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梳理:《基础语法句子》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梳理:《基础语法句子》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0 13: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基础语法
——句子
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
语法单位
1.句法成分主要指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例如:他的态度很坚决。
3.谓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位居谓语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例如:做作业。
句法成分
4.修饰语是描写或限制中心语的,位于中心语之前,可以分为定语和状语两种。
(1)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一般来说,位居名词前头、修饰名词的成分叫定语。
例如“他的态度”是名词性短语,其中名词“态度”是被修饰的成分,是中心语;“他”是修饰成分,是定语。
(2)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位居动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叫状语。
例如“很坚决”是形容词性短语,其中形容词“坚决”是被修饰的成分,是中心语;“很”是修饰成分,是状语。
句法成分
5.中补短语是由中心语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整个短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所以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例:“数不清”是动词性短语,动词“数”是中心语,“不清”是补语;
例:“干净得很”是形容词性短语,形容词“干净”是中心语,“很”是补语。
简言之,补语是位居谓词后头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
小结: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句法成分
词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叫单纯词
(1)连绵词: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①双声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参差、仿佛、忐忑”
②叠韵词: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彷徨、窈窕、烂漫”
③其他:两个音节声韵母都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鹦鹉、蝴蝶、玛瑙”
(2)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例如“饽饽、皑皑、瑟瑟、猩猩、姥姥、潺潺”
(3)音译的外来词:葡萄、咖啡、 的士、沙发、 尼龙、 巧克力、歇斯底里
姥姥(叠音词)葡萄(外来词)鹦鹉(连绵词)彷徨(叠韵词)玲珑(双声词)
词的结构
2.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
①联合型(并列式):途径、体制、改革、尺寸、领袖、始终、买卖、来往、忘记
②偏正型:A.主流、气功、冰箱、雪花(定中)B.火红、葱绿、热销、筛选(状中)
③补充型:A.提高、说服、推翻、指正(动词)B.车辆、书本、马匹、人口(名词)
④动宾型:司机、管家、站岗、美容、投资、索酬、注意、动员、挂钩、达标、失业
⑤主谓型:地震、霜降、海啸、气喘、日食、月亮、民主、耳鸣、神往、年轻、肉麻
(2)重叠式:由相同的成词语素重叠构成。例如“姐姐、哥哥、爹爹、仅仅、刚刚”
(3)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此类词又叫派生词。
(1)前加型(前缀+词根)。例如“老虎、老乡、 第五、第十、小王、小李、阿姨、阿毛”
(2)后加型(词根+后缀)。例如“刀子、瓶子、石头、木头、硬性、 弹性、作者、读者 ”
词的结构
2.合成词包括复合式(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重叠式、附加式(前加型、后加型)。请写出下列合成词的类别
雪花(定中) 火红(状中) 改革(联合) 忘记(联合)
提高(中补) 人口(中补) 司机(动宾) 失业(动宾)
耳鸣(主谓) 月亮(主谓) 老虎(前加型) 阿姨(前加型)
拳头(后加型) 作者(后加型) 姐姐(重叠式)
词的结构
1.短语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和数量短语。请写出下列短语的类型。漂亮的花朵(名词性短语)一堆(数量短语)玩得开心(动词性短语)
漂亮得很(形容词性短语)很漂亮(形容词性短语)愉快地玩耍(动词性短语)两个(数量短语)一位同学(名词性短语)2.短语按照结构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定中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请写出下列短语的类型我和你(并列)阳光灿烂(主谓)拥抱生活(动宾)两吨垃圾(定中)明天走(状中)高兴得很(中补)安徽阜阳(定中)玩了一天(中补)理解支持(并列)
增强信心(动宾)在早上(介宾)粮食丰收(主谓)认真学习(状中)

(1)功能类:①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②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2)结构类:①单纯词:A.连绵词:a.双声词;b.叠韵词;c.其他。B.叠音词。C.外来词。
②合成词:A.复合式:a.主谓;b.动宾;c.偏正;d.补充;e.联合。B.重叠式。C附加式:a.前加型;b.后加型。
短语
(1)功能类:①名词性短语。②形容词性短语。③动词性短语。④数量短语
(2)结构类:①主谓短语。②动宾短语。③定中短语。④状中短语。⑤中补短语。⑥联合短语。⑥介宾短语
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法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
词和短语小汇总
1.区别
(1)单句:一般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即主谓(宾)结构,一个句号。
(2)复句:一般有两套及以上句子成分,一个句号。
(3)句群: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2.例子
(1)单句:我有一个朋友。
(2)复句:我有一个朋友,他在物价局上班。
(3)句群:我有一个朋友。他在物价局上班。
3.特殊:我早上起床去学校。(单句)
我早上起床,去学校。(复句)
单句、复句和句群
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联、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分句。一个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复句仍然是一个句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一般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
复句的定义
(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句子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而不能成为复句。
