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025-2026学年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范围:1-4单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fā shì diǎn lǐ guǎi wān fēn fù
( ) ( ) ( ) ( )
gāo bǐng huǒ jiàn zhà yóu lǎn duò
( ) ( ) ( ) ( )
选择题(16分)
1.(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宜(pián) 嗜好(sì) 嵌入(qiàn)
B.画框(kuàng) 等待(dài) 缠绕(chán)
C.眼睑(liǎn) 柜顶(guì) 眸子(móu)
D.间隔(jiàn) 削弱(xiāo) 强逼(qiáng)
2.(2分)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神抖擞 建筑雄伟 损失重大 文物珍稀
B.慈爱的目光 虔敬的态度 严厉地谴责 深幽的丛林
C.默默地享受 美丽的境界 热情地迎接 浩瀚的太空
D.剧烈地抖动 严肃地教育 得意地欣赏 和蔼地说道
3.(2分)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考试) B.九州生气恃风雷(心里不高兴)
C.死去元知万事空(开始) D.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们的父亲)
4.(2分)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
B.《示儿》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
C.《少年中国说(节选)》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D.《题临安邸》一诗是针对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5.(2分)与“制定了的班级公约就要严格遵守”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制定了的班级公约,就不能不严格遵守。
B.制定了的班级公约,怎么能不严格遵守呢?
C.制定了的班级公约,就非严格遵守不可吗?
6.(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B.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圆明园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D.动物园里有猴子,大象、长颈鹿、老虎……很多种动物。
7.(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B.《白鹭》的作者是郭沫若写的。
C.读了许地山的《落花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D.我们全校师生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74周年。
8.(2分)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三、先补充完整成语,再选词填空(5分)
(1)补充完整成语
举世 名 臭名 扬 兴高 烈
千真万 处心 虑 呕心沥
(2)选词填空
①赢得比赛后,队员们 地相拥而泣,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
②王老师常常 地教育我们,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在清水田里,是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仿写句子)
2.海力布值得乡亲们尊敬。(改为反问句)
3.根据要求,用“便宜”写句子。
(形容商品价格低廉)
(形容某人得了小利)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你的同桌小明最近迷上了网游,你想劝他趁年少抓紧时间学习,不要把大好青春浪费了,等到年老了才后悔莫及。你会用岳飞这句名言来劝他:“ , , 。”
(2)《落花生》是一篇 的文章,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 ,不要做 ,而对别人 。
(3)《示儿》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怀的两句诗是: , 。
(4)毛主席用“ , ”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我还能写出两个与横线上所填内容意思相同的成语: 、 。
(5)《题临安邸》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以讽刺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之情。其中一语双关的句子是:“ , 。”
六、课内阅读。(共10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①“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②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文中标有序号的两个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各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第①句:
第②句:
(2)这段文字讲的是 ,一个 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 一句形象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心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而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作者详细写“摇桂花”是只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七、课外阅读(10分)
父亲的半瓶酒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让他操碎了心。他想亲自照顾我一段时间,说实在的,我看了信,心里也挺难受的。我很想把他接来,但是,一是家里住不开,二是我看出父亲似乎越来越自卑,他每一次给我打电话都不断地道歉,说是占用了我们多少时间。我听得厌烦,但又不敢不耐心听。
一个星期天,父亲又来了电话,说他又病了,每天都在发烧,而且烧得很高。他让我带些药回去。我很生气,觉得他应该去医院看病,而不是让我带药。我和他在电话里吵了一架,他默默地挂了电话。
