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情境问题:
情景导入
时间:2025-10-05
经纬度:35°N,118°E
情境问题:
情景导入
时间:2025-10-05
经纬度:35°N,118°E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选择性必修
地 理
一
【鲁教版(2019)】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
2.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3.绘制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4.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意义。
一、岩石圈的组成
情境问题:
复习知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或软流层以上
情境问题:
岩石圈的组成
重要性:在地球表面,岩石无处不在,它形成了山脉、丘陵、山谷、洋底,它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
情境问题:
情景一:《一块石头的自白①》
我叫“小岗”,我的故乡在地下很深的地方,那里非常的“热情”,使得我的“亲戚朋友”并不像现在的我那么的坚硬,而是熔融状态。曾经听到过地球表面旅游的前辈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非常期待这样的旅行。直到有一天,地壳的一次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缝隙。我的兄弟“小玄”非常幸运一下子就冲到了地表,而我却困在了山体的内部。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在“水兄”、“风兄”的帮助下,我终于拨云见日……
情境问题:
【活动1】阅读教材P23文字部分和图2-1-7,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①》回答问题
我叫“小岗”,我的故乡在地下很深的地方,那里非常的“热情”,使得我的“亲戚朋友”并不像现在的我那么的坚硬,而是熔融状态。曾经听到过地球表面旅游的前辈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非常期待这样的旅行。直到有一天,地壳的一次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缝隙。我的兄弟“小玄”非常幸运一下子就冲到了地表,而我却困在了山体的内部。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在“水兄”、“风兄”的帮助下,我终于拨云见日……
(1)“小岗”故乡的名称是什么?小岗熔融状态的“亲戚朋友”又是什么物质?
情境问题:
【活动1】阅读教材P23文字部分和图2-1-7,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①》回答问题
(2)你能在下图中指出“小玄”和未见天日前的“小岗”的位置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图1 小岗
图2 小玄
(3)请结合课本P23内容及图1和图2谈谈“小岗”与“小玄”这对孪生兄弟在相貌上有何不同?
情境问题:
岩浆岩
类型 形成 特点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冷凝成岩 质地坚硬,结构紧密,结晶颗粒大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成岩 有气孔,流纹构造,结晶颗粒小
用途
建筑材料
金属矿产
情境问题:
岩浆岩
花岗岩
玄武岩
流纹岩
岩浆岩的代表性岩石
情境问题:
情景二:《一块石头的自白②》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在风吹日晒、风餐露宿中,我被“整容”了。原本健壮的身躯逐渐变得苗条起来,我的“肌肉”在流水、烈日、大风的鞭打下离我而去,然后在某个地方层层沉积下来成为新的岩石。现在你们可以叫我“小沉”。
情境问题: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在风吹日晒、风餐露宿中,我被“整容”了。原本健壮的身躯逐渐变得苗条起来,我的“肌肉”在流水、烈日、大风的鞭打下离我而去,然后在某个地方层层沉积下来成为新的岩石。现在你们可以叫我“小沉”。
(1)“小岗”是如何“整容”并获得了新的身份“小沉”的呢?
【活动2】读图2-1-3并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②》回答下列问题
风化
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原地发生破碎。
侵蚀
外力对地表岩石或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搬运
碎屑物质在流水、风等外力作用下搬运
沉积
搬运的碎屑物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
外力:海浪、风、流水、冰川
固结成岩
上覆沉积物增厚。对下层的压力增大。沉积物体积缩小,固结变硬
沉积岩形成过程
情境问题:
【活动2】读图2-1-3并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②》回答下列问题
(2)请根据图2-1-3说出沉积岩有何特点?
(3)你知道地质工作者如何利用沉积岩推测地理环境及其演变的吗?
(4)你能列举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吗?
情境问题:
沉积岩
沉积岩的代表性岩石
砾 岩
砂 岩
页 岩
石灰岩
情境问题:
沉积岩
类型 形成 特点
沉积岩 地表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形成 具有层理结构
上新下老
可能含有化石
用途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情境问题:
情景三:《一块石头的自白③》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在风吹、雨打、日晒等作用下,我完成了一段奇妙的旅行,成为了新的岩石,经过一路艰难的旅行我来到了美丽的校园,而我的朋友小玄运气也有用完的一天,经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它又重蹈覆辙,再一次回到了地下,现在的它叫做小质……
情境问题: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在风吹、雨打、日晒等作用下,我完成了一段奇妙的旅行,成为了新的岩石,经过一路艰难的旅行我来到了美丽的校园,而我的朋友小玄运气也有用完的一天,经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它又重蹈覆辙,再一次回到了地下,现在的它叫做小质……
“小质”是怎么形成的?
是否只有“小玄”才能变成“小质”呢
【活动3】读下图并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③》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问题:
变质岩
类型 形成 特点
变质岩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有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 富含金属矿物
具有片理结构
用途
金属、非金属
建筑材料
情境问题:
变质岩
常见原岩与变质岩
石
英
岩
片
麻
岩
石
灰
岩
花
岗
岩
石
英
砂
岩
板岩
页
岩
大
理
岩
情境问题:
谜底揭晓
岩石类型:变质岩
岩石类型:沉积岩
岩石类型:岩浆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情境问题:
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简图
岩浆
沉积岩
B
C
C
B
D
D
D
A
补充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简图。
具体要求如下:
1.在图中标出方框内代表的岩石类型;
2.写出箭头ABCD分别代表的含义。
情境问题:
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简图
岩浆岩
岩浆
变质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情境问题: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地表环境不断演化
情境问题:
【思维整合】
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情境问题:
【课堂练习】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
1.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 )
A. 甲类岩石 B. 乙类岩石 C. 丙类岩石 D. 丁类岩石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①-喷出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③-高温熔融
√
√
等潜水位线
【课后作业】
岩石转化示意图的判读
A
C
变质岩
B
地 幔
沉积物
甲
丁
乙
丙
沉积物
丙
乙
甲
丁
岩浆
图1
图2
图3
图4
A
B
C
D
变质作用
【课后作业】
辩题
基于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人类开发相关矿产资源是否需要有限制的使用?
等潜水位线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