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词性及短语类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词性及短语类型》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0 14: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初中简明现代汉语语法
02
词性
03
字词、词性、成分之间的关系
目录
01
词组(短语)
04
句子成分
一、字词、词性、成分之间的关系
(上千)字词
(12种)
词性
(6种)
成分
1.一词多性。某种词性更适合做某种成分,名词或代词往往做主语和宾语,动词做谓语,副词和形容词往往做状语或定语。
但在古汉语中,若一个词的固有词性被改变,这种现象称作“词类活用”。
2.成分之间有一般的固定顺序,即“(定)主[状]谓<补>(定)宾”。
顺序打乱,即为“倒装”。
二、词性
词性:词的特点,从语法功能及意义的角度分,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虚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叹词 助词 拟声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帮助造句。
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
(1)表示人的名词:娃娃 姑娘 青年 农夫
(2)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绿萍 水藻 铃铛 蟋蟀 镰刀
(3)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精神 传统 法律 爱情
(4)表示时间的名词:秋天 昨天 过去 早晨 春节 刚才
(5)表示处所的名词:非洲 中国 学校 办公室 机构
判断方法:
1、具体与抽象名词的区别:能否受数量词修饰。
两个城市 一些学生 一点儿水
2、一般不受副词“不”修饰。“不+名”可用于连说的四字格式,“不人不鬼”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特殊名词
方位名词(表示方位的名词):上 下 左 右 东 西 南 北 前 后 里头 外边 以上 之下 东西 南北
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窗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小练习:找出下面句子里的名词并分类。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普通名词:动物 趣事 主角 观察者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普通名词:水珠子 花苞 少女 眼泪 小草 蚯蚓 春天 空气 果子 鼻子嘴唇
方位名词:里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1.普通动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一般动词):走 坐 听 批评 宣传 保卫 研究 开始 停止
(2)表示心理活动的:爱 、恨、怕 想念、打算、希望、害怕 担心 讨厌
(3)表示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在 有 增加 减少 扩大 提高 降低 发生 出现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2.特殊动词
(1)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能愿动词、助动词):能 能够 会 可以 愿 愿意 肯 敢 要 应当 应该
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2)表示动作趋向的动词:下 去 来 进 出 到 过 过去 上来 回去 起来
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面,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3)表示判断的(判断动词):是 叫 等于
小练习: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并分类。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普通动词:滴 像 复苏 翻动 发 听 呼吸 变 有 诱惑
趋向动词:下来 出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普通动词:研究 发生 逗笑
能愿动词:会 判断动词:是
(三)形容词: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词。
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
判断方法:1、一般能用程度副词“很、最、非常、十分、多么、那么”等修饰
2、大多可以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 如,小小(的)
高高大大。其效果是程度加深。
(三)形容词: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词。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
小练习:找出句子中的形容词。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一词多性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拥有不同的词性,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他是我的上1级,住在楼上2,我要走上3去才能见他。
1形容词 2方位名词 3趋向动词
红1,是鲜血的颜色。
我的爱豆红2了。
我的爱豆很红3。
1名词 2动词 3形容词
(四)数词:表示确数、概数、序数的词
1.确数:一 七千 六万九千
2.概数:十来(个) 二十几(只) 七八(辆)
3.序数:第一 老三 初五
注意:
1.概数中间不能用“、”。
2.书写概数只能用汉字,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3.数词一般情况下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
4.倍数只能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表示数目的减少。eg.价格由6元到2元,可以说减少到2元/减少到三分一,不能说减少2倍。
(五)量词:表示单位的词。
1.表示事物的单位(物量词):个 台 条 只
2.表示度量衡单位(度量词):米 千米 毫升 升 克 千克
3.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动量词):次 回 趟 下 阵 通 遭
数量词:数词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
(1)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2)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3)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一顿惩戒。
(六)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的词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你 我 他 她 它 你们 我们 他们 咱们 自己 彼此 大家
(1)第一人称代词:我 自己 我们 咱们 吾 余 予
(2)第二人称代词:你 你们 尔 若 尔等 汝
(3)第三人称代词:他 她 它 其 之
2.指示代词(具有指示作用):这 那 这儿 那儿 这里 那里 这么 那么 这样 那样 各 每 某 另 其他
3.疑问代词(表示疑问):谁 哪里 什么 多会 几时 怎样 怎么样 哪儿
(六)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的词
小练习: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人称代词:我 指示代词:那
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人称代词:我 指示代词:那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道哪里去了。
疑问代词:哪里
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
疑问代词:什么 人称代词:它
