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期中模拟试卷(1)1-12课最基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期中模拟试卷(1)1-12课最基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10 20: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期中模拟试卷(1)难度容易
一、选择题
1.如下是小明正在阅读的一本名人传记的目录。据该传记的目录,推测这本名人传记应是( )
目录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1866—1892) 第二章 推翻封建帝制,创建共和民国(1892—1911) 第三章 中国第一个总统 (1911—1912) 第四章 殚精竭虑捍卫革命果实(1912—1919) 第五章 掀起国民革命高潮 (1919—1925) 第六章 呕心沥血献身国家和平统一(1924年前后)
A.梁启超 B.宋教仁 C.孙中山 D.袁世凯
2.1912年退位的是( )
A.光绪皇帝 B.道光皇帝 C.宣统皇帝 D.康熙皇帝
3.下列文章与李大钊有关的是( )
A.《变法通议》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敬告青年》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近代以来,盘踞在中国北方的一只贪婪的“黑熊”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的领土,这只“黑熊”是( )
A.俄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5.某文献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北京条约》
6.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为序幕、历史背景、起义爆发、定都天京等共9个部分,介绍了太平天国历史的全过程。其中率众发动金田起义的农民运动领袖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洪仁玕
7.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8.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 )
A.反清复明 B.扶清灭洋 C.自强求富 D.民主科学
9.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坚定决心。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林则徐 D.李鸿章
10.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则徐
1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煤矿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因为李鸿章的避战自保而全军覆没的舰队是( )
A.福建水师 B.北洋舰队 C.广东水师 D.南洋水师
13.史料记载:“19世纪末,中国传统科举制度束缚人才发展,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实用人才。”这一诉求成为戊戌变法的( )
A.经济领域改革的延伸 B.政治体制变革的次要内容
C.军事近代化的配套政策 D.教育改革的核心措施
1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有时武力威吓,有时借调停邀功,几乎没有出动一兵一卒,获得了远比战争发起国英法更多的利益。文中“更多的利益”指( )
A.侵占大片领土 B.获得巨额赔款 C.窃取军事情报 D.操控满清政府
15.如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
A.虎门销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6.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挽救危亡,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以及农民阶级在近代都进行了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以下属于地主阶级自救口号的是( )
A.“自强求富” B.“拒和迁都变法” C.“扶清灭洋”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7.下列刊物中,由严复等人主持的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中外纪闻》 D.《湘报》
18.“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康有为
19.1903年,一位晚清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他发现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八股文。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20.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1.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如下图):“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暗批“总统不是东西”。该对联讽刺的是( )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B.宣统皇帝在北京下诏退位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22.《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争相要求援例给予各种特权,清政府抱定“一视同仁”的卖国原则,一概允准。这表明鸦片战争( )
A.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23.下面漫画中描绘的情境最有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4.根据纪录片中的某一历史事件,小历搜集到如下相关诗句。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诗句一:虎门一怒令硝烟,切恨西夷掠海岩。挥笔如风惊岸动,长空万里舞云笺。
诗句二:沧海似汤银梭落,毒烟滚滚作狂澜。烟云消散英名在,虎门还漾自由泉。
A.林则徐禁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镇江保卫战
25.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这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素养。学会看懂历史地图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提升时空观念。下图为护国战争(1915年12月)形势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首先爆发于( )
A.民国五年贵阳 B.民国四年昆明 C.民国四年贵阳 D.民国五年昆明
二、材料题
2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康有为。
错误: 改正:
27.近代史上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侯官(今属福建福州)人。他的主要成就是主持虎门销烟。他是近代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反抗殖民侵略斗争中涌现的伟大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设立林则徐纪念馆,并简要说明理由。
29.文明史观认为冲突也是文明交流融合的一种方式,近代化就是文明的一种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材料一说出洋务运动涉及哪些领域?
材料二 面对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终究以失败告终……然而这场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精神解放的闸门,酝酿发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时《天演论》出版,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读物;作文题目也出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天演”、“物竞”等术语渐渐成了爱国志士的“口头禅”。
——摘编自胡适《四十自述》
(2)材料二中的“民族危亡”是哪场战争导致的?写出两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和口号(或主张),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它否定了历代相沿的专制体制,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岳世平《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贡献》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有何成功之处。
材料四
(4)综上所述,结合材料四所示思维导图,归纳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A A C A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A B A B B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A B
1.C
【知识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2.C
【知识点】清帝退位
3.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瑷珲条约》的签订
5.A
【知识点】《天朝田亩制度》
6.C
【知识点】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7.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8.B
【知识点】义和团反帝斗争
9.C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10.C
【知识点】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11.C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12.B
【知识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3.D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14.A
【知识点】《瑷珲条约》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
15.B
【知识点】《南京条约》的内容
16.A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17.B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
18.B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9.B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20.D
【知识点】《北京条约》的签订
21.C
【知识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2.B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
23.D
【知识点】《辛丑条约》的签订
24.A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25.B
【知识点】护国战争
26. 康有为 孙中山
【知识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27.正确;
【知识点】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8.【示例一】地点一:福州。理由:林则徐为福建侯官(今属福建福州)人,在出生地设馆,可铭记本土杰出人物,传承其爱国精神。【示例二】地点二:虎门。理由:虎门是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的发生地,在此设馆,能聚焦其关键贡献,重现抗争场景,彰显反侵略意义。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29.(1)领域: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近代教育;近代海军。
(2)民族危亡: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主张:托古改制;变法是历史的必然等。影响: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精神解放的闸门,酝酿发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
(3)成功之处: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戊戌变法的经过、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的建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