(2)复句里每个分句不作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即各分句之间不存在主谓、动宾等结构关系,它们在结构上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
(3)整个复句不论由多少个分句组成,都只有一个贯穿全句的语调。
(4)各分句之间有较小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整个复句之后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
(5)复句中的分句意思上是有联系的,分句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复句的特点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3)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4)他既是三好学生,又是共青团员。
(5)他从心里感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
(6)共产党员应该带头挑起振兴中华这个极为艰巨但是无比光荣的重担。
(7)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8)只有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9)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单复句判断
单句
复句
单句
复句
单句
单句
复句
单句
单句
(1)并列复句
(2)承接复句
(3)递进复句
复句的类型
(4)选择复句
(5)转折复句
(6)假设复句
(7)条件复句
(8)因果复句
(9)目的复句
并列复句
1.说明:几个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陈述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者陈述几件事情。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不分先后或轻重。
2.例子:
①他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认真思考刚才谈的问题。
②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③我不是要人装傻,而是要人保留一份纯真。
3.常用关联词语
①既……又…… ;也……也……;又……又……;有时 ……有时……;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
②也;又;同时;同样;另外
③不是 ……而是……;并非……而是……;是……不是……
④而是
承接复句
1.说明:几个分句一个接一个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几种事情或情况,分句间有先后顺序。2.例子:
①她先开了柜子上的锁,拿出了衣服,又开了首饰匣子上的锁,取出了项链戴好。
②世界上有思想的人应先想到事情的结局,随后着手去做。
③她进入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以真诚。
3.常用关联词语
①首先……然后…… ;起先……后来……;先……再……;刚 ……就……;一……就……
②便;就;再;又;然后;后来;接着;继而;于是;终于
递进复句
1.说明: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
2.例子:
①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学术著作,更要学习他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
②他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小名都知道。
③你这样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团结。
④老年人热情都那么高,何况我们青年人呢
3.常用关联词语
①不但……而且……;不仅……还……;不光……也……;不只……还……;不但不 ……反而 ……
②而且;并且;况且;甚至;以至;更;甚至于
③尚且……何况……;尚且……更不用说……;别说……连……
④尚且;何况
选择复句
1.说明: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情,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分句之间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只要求选择一项。
2.例子:
①或者你去上海,或者你去南京,或者你哪里都不去
②他是忘了,还是故意不来
③他不是在车间,就是在仓库。
④与其夸大胡说,还不如不说。
3.常用关联词语
①或者……或者;或……或……;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②或者;或是;或;还是(未定选择)
③与其 ……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
④还不如;倒不如(已定选择)
转折复句
1.说明:前面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做了一个转折,说出一个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是部分相反的意思。
2.例子:
①虽然权势是一头固执的熊,但是金子可以拉着他的鼻子走。
②很多人尽管讲起来一样头头是道,干起事来却有强弱之分。
③他应该来的,只是没有时间。
3.常用关联词语
①虽然……但是……;虽是……可是……;尽管……还是……;固然……但是……
②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只是;不过;倒
假设复句
1.说明: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2.例子:
①如果不互相尊重,爱也难以持久。
②要是你不去,那么谁去
③宝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莹夺目。
④即使不浇水,种子也会发芽。
3.常用关联词语
①一致:如果……就……;假如……那么……;要是……就……;若是……那么……;万一……就……
②相背:即使……也……;就是……还……;纵使……也;哪怕……也……
条件复句
1.说明:前面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分句说出在这个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前后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的推论关系。
2.例子:
①只要你坚持锻炼,身体就会强壮起来。
②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
③无论什么时候到站,都有人热情招待。
3.常用关联词语
①只要……就……;只需……就……;一旦……便……;只有……才……;除非……否则……
②无论……都……;不管……都……;任凭……也……
因果复句
1.说明:前面分句说出原因,后一分句推断出结果。前后分句间是因与果关系。
2.例子:
①因为准备工作没做好,所以会议没能准时召开。
②问题既然搞清楚了,就不需要再去找人了。
③他优柔寡断,以致错失良机。
3.常用关联词语
①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
②因为;由于; 是因为;所以;因此;因而 ;从而;以至(于)
目的复句
1.说明:前一分句表示行为,后一分句表示行为的目的。前后分句间是因与果关系。
2.例子:
①迅速推进,以便早日打败敌人。
②迅速推进,以免被敌人打败。
②我们把政策交给群众,为的是更好地取得群众的帮助和监督。
3.常用关联词语
①以、以便、以求、用以、借以、好、好让、为的是
②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易错点小结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