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课件:《语言综合之——图文转换》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课件:《语言综合之——图文转换》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0 14:0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图文转换
一 表文转换
所谓“图表”,主要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流程图等。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类型 解读 图示
表格图 由表头和数据组成,通过表格中的具体数据,数据的最大值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或比值体现的意义。
柱状图 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 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
曲线图 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 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
饼状图 用圆饼状的图形来表示相关数据的, 把握数据特征就要弄清楚数据占据的百分比问题。
柱状图
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
柱状图解题技巧
1关注图表的发展趋势。对柱状图的观察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柱形代表的数据,二是柱形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
当然,有些柱状图本身就是通过对比表现数据的。对于这类题目,除了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外,还要分析各组放到一起的柱状图通过对比体现出的意义。
2关注题干要求。题干的要求,决定了分析、概括的方向。
统计表
此类题目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
(1)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种问题,这可能正是表格的关键处,也是观点的源头。要充分关注数据的比较(纵横、百分比等),做到“让数据说话”。
(2)注意表格细节。表格的标题、表格下面的注解往往具有提示作用。
(3)把握考题要求。题目要求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表格信息,能更准确地答题。
(4)简要归纳概括。答题前,正确分析表格中所列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然后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
【边练边悟】
以下是某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问题。
【注】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问】上表反映出的某校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两个心理特点是:
①大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喜欢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行选择书籍。
②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是为了放松和消遣。
选书的信息渠道 认同率 所读书的内容 认同率
自己逛书店、图书馆 68% 时事政治 17.4%
老师、朋友推荐 12.1% 文学历史 5%
媒体广告、书评 17.7% 娱乐休闲 32.5%
家长要求 2.2% 武侠言情 32.1%
这类题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给读者。
饼状图解题技巧
(1)抓住数据特征。饼状图是用圆饼状的图形来表示相关数据的,把握数据特征就要弄清楚数据占比问题。
(2)抓住题干具体要求。对饼状图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时注意抓住题干要求,从具体要求出发把握饼状图体现的意义。
饼状图
曲线图
这类题一般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
1把握坐标内容。看清坐标的横轴、纵轴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表的意义。
2把握曲线走向。曲线无论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都有一个总体趋向。
3把握曲线特点。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体现其特点,所以在理解曲线特点时,要把握曲线的“S”型问题。
【边练边悟】
请简述科幻作家弗诺·文奇在1993年提出的“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中人工智能智力水平的发展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从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诞生后,它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接近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不久就会与人类智力水平持平,之后便会迅速发展并远超人类智力水平。
解答图表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整体把握题旨:看清标题、表头、图例和注释,字数限制,,搜全已知信息。
2、关注数据变化:正确处理图表中的相关数据,尤其要注意拐点数据的信息量。关注各类图表中各要素的比例分配与变化规律。
3、通盘考虑,完整、客观的答题。答题时要依据考题的要求,从纵横两方面去考虑,以免顾此失彼。答题时要真实反映图表内容,不要无中生有。
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1.该表反映了什么情况?
2.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1.先说出对象所处的方位。
2.看清楚参照物。
3.看准方向,用准方位词,积累一些表方位的词语(傍、依、靠、倚、近、望、接、邻)。
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
方位图解答“四步骤”
8.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广州新体育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
方位图
参考答案:广州新体育馆位于广州市白云大道西侧,隔道东望鸣泉居度假村和风景秀丽的白云山,西傍白云新城,南接蓝天花园,北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做题方法:
1.先说出它所处的位置2.看清楚参照物3.用准方位词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
应积累一些表方位的词语:傍、依、靠、倚、近、望、接、邻……
方位图
下面是我国古代四合院的简图,请简要概括其建筑布局。要求:语言简洁,不超过120字。
【答】我国古代四合院中南北向的倒座房、垂花门、北房、后罩房从南到北依次排列;倒座房中建宅门,前后均有影壁;在垂花门和北房之间是东西向对称的东西厢房;北房两侧是南北向对称的耳房;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
高考卷中出现的图画类材料有图片,徽标,漫画等。对这类考题,“读—思—写”整体观照。先读,理出画面组成要素;再思,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后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扣住题目要求撰写答案,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二 图文转换
解答徽标类题“四步骤”
