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平均速度的测量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平均速度。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2m/s。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故选B。 21*cnjy*com
2.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答案】:C
【解析】: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只能代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能代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速度时大时小,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一定就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故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
3.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答案】:A
【解析】:如果路程较短,小球运动所用的时间也较小,测量时会增大误差,所以B不对;如果先选定时间,小球运动的路程未知,在选定的时间内,小球有可能已离开桌面,所以C、D也不对;因此只有A正确。www-2-1-cnjy-com
4.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21教育网
C.8cm/s D.7cm/s
【答案】:B
【解析】:由题图知,滑块的路程s=40cm+5cm=45cm,运动时间t=5s,滑块的平均速度v===9cm/s,故选B。2-1-c-n-j-y
5.2013年4月20日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 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 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 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 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126 km/h
B.70 km/h
C.52.5 km/h
D.30 km/h
【答案】:D
【解析】:总时间t=50 min+40 min+2 h=3.5 h,v===30 km/h,故选D。
6.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由题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在减小,由v=可知,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减小的。小车的运动时间为7t,图中有8个点,是8个时刻、7个时间间隔。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 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 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因此D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由题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在减小,由v=可知,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减小的。小车的运动时间为7t,图中有8个点,是8个时刻、7个时间间隔。
9.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8cm/s D.7cm/s
【答案】:B
【解析】:由题图知,滑块的路程s=40cm+5cm=45cm,运动时间t=5s,滑块的平均速度v===9cm/s,故选B。2·1·c·n·j·y
10.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运动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则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 )【来源:21cnj*y.co*m】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A,B选项中两种运动都有可能
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答案】: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相等的,1 s内运动了10 m只能说明这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0 m/s,但不能说明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10 m/s。所以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1.小明为研究蜗牛的爬行速度,他让一蜗牛沿刻度尺爬行。蜗牛由A位置爬行到B位置(如图所示),共用时20s,则蜗牛爬行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1.10×10-3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20s内蜗牛爬行了:s=3.20cm-1.00cm=2.20cm=0.0220m,21*cnjy*com
则蜗牛爬行的平均速度为v===1.10×10-3m/s。
12.如图所示是甲、乙在相隔相同时间内运动的不同位置,则 (选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 s,则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答案】:甲 0.75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物体的路程相等,因此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越来越大,则乙物体做变速运动。甲物体起始位置到最终位置间的距离s=6 cm=0.06 m,甲物体的运动时间t=0.02 s×4=0.08 s,则甲物体的速度v===0.75 m/s。www.21-cn-jy.com
13.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___ s,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
【答案】:0.3 1 大
【解析】:从A点到D点的过程中总共拍摄了四次,所用时间为(4-1)×0.1 s=0.3 s,运动的路程为30 cm=0.3 m,则平均速度为v===1 m/s
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多,所以小球整个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14.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 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_______,vBC=________,vAC=________。
【答案】:0.03 m/s 0.02 m/s 0.024 m/s
【解析】:根据图中A、B、C三个位置的刻度值,算出AB、BC和AC各段路程,
sAB=36.5 cm-6.5 cm=30 cm,
sBC=66.5 cm-36.5 cm=30 cm,
sAC=66.5 cm-6.5 cm=60 cm,经过不同路段的时间分别是:tAB=10 s,tBC=15 s,tAC=25 s,代入平均速度公式,即可算出各个路段的平均速度值
vAB===3 cm/s=0.03 m/s
vBC===2 cm/s=0.02 m/s
vAC===2.4 cm/s=0.024 m/s。
三、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如需要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及步骤)
1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的原理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出处:21教育名师】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 (选填“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
【答案】:(1)刻度尺 停表 (2)v=s/t (3)变速 (4)v3>v1>v2 很小 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测量。(1)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做变速运动,分别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出不同时间段的路程和时间,可以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2)测出路程s和对应的时间t,用v=s/t计算速度。(3)小车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做加速运动。(4)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即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故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3>v1>v2。实验中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使小车下滑时间较长,方便测出运动的时间。21·cn·jy·com
16.“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10 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 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 车。
【答案】:开车的速度为v===60 km/h>40 km/h,故超速。为了您和 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解析】:s=10 km,t=10 min= h,开车的速度为v===60 km/h>40 km/h,故超速。为了您和 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平均速度的测量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
2.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3.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8cm/s D.7cm/s
5.2013年4月20日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 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 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 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 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21cnjy.com
A.126 km/h
B.70 km/h
C.52.5 km/h
D.30 km/h
6.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
9.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2·1·c·n·j·y
C.8cm/s D.7cm/s
10.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运动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则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A,B选项中两种运动都有可能
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1.小明为研究蜗牛的爬行速度,他让一蜗牛沿刻度尺爬行。蜗牛由A位置爬行到B位置(如图所示),共用时20s,则蜗牛爬行的平均速度为 m/s。
12.如图所示是甲、乙在相隔相同时间内运动的不同位置,则 (选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 s,则该物体的速度为 m/s。www-2-1-cnjy-com
13.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___ s,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
14.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 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2-1-c-n-j-y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_______,vBC=________,vAC=________。 21*cnjy*com
三、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如需要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及步骤)
1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的原理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 (选填“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21教育网
16.“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10 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 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来源: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