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題: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題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題卷内.
1.经历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2.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
A.
B.
C.
D.
3.下列有关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唐朝求婚的吐蕃首领是松赞干布
B.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玄宗时期
C.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D.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4.唐朝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 )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5.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女真
6.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
人街”,原因是( )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
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7.“床前明月光,李白他很忙 斗酒诗百篇,还要陪皇上。平生爱自由,
不如去踏浪。李白他很忙,我比他还忙。梦里游太空,为他改文章。”这首
诙谐的《李白很忙》的歌曲来自网络。有关李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代
B.李白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C.他写的“三吏”“三别”是他的代表作
D.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8.近年来,穿越剧受到某些人的青睐。假如你能够穿越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欣赏颜真卿书法作品
B.阅读《金刚经》
C.游览敦煌莫髙窟精品
D.到东京城内的“瓦子”看演出
9.请你根据如图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地方军阀割据
D.战乱长期不息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美国的“美元”
B.英国的“英镑”
C.中国的“交子”
D.法国的“法朗”
11.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 )
A.寇准
B.宗泽
C.岳飞
D.于谦
12.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5.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完颜阿骨打
B.耶律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6.元杂剧作家关汉卿最出色的代农作是( )
A.《蜀道难》
B.《新乐府》
C.《窦娥冤》
D.《西游记》
17.“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材料所指始现于( )
A.汉武帝统治期间
B.元世祖统治期间
C.明太祖统治期间
D.康熙帝统治期间
18.“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家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 )
A.元朝
B.唐朝
C.清朝
D.明朝中期以后
19.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
”他说的应该
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20.“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21.1553年葡萄牙侵略我国的史实表述准确的是( )
A.攫取澳门居住权
B.骗取了澳门的主权
C.后来迫使清政府割让澳门
D.直到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22.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抗击
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其中,
与如图相关的是(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邓世昌
23.清朝时在西藏设置哪一机构大大加强了中央政
府对西藏的管辖?( )
A.西域都护
B.驻藏大臣
C.宣政院
D.伊犁将军
24.随着封建社会没落,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的标志是( )
A.雍正帝设军机处
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C.大兴文字狱
D.废除行省,设三司
25.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一组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图片,请你按照时
间顺序将其排列( )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26.为了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维护领土完整,清朝组织自卫
反击战,此后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南京条约》
27.18世纪中期,乾隆帝大大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管理的具体措施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理藩院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28.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网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是( )
A.东突厥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29.下列有关清朝的疆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到西伯利亚
B.西北达波斯
C.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D.南到南海诸岛
30.“清代言情小说最负盛名的为( ),凡一百二十回,作者曹霑,字雪芹,雍乾时人。”横线部分的内容应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二、综合运用题(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5分 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
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三:[宣德六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
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四: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他口述下的某著作记述了大都的繁荣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材料五: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
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
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中,到达了图三
中的国家③的人物名字是什么?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他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某著作”名称是什么?
问题五: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五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六:从唐朝到清朝,我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32.阅读如图所示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是反映历史的重要载体,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
大工程和高超的建筑。
问题一:图一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以哪里为中心?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作用是什么?
问题二:图二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何地
位?图三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
问题三:图四明长城东起哪里?西至哪里?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
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就有很多创造、创新和发明。
材料一: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门第出身等于人才。于是造成“上
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到了明清时期,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
的萎缩,一个个孔乙己、范进被批量生产;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成为
近代中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钱穆
材料二:在粘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
排版时,在铁板上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一个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
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材料三:图一是唐朝新式农具
材料四:图二是某时期罗盘针模型图
材料五:图三是元朝疆域图
问题一:材料一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后来被什么制度
给打破?这种制度在唐朝以什么科和明经最为重要?这一
制度起了什么作用?什么因素导致明清时期“考试形式萎缩”?“考试内容的萎缩”是何意思?在材料一中找出导致“近代中
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
谁?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问题三:阅读材料三,唐朝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
具是什么?
在同一时期还创制了哪一新的灌溉工具?
问题四:阅读材料四,说出这项文明成果什么时候广泛用于航海?是什么人将它传入欧洲?
问题五:阅读元朝疆域图,回答,元朝推行什么地方制度来管理广大疆域?有何影响?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題: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題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題卷内.
1.经历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考点】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统一的知识点.
【解答】中国历史经历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589年,最终为隋朝所统一.
故选C.
2.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
A.
B.
C.
D.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贞观之治.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故选项C.《贞观政要》记载的是唐太宗有关的内容.
故选C.
3.下列有关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唐朝求婚的吐蕃首领是松赞干布
B.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玄宗时期
C.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D.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与吐蕃的交往.
【解答】唐太宗时,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到达逻些,促进了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选B.
