梅花不畏风霜,“凌寒独自开”,激励人在苦难中奋发,能给人以
精神熏陶。(外形1分,精神1分,表达1分,意思对即可)
7.(2025,张家口桥东区三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笔法特点
隶书 _
楷书 端庄工整,横平竖直,笔法规范清晰
行书 流畅灵动,连笔带势,介于楷草之间
草书 狂放简省,笔势飞动,高度抽象,难辨易抒
(1)阅读材料一,小语同学的爷爷快过生日了,她可以选择对联①___做
贺礼;小文同学可以选择材料一中的对联②___送给即将中考的姐姐。
(①②处分别填选项)(2分)
D
C
(2)材料一中对联___是隶书(填选项),请填写材料二的表格。(2分)
A
解:方正扁平,蚕头雁尾,笔画波磔分明
8.(2025,邯郸开发区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北部。历史
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清朝后期,由于国力(shuāi tuì),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
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
林荡然无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
的沙地荒原。#1.2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40名大、
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
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天当房,地当床,草滩窝子做工房。”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用
半个多世纪的 甲 (接力/奋力)传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
了一道“绿色长城”。#1.4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qí jì),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乙 (铸造/铸就)
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1.5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shuāi tuì)______
②(qí jì)______
衰退
奇迹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A. 广袤(mào) 帷幕(jīn) B. 广袤(mò) 帷幕(wéi)
C. 广袤(mò) 帷幕(jīn) D. 广袤(mào) 帷幕(wéi)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______
乙:______
接力
铸就
(4)文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由于”或“使”。
(5)小冀对文段中的“薪火相传”一词不太理解,于是他查阅了《新华字
典》,查到“薪”的释义为“柴火”。请据此推断成语“薪火相传”的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示例二: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
示例三:比喻精神、文化等代代相传。(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9.(2025,长春改编)“诵”由“讠”和“甬”两部分构成,属于______
(造字法)字,请你根据图示,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汉字,写在下面的横
线上。(2分)
形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涌 桶 痛(任一汉字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