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10 15: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核心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了解秦灭六国的经过及意义、知道秦能完成统一的原因。
(2)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知道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3)家国情怀:理解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秦灭六国
【合作探究】根据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秦能统一天下的原因?
1. 背景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
——战国末年《吕氏春秋·观世》
(1)社会趋势: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期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
理解:混乱没有什么比没有天子更大的了,没有天子,那么势力强的就会压倒势力弱的,人多的就会危害人少的,用军队互相残杀,人民生活不得止息。
一、秦灭六国
【合作探究】根据教材分析秦能统一天下的原因?
1. 背景
(2)综合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3)个人因素: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
1、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民众对统一的期望:经历了长期的战乱,民众都渴望能够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民心所向也是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3、秦始皇个人的能力和抱负:秦始皇本人也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善于用人,能够听取臣下的意见,并且有决断力。他的个人能力和抱负也是秦国能够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
4、秦国的军事优势:秦国的军队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秦军的兵器制造技术先进,士兵训练有素,战术灵活多变。这些都使得秦军在战场上能够取得优势。
(根据右下秦来六国形式图,完成秦统一的相关史事填写?)
2. 概况
(1)统一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4)过程: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咸阳
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秦王嬴政
(秦始皇)
(今陕西咸阳)
一、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形势图
韩(公元前230年)、赵(前228年)、魏(前225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齐(前221年)
秦灭六国的时间: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及其地位。
一、秦灭六国
区分:秦国和秦朝
秦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大一统”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实体,而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统一。
一、秦灭六国
【知识拓展】地理、政治上的统一,就意味着中国实现“大一统”了吗?
《秦汉史》一书中讲道: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 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措施:
1:建立皇帝制度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记载,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三皇:
五帝:
燧人氏(天皇)、伏羲(人皇)神农(地皇)
皇帝、颛顼、帝喾(ku)、尧、舜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措施:
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
御史大夫
皇帝
丞相
太尉
奉常
卫尉
宗正
太仆
廷尉
典客
治粟内史
少府
郎中令
监察
行政
军事
总览大权,权威无上
分管财政、宫廷等事务
“三公”
“九卿”
三公九卿制的作用:
①减轻皇帝负担,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②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措施: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中央
长官都由朝廷任免
奴隶·西周分封制 封建·秦朝郡县制
目的 都是为了管理好地方,巩固君王的统治 依据 血缘关系为纽带 地域划分为基础
方式 爵位封地世袭 官员由皇帝任免
影 响 初期巩固西周统治 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统一
36郡→40多郡
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影响深远。
政治措施影响:
2、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示意图
文化措施影响:使政令在全国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目的:
为了适应全国统一的需要
3、经济措施
三、巩固统一措施
措施1: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措施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度:长短
量:容积
衡:轻重
经济措施影响: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交通措施
措施1:车同轨、修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措施2:开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陆交通的发展。)
▲秦朝形势图
交通措施影响:促进水陆交通的发展。
沟通了湘江(湖南)和漓江(广西)
三、巩固统一措施
4、军事措施
措施1:南征越族(派兵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蒙恬)
措施2:修长城(万里长城)
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
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在一起。
临洮
辽东
军事措施影响: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三、巩固统一措施
▲秦朝形势图
看右面地图,说说秦朝疆域四至?
长城一带

东海
南海
陇西
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课堂小结
完成统一
前221年
巩固统一
秦朝疆域
创立大
一统的
中央集
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
统一道路
开凿灵渠
南征北越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统一中国
课本第48页课后活动,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利
统治地方的方式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分封制
皇帝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全
郡县制
课本第48页课后活动,说一说,相比其他货币,圆形方孔钱有什么优势?
①相比于刀币、布币,圆形方空钱铸造用料要少;
②圆形的边缘不易磨损,有利于长期和频繁使用;
③方孔可用绳子穿起多枚钱币,便于携带。
中考真题
1.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诗中“秦王扫六合”指的是(  )
A.马陵之战 B.秦统一中国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B
中考真题
2.,秦始皇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促进各地经济交流的重要措施是(  )
A.统一货币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文字 D.修筑长城
A
中考真题
3.秦始皇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让不同地区的人们打破方言障碍,有利于沟通交流的是(  )
A.开凿灵渠 B.统一文字
C.规范交通 D.统一货币
B
中考真题
4.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建议废除六国的旧制度,把混乱的度量衡统一起来。度量衡的统一(  )
A.影响了民族交融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促进了思想的繁荣 D.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
本课必背
1、秦能够灭亡六国完成统一的条件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