4.唐朝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 )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解答】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对汉族和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赢得少数民族的爱戴和拥护.
故选C.
5.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女真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吾尔族相关知识.
【解答】回纥又作回鹘,中国古代民族名,维吾尔族祖先.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自为可汗,受唐册封,号“怀仁可汗”.
故选C.
6.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
人街”,原因是( )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
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考点】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文化的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唐朝的文化也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并在当时影响了日本、新罗等国家,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以此为荣,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故选D.
7.“床前明月光,李白他很忙 斗酒诗百篇,还要陪皇上。平生爱自由,
不如去踏浪。李白他很忙,我比他还忙。梦里游太空,为他改文章。”这首
诙谐的《李白很忙》的歌曲来自网络。有关李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代
B.李白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C.他写的“三吏”“三别”是他的代表作
D.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识记唐朝著名的诗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A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B是白居易诗歌的特点;C“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故选D.
8.近年来,穿越剧受到某些人的青睐。假如你能够穿越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欣赏颜真卿书法作品
B.阅读《金刚经》
C.游览敦煌莫髙窟精品
D.到东京城内的“瓦子”看演出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
【解答】A唐朝的书法家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B《金刚经》印制于唐朝;C莫高窟是唐朝时期开凿的;D娱乐场所瓦舍出现于宋代,瓦舍中有看棚、勾栏,大的可容纳数千人.
故选D.
9.请你根据如图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地方军阀割据
D.战乱长期不息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
【解答】观察左图可知,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西夏等政权;观察右图可知,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金、西夏等政权.因此可以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
故选A.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美国的“美元”
B.英国的“英镑”
C.中国的“交子”
D.法国的“法朗”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解答】据所学知,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
故选C.
11.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 )
A.寇准
B.宗泽
C.岳飞
D.于谦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真宗时坚决主战的大臣寇准.
【解答】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A.
12.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表现.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南方社会安定,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优越.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④说法错误.排除包含④的选项.
故选B.
1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临安的史实.
【解答】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成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开封,成为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泉州、广州是宋代著名的港口城市.
故选B.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解答】唐朝时期已经发明火药,唐朝末年已经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题目中的“爆竹”即是火药的应用.
故选C.
15.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完颜阿骨打
B.耶律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建立.
【解答】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故选D.
16.元杂剧作家关汉卿最出色的代农作是( )
A.《蜀道难》
B.《新乐府》
C.《窦娥冤》
D.《西游记》
【考点】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考查关汉卿的代表作品.
【解答】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故选C.
17.“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材料所指始现于( )
A.汉武帝统治期间
B.元世祖统治期间
C.明太祖统治期间
D.康熙帝统治期间
【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解答】材料的意思是秦设立丞相一职,扶助皇帝处理政事,后被废除,由皇帝一人专权.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实行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形成皇帝专权局面.
故选C.
18.“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家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 )
A.元朝
B.唐朝
C.清朝
D.明朝中期以后
【考点】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相关知识.
【解答】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机户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雇佣工人,称为“资本主义萌芽”,是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故选D.
19.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
”他说的应该
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专制统治.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的评述,反映的是明朝设置厂卫特务机构,负责对臣民进行监视和侦查,使得官员没了隐私权.
故选A.
20.“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选C.
21.1553年葡萄牙侵略我国的史实表述准确的是( )
A.攫取澳门居住权
B.骗取了澳门的主权
C.后来迫使清政府割让澳门
D.直到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了澳门的相关史实.
【解答】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故选A.
22.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抗击
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其中,
与如图相关的是(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邓世昌
【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分析】本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
【解答】据图中的“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得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故选C.
23.清朝时在西藏设置哪一机构大大加强了中央政
府对西藏的管辖?( )
A.西域都护
B.驻藏大臣
C.宣政院
D.伊犁将军
【考点】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解答】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A是西汉时在新疆地区的管理机构;C是元朝时期管理西藏的机构;D是清朝时期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
故选A.
24.随着封建社会没落,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的标志是( )
A.雍正帝设军机处
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C.大兴文字狱
D.废除行省,设三司
【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解答】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执行,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故选A.
25.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一组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图片,请你按照时
间顺序将其排列( )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女皇武则天;康乾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帝王及各时期事件的掌握情况.
【解答】①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②是宋朝时期;③武则天是属于唐朝时期;④项是清朝时期的.依照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这个顺序得出.
故选C.
26.为了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维护领土完整,清朝组织自卫
反击战,此后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南京条约》
【考点】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尼布楚条约》的知识点.
【解答】经过1685年、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故选C.
27.18世纪中期,乾隆帝大大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管理的具体措施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理藩院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考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立伊犁将军.
【解答】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故选C.
28.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网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是( )
A.东突厥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考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分析】本题考查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可知是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摆脱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回归祖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故选B.