蛟龙去,灵蛇来。11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乙巳蛇年春晚将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基调中,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欢度农历新年。
巳,阳气初生,阴气深藏,寓意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巳”在五行中属火,并且与十二生肖中的蛇相对应。而将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
双巳合璧,事事如意,这是乙巳蛇年与如意之间吉祥曼妙的创意链接,饱含喜庆美满的家国祝福,更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
下面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会徽(图案背景为金黄色),请说明构图要素(除字母、数字、五环旗外)和寓意。
(1)构图要素:会徽由金牌、奥运圣火(或者火炬)、女性剪影(或女性脸部,或女郎头部等。意对即可)
(2)寓意:对金牌的争夺是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体现;奥运火炬是奥运精神代代相传的载体,寓意奥运精神永不熄灭;女性形象的融入,代表着此次奥运会更时尚(或是团结女性,男女平等;或者也是对1900年巴黎奥运会首次允许女性运动员参加的尊重女性的精神的接续。意对即可。
方法指导
把握徽标特点。观察分析徽标的外形特点(整体)和构图要素:线条、文字(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色彩(颜色、大小、位置)等。
由此及彼联想。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其内涵和寓意):联想(生活实际) 象征意义、寓意(要有关联性)
规范有序转换。解说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时要由表及里,力求全面。
以下三幅图均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请从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指出其所涉及的人物和相关情节,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
[与典题对话] “三幅图”——思考方向:图片识读;“《红楼梦》”“选择一幅”“涉及的人物和相关情节”要求阅读过《红楼梦》,只有读过名著,才能读懂图片(以此来考查整本书阅读);“说明喜欢的理由”则需要挖掘图片内涵,展现考生的价值观。
图片类
答案:(示例一)第一幅,宝黛共读《西厢记》:宝玉自进入大观园后更恶读八股,于是僮儿茗烟给宝玉弄来禁书《会真记》,宝玉欣喜若狂,他和黛玉一起在沁芳桥畔幽避之处偷读《会真记》,并借西厢之恋,吐露心中之情。喜欢的理由:场景唯美,宝黛两人从此更加心意相通。
(示例二)第二幅,宝钗扑蝶:宝钗到潇湘馆想找黛玉玩,看到宝玉先进去了,为避嫌就往回走,忽然看到两只玉色大蝴蝶非常可爱,就追上去想捉住玩耍,于是拿着团扇蹑手蹑脚地追逐蝴蝶。喜欢的理由:薛宝钗赏春扑蝶的场景,表现了其活泼的性格。
(示例三)第三幅,刘姥姥初入荣国府:刘姥姥因家计艰难,带着外孙板儿来贾府攀亲。来到贾府门前,刘姥姥蹭到角门前,称呼守门人为“太爷”,极力讨好,最后一位老者善意地告诉她周瑞的住所。喜欢的理由:写出了封建社会等级差别巨大以及刘姥姥的世故和精明。
1. 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常用具体的形象表达纳福迎祥的寓意。请从下面剪纸画中任选一幅,说明其寓意,并从图画构成和谐音两方面进行简单解释。
左图示例:寓意:连年有余/年年有余。
解释:①图画由莲和鱼构成;②“莲”和“连”/“年”谐音,“鱼”和“余”谐音,合在一起即“连年有余”/“年年有余”。
右图示例:寓意:喜上眉梢。
解释:①图画由喜鹊和梅花构成;②“梅”和“眉”谐音,喜鹊登上梅花枝头,即“喜上眉梢”。
先读,理出画面组成要素;每一个要素都要注意到。
再思,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要求根据画面进行描述,则要关注细节,展开丰富的想象。
后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语言,适当运用修辞或表现手法,选择关键词,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逻辑顺序,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扣住题目要求撰写答案,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片类答题要素
1.仔细观察画面。描述画面内容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构图,画面上的背景、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描述。抓住能反映画面意义的特征描述,才能清楚地表现漫画的内容。
3.客观描述画面。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如题目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应结合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
4.注意描述的顺序。描述要有条理性,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描述漫画内容“四注意”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1.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主题
2.要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
①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②从呼吁主体命名
③从两者的关系 ④从寓意角度
3.注意标题的要求
①观点鲜明、醒目
②新颖生动
③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拟写漫画标题
漫画往往通过画面的内容表达深层次的寓意,将视觉上的愉悦性与表意上的辛辣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阅读漫画,关键是通过表面深入本质,紧紧抓住画面的各个要素作深层次的思考。
揭示漫画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事件的本质内涵。首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其次挖掘隐含信息——主体、事件、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表达要简洁明了,寓意要囊括所有画面,应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思考。用词方面,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揭示漫画寓意方法
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1)标题
示例一:眼见为虚/示例二:真相·假象
(2)启示
示例一:眼见不一定是实,要有理性思考。
示例二:不要被假象迷惑,真相常躲在背后。
漫画题解题思路
“四看一联系”
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二看漫画中的构成要素(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
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次主体”(其他人或物)、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一联系:联系社会现实
巩固练习
1.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答案:A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第一幅“逆锋起笔,藏而不露”,指当代青年应有的虚心、自信、迎难而上的时代特征;
第二幅“中锋用笔,不偏不倚”,指当代青年成长路上需具备的把持方向、弘扬正气,砥砺前行的时代精神;
第三幅“停滞迂回,缓缓出头”,隐喻的是当代青年厚积薄发,反复历练,特别是处于低谷时,能够三思而后行,能重振精气神的时代精神。
“人”字则提示青年应该做到为人朴实、简约,正气长存。青年学生立于天地之间,应以简约的、正直的、勃发向上的青春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