(六)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的词
小练习:找出句子中的数词、量词和代词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数词:一 量词:些(表示不定量) 代词:自己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数词:一 量词:种 代词:none
汉语中也会有“数词+名词”的情况,“半辈子”“两姐妹”“三瓜俩枣”
二、词性
词性:词的特点,从语法功能及意义的角度分,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虚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叹词 助词 拟声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帮助造句。
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七)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它们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意义的词。在句子中往往做状语。
常见副词:很 更 最 都 只 才 就 没 不 非常 已经 曾经 刚刚 立刻 马上 忽然 终于 大概 简直 难道 似乎 好像 仿佛 必然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在20世纪人类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能愿动词
(七)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它们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意义的词。在句子中往往做状语。
(1)程度副词:很、最、非常、十分、格外、分外 、更加 、越、稍微、几乎
(2)范围副词:都、总、总共、统统、只、仅仅、单 、一齐、一概、一律、单单……
(3)频率副词:已 已经、曾、曾经、刚、刚刚、正、正在、将、将要、渐渐、屡次。
(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一定、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必、莫。
(八)介词:不能单独使用,放在名词或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方式等
常见介词:自 从 以 当 为 按照 由于 对于 为了 到 和 跟 把 比 在 关于 除了 同 对 向 往 朝 叫
如何区别:只要放在名词代词前面,又起修饰作用,就是介词。
把书(送去)——对象 向我(点头)——对象or方向
往那边(走)——方向or地点 沿河边(跑步)——地点
从昨天(开始)——时间 比前几天(热)——比较
公式:介词+名词or代词(宾语)=介宾短语(状语的一种)
1.不能单说,构成介宾短语做定语、状语、补语。
eg.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从今天开始;坐在床上。
2.介宾短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充分不必要) 得一人于井中/撒盐空中差可拟
看下面的例子:
(1)同学们【在阅览室】看书。
(2)老师【同他】谈话。
(3)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4)我们的生活【比过去】【更】好了。
作谓语的状语
(5)他把书放<在桌子上>了。
(6)<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作定语
作补语
(九)连词:起连接作用的词,用来表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假设等关系。
常见连词:和 跟 同 以 而 或 或者 而且 并且 虽然 但是 如果
因为 只要 只有 静以修身
1.关联词语都是连词
虽然……但是 表转折 如果……就 表假设
并且 表并列 或……或 表选择
只有/只要…… 表条件 而且…… 表递进
因为……所以 表因果
2.介词与连词的区别:和 跟 同 以
介词要跟名词组合成介宾短语,放在中心语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连词连接上下两个词、短语或句子,起连接作用,表示某种逻辑关系,不做句子成分。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并列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转折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因果
(九)连词:起连接作用的词,用来表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假设等关系。
(十)助词: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2.动态助词:着 了 过
3.语气助词:了 嘛 啦 吗 呢 吧 啊(也做叹词)
4.比况助词: 似的 一样 一般
5.其他助词:所 们 连 等 被 给
(1)“的”与其前面的词或短语组成定语,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定语的标志)美好的天气
(2)“地”与其前面的词或短语组成状语用在动词前,修饰限制动词做状语。(状语的标志) 快乐地歌唱
(3)“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明它后面的成分为前面的形容词或动词起补充说明成分。(补语的标志) 跑得飞快
(4)所:用在动词的前面,构成“所字短语”,所见、所感;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
这就是我所喜爱的。 身无所寄。 公式:所+动词=名词
失其所与(结盟),不知。——《触龙说赵太后》 所与:同盟者
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
(1)“的”与其前面的词或短语组成定语,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定语的标志)
(2)“地”与其前面的词或短语组成状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做状语。(状语的标志)
(3)“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明它后面的成分为前面的形容词或动词起补充说明成分。(补语的标志)
(4)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面,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
这就是我所喜爱的。 身无所寄。 公式:所+动词=名词
失其所与(结盟),不知。——《触龙说赵太后》 所与:同盟者
(5)“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
他数学考了150,高兴得疯了似的。(情况相同)
(十)助词: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 说。
牛背上牧童 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 响。
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 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 数不完。
我看见奔流 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结构助词小练习





似的
(十)助词: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2.动态助词:着 了 过
3.语气助词:了 嘛 啦 吗 呢 吧 啊(也做叹词)
附着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与趋向动词区分)
“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
(十)助词: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3.语气助词:了 嘛 啦 吗 呢 吧 啊(也做叹词)
(1)陈述语气:的 了 呢 吧 啊 呗 罢了 而已 也罢 也好 啦 喽
(2)疑问语气:吗 呢 吧
(3)祈使语气:吧 呀 啊
(4)感叹语气:哪 呀 啊
放在句子的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他说,住在哪儿多年了。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山,好大的山啊?