29.下列有关清朝的疆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到西伯利亚
B.西北达波斯
C.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D.南到南海诸岛
【考点】清朝疆域图.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疆域.
【解答】该图为清朝疆域图,根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可见西北达波斯是错误的.
故选B.
30.“清代言情小说最负盛名的为( ),凡一百二十回,作者曹霑,字雪芹,雍乾时人。”横线部分的内容应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考点】明清文学成就和特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小说成就的知识点.
【解答】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最清代负盛名的言情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A.
二、综合运用题(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5分 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
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三:[宣德六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
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四: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他口述下的某著作记述了大都的繁荣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材料五: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
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
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中,到达了图三
中的国家③的人物名字是什么?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他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某著作”名称是什么?
问题五: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五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六:从唐朝到清朝,我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考点】材料解析题;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马克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行纪》;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问题一:本题考查鉴真和玄奘的相关知识.
问题二:本题考查宋朝海外贸易活跃的原因.
问题三: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问题四:本题考查马可 波罗的相关知识.
问题五:本题考查闭关政策的相关知识.
问题六: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答】问题一:根据图二判断该人物是玄奘.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归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根据图3判断国家③日本,再根据图1判断到达日本的是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中关键词“开封买卖通宵达旦”、“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由此判断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达和商业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中关键词“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可知是郑和.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中关键词“马可 波罗”“元世祖”“大都”判断是《马可 波罗行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的《马可 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问题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问题六:据材料和所学知,唐朝时我国的开放使唐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代,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很大.清朝的闭关锁国,使清朝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走向了衰落.史实告诉我们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保守、封闭、与世界隔绝,必然导致落后、愚昧;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
故答案为:
问题一:玄奘.鉴真.
问题二:商品经济发达和商业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问题三: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问题四:《马可 波罗行纪》.
问题五:闭关锁国.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负面: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问题六:启示: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保守、封闭、与世界隔绝,必然导致落后、愚昧;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
32.阅读如图所示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是反映历史的重要载体,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
大工程和高超的建筑。
问题一:图一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以哪里为中心?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作用是什么?
问题二:图二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何地
位?图三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
问题三:图四明长城东起哪里?西至哪里?
【考点】材料解析题;隋朝大运河;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北京紫荆城和明长城.
【分析】问题一: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问题二:考查赵州桥、故宫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考查明长城的相关知识.
【解答】问题一: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于公元605年动用百余万民工开通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问题二: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问题三:明朝时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完善地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雄伟,是世界上一个奇迹.
故答案为:
问题一:隋炀帝,洛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问题二: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明清.
问题三:鸭绿江、嘉峪关.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
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就有很多创造、创新和发明。
材料一: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门第出身等于人才。于是造成“上
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到了明清时期,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
的萎缩,一个个孔乙己、范进被批量生产;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成为
近代中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钱穆
材料二:在粘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
排版时,在铁板上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一个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
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材料三:图一是唐朝新式农具
材料四:图二是某时期罗盘针模型图
材料五:图三是元朝疆域图
问题一:材料一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后来被什么制度
给打破?这种制度在唐朝以什么科和明经最为重要?这一
制度起了什么作用?什么因素导致明清时期“考试形式萎缩”?“考试内容的萎缩”是何意思?在材料一中找出导致“近代中
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
谁?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问题三:阅读材料三,唐朝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
具是什么?
在同一时期还创制了哪一新的灌溉工具?
问题四:阅读材料四,说出这项文明成果什么时候广泛用于航海?是什么人将它传入欧洲?
问题五:阅读元朝疆域图,回答,元朝推行什么地方制度来管理广大疆域?有何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盛唐的社会气象;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分析】问题一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知识点.
问题二考查的是活字印刷术的知识点.
问题三考查的是唐朝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知识点.
问题四考查的是指南针应用的知识点.
问题五考查的是行省制度的知识点.
【解答】问题一:隋朝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创立,打破了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科举制度的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提高官员队伍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明朝时期,科举制度采用八股取士,造成了明清时期“考试形式萎缩”.“考试内容的萎缩”指的是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由材料“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萎缩,一个个孔乙己、范进被批量生产;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成为近代中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可知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萎缩;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是导致“近代中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
问题二:由材料”在粘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的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既经济,由省时,提高印刷效率,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问题三:图一是《曲辕犁》图.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具.唐朝时期,人们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问题四:图二是《宋朝的罗盘针》.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问题五:图三是《元朝疆域示意图》.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行省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元政府对全国各地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故答案为:
问题一:科举制度.进士科.促进唐诗繁荣(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八股取士.四书五经.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
问题二:活字印刷术.毕升.提高印刷效率.
问题三:曲辕犁.筒车.
问题四:南宋.阿拉伯人.
问题五: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世影响深远.
2016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