过了几天,我听妹妹说,父亲这次病得很重,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妹妹还说,父亲是因为想我,又怕打扰我,才天天发烧的。我听了以后,心里很难过。我想起了父亲以前的样子,他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从来都不肯轻易认输。
我决定回家看看父亲。到家的时候,父亲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的脸色很苍白,人也瘦了很多。我心里一阵酸楚,说:“爸,我回来了。”父亲看到我,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但又很快黯淡下去。他说:“你怎么回来了?工作不忙吗?”我说:“不忙,我来看看你。”
父亲起身给我倒了一杯茶,然后从柜子里拿出半瓶酒,说:“孩子,喝点酒吧,这是你以前最喜欢喝的。”我接过酒杯,看着父亲苍老的脸,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这半瓶酒,父亲已经珍藏了很久。
那天,我和父亲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父亲告诉我,他其实很想和我住在一起,但是又怕给我添麻烦。他还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我过得幸福。我听了以后,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知道,我以前对父亲太不好了,我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回家看他。
临走的时候,父亲把那半瓶酒塞给我说:“孩子,带回去喝吧,这是爸的一点心意。”我接过酒,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回家看看父亲。
如今,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但那半瓶酒我一直珍藏着。每当我看到那半瓶酒,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对我的爱。
1. 父亲想进城找“我”的原因不包括( )(2分)
A. 想亲自照顾“我”一段时间
B. 思念“我”,想看看“我”的生活
C. 身体生病,需要“我”照顾
D. 觉得给“我”带孩子占用了时间,想道歉
2. “我”一开始对父亲的态度是( )(2分)
A. 厌烦且不理解 B. 关心且体贴 C. 愧疚且自责 D. 感激且怀念
3. 文中父亲的内心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分)
A. 思念→自卑→惊喜→欣慰 B. 自卑→思念→失望→欣慰
C. 思念→失望→惊喜→愧疚 D. 自卑→失望→思念→欣慰
4. 短文回忆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5. 在作者的眼里,他“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至少写出两点(2分)
6. 如何理解“那半瓶酒我一直珍藏着”这句话的含义?(2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听,记忆中的 声
从稚嫩可爱的一年级一路走来,每天都有各种声音与我们相伴。听,那风声雨声、蝉鸣鸟语……大自然的声音多么奇妙;听,那歌声书声、笑声哭声……生活中的声音多么美好;听,那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加油……这是童年的音符、童年的歌。
声音里,有你的经历,有你的故事。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语句要通顺,叙述有条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书写规范;③不少于450字。
答案
一、发誓、典礼、拐弯、吩咐、糕饼、火箭、榨油、懒惰
二、BADBCCAD
三、(1)闻;远;采;确;积;血
(2)兴高采烈;呕心沥血
四、1. 在窗前果树的枝头,是有一两只小鸟在唱歌,整个的树林便成了音乐厅。
难道海力布不值得乡亲们尊敬吗?
(形容商品价格低廉) 这件衣服真是太便宜了,我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
(形容某人得了小利) 我们要用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心态做事做人。
五、 (1)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2)叙事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 没有好处的人;
(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4)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争分夺秒 分秒必争;
(5)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六、(1)急切 兴奋。 (2)摇桂花 乐 开心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B。
七、(1)由衷地信服、敬佩。在这里,指作者的内心被野生深山含笑磅礴的生命力和潇洒的气概所深深震撼与征服。
布满整个天空,形容范围极大。在这里,指深山含笑的清香极其浓郁,弥漫在整个山野空气之中。
(2)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佳人。好处:这句话把深山含笑花比作“绝世独立的佳人”(非常美丽、气质出众、不同寻常的女子),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深山含笑花超凡脱俗、美丽动人、气质非凡的特点,让人更容易想象和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3)①植株高矮不同:庭院含笑“一人来高”,野生含笑“两三丈高”;②形态不同:庭院含笑“叶细花小”,野生含笑是“乔木体如游龙”;③香气不同:庭院含笑“有水果般的甜香”,野生含笑“散发弥天的清香气息”。
(4)支教老师 借物喻人;
(5)这句话是说,“我”看到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亲热相处的场景时,内心深受感动,觉得这些支教老师就像那高大、美丽、散发清香的深山含笑花一样,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美好品格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由衷地敬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