表疑问、感叹的倒装句:
问号叹号放句末,前面用逗号隔开。
怎么啦,你?
多么美丽啊,冬天的济南!
(十一)叹词:在口语中很常见,表达感叹、呼唤、应答等词。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唉、啊、 哎呀、哼 、哎哟、喂、嗯、哦、哈哈……
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
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喂,你听见了没有?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职工齐声说。
他哼了一声。(“哼”做句子的谓语。)
(十二)拟声词:模拟自然界、动物或人的声音的词。
轰隆隆 咣 吧唧 呱叽 呱呱叫 哗啦 叮当 噼里啪啦 叽里咕噜 呼呼 叭叭 哗哗 哞哞 咩咩 咯咯 嘤嘤 嗡嗡 喀喳
看下面的例子:
(1)北风呼呼叫,大雪纷纷飘。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3)河水哗哗地流着。
作句子的成分。
(4)咣,门被什么人踢开了。
(5)轰隆隆!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作句子。
三、短语
短语: 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
从结构上讲,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一)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有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1.并列的对象都是实词,且是同一种词性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组合。
2.并列的对象没有轻重主次先后之分,而是平等的联合,甚至可以交换。
(一)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有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姐姐和我 (名词+代词)
1.并列的对象列的对象都是实词,且是同一种词性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组合。
2.并列的对象没有轻重主次先后之分,而是平等的联合,前后甚至可以交换。
结构:名+名
如:报纸杂志 今天或明天 柴米油盐
结构:动+动
如:调查研究 讨论并通过
结构:形+ 形
如:雄伟壮丽 庄严肃穆
结构:代+代
如:我和他 这样那样
结构:数量+数量
如: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斤五两
(一)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有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1.并列的对象列的对象都是实词,且是同一种词性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组合。
2.并列的对象没有轻重主次先后之分,而是平等的联合,前后甚至可以交换。
3.有些特殊的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二)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偏)和中心语(正)组成的短语。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1)定中关系偏正短语
短语中的词和词由“的”连接,“的”后面的词(名词or代词)是中心语(正),“的”前面的修饰成分(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是定语(偏)。
它的声音 这样的地方 精神的宁静 一间教室 最小的花苞 祖国大地
(2)状中关系偏正短语
短语中的词和词由“地”连接,“地”后面的词(动词or形容词)是中心语(正),“地”前面的修饰语(副词、形容词、数量词、介宾短语、拟声词等)是状语(偏)。状语用“[ ]”标注。
(二)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偏)和中心语(正)组成的短语。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2)状中关系偏正短语
短语中的词和词由“地”连接,“地”后面的词(动词or形容词)是中心语(正),“地”前面的修饰语(副词、形容词、数量词、介宾短语、拟声词等)是状语(偏)。状语用“[ ]”标注。
好奇地问 不断地流着 默默地生长 千百次地挣扎 很好看 独立思考
完全相信
(二)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偏)和中心语(正)组成的短语。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分为定中和状中关系偏正短语两类。
小练习
一泓泉水 很委屈 外国朋友 更加坚强 生日蛋糕 第一场春雨
热烈欢迎
(三)主谓短语
表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陈述对象(主语),谓语就是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主语主要有名词和代词充当,以“ ” 标注,谓语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以“ ”标注。
练习: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大家唱歌 桃花红 心情好 他聪明
我们高兴 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如: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他中等身材
(四)动宾短语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短语(宾),二者构成动宾关系。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以“ ”标注。
练习:
眨眼睛 看电影 写文章 夸奖我 拜访他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出现故障 热爱家乡 安排任务 敬畏生命 放下包袱 丢下他 有幽默感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五)补充短语
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以“< >”标注,有时以“得”为标志。
练习:
动补短语:动+补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打量一番 吓跑 盛满
形补短语:形+补 好极了 热死了 强得多 暗得很
冻得麻木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短语擂台大赛
判断下面的短语类型
天气睛朗 发挥作用 仔细翻阅 丰功伟绩
扫得干净 美好回忆 甜言蜜语 打击敌人
舒活筋骨 认真讲解 歌咏春天 黑得发亮
差得很远 长江源头 一粒种子 灵魂深处
性格和蔼 灯火辉煌 白云飘飘 积累经验
狂风暴雨 光明正大 仔细观察 手舞足蹈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补充短语
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补充短语
补充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的”是定语的标志词
“地”是状语的标志词
“得”是补语的标志词
主谓宾,定状补
主要成分主谓宾
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
牢牢记住别忘记!
顺口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