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2.揣摩品味或赞或讽的语言,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
3.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的责任感。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生于法国东部贝藏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
的将军,母亲是个天主教徒,保皇主义
者,少年时期的雨果受母亲影响较大。剧
本《克伦威尔》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
有创作《欧那尼》,还有长篇小说《巴
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悲惨世界》
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
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 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略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台,同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8月攻陷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焚掠圆明园,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赃物
箱箧
制裁
瞥见
晨曦zānɡ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qiè 小箱子。
cái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piē 一眼看见。
xī 早晨。 雨果的思想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不仅同情中国人,而且敬重中国人。
表现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
英国、法国侵略者。
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分三部分交代缘起第一部分对圆明园高度盛赞第二部分对两强盗声讨、斥责第三部分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总评 : “世界奇迹”分说与巴特农神庙比较具体讲述园中之物概述耗费劳动之巨总述:亚洲文明杰作圆 明 园充满赞美之情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 现在,
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交代写作缘由:征求远征中国的意见“我”的全部赞誉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情中国,谴责英法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抨击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博大胸怀 高尚品质小 结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提示:
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
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
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这个夙愿怎样才得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