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故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搭乘童年的绿皮火车
古人的童年
名家的童年
大人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
童年旅行沙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村晚 宋·雷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村晚 宋·雷震
四季
各种兴致
范成大一共写了60首《四时田园杂兴》,生动、真实地刻画了农家的劳动生活和农村的风俗习惯,后人把他的组诗称为乡村风俗画的长卷,他也因此获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
玩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幼小的孩子
学习建议一:
1.自由朗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和《村晚》,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尝试给古诗断句,读出节奏,读好韵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gòng 供奉 供事 供值
gōng 供给 提供 供应
漪:水中的波纹。
√
√
√
√
√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言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建议二:
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两首诗歌的大致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男女
口里含着
淹没,倒映水中
学习建议三:
小组合作,比较《四时田园杂兴》和《村晚》两首古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几个小朋友在桑树荫底下忙着学种瓜时,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环境
儿童活动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繁忙
昼
耘
插秧
收割
犁地
积肥
……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宁静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学习建议四:
联读两位诗人的创作背景,思考: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
资料一:南宋淳熙十年(1183),近60岁的范成大辞官回到了家乡,在石湖之畔开始了心慕已久的退隐生活。隐居期间,他创作了60首《四时田园杂兴》。
资料二:《村晚》是雷震晚年隐居、游览农家之时写的。
作业布置:
1.课内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2题。
2.课外作业: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晚》。
第二课时
√
√
学习建议一:
1.自由朗读古诗《稚子弄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给古诗断句,读出节奏,读好韵律。
请同学们借助文中的注释,给下面的图片和文字连线。
注释:
①[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②[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可以悬挂在墙上。
③[玻璃]古代常指一种玉石。
玻璃
玉磬
银钲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
/
/
/
/
/
/
/
/
/
学习建议二:
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理解《稚子弄冰》的大致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取出
早晨
晓
学习建议三:
朗读《稚子弄冰》,说说从哪儿体会到稚子的童真童趣?圈画相关词语,同桌交流。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联系生活想象,小朋友是怎么把冰取出来的?
想一想,这个孩子是怎么把彩丝穿过冰块的?
画一画小朋友的心情变化图。
?
X
吃冰凌
北方的孩子发明了一种“吃冰凌”的玩法。在河心的冰面上,敲开一个小洞,透过小洞就能看到冰下流动的河水。先将竹竿的杈枝放进小洞沾上河水,再将竹枝拿出来在雪地上滚一下,竹枝就冻成了冰凌。反复几次,细细的竹枝就变成粗粗的冰凌枝了。用手举着,边吃边玩,就像三伏天吃冰棍一样。
春日田园杂兴(其五)
宋·范成大
社下烧钱鼓似雷,
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说一说你从诗中感受到的童真童趣。
“斗草”一般是比赛草的韧性。方法是找来韧性比较强的草柄,两人各取一根,使之十字交叉,各拿草柄两端,用力拉向怀中,以拉断对方为胜。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学习建议四:
小组合作,比较课文的三首古诗,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诗歌 相同 不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尝试把它改写成一篇短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作业布置:
1.课内作业:完成《作业本》第3-5题。
2.课外作业:①背诵《稚子弄冰》;②完成“童年旅行手帐之古人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