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正、反比例对比
教学内容:《正、反比例对比》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前面一段时间我们学习哪两种比例关系?说说你的理解!板书:正比例、反比例(学生回顾正反比例的意义并举例说明)二、读讲探究1.读书阅读课本19页两个表格,加以分析并补充完整。想一想:单价、数量、总价这三种量、每两种之间存在怎么样的比例关系?它们的条件是什么?2.讲解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呈反比例关系。3.小练笔:请学生举几个数量关系说一说,同桌交流,汇报4.讨论:通过前面的例子,比较正反比例关系。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三、分组精练1.练一练A、B、C三种量的关系是: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 )比例;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 )比例;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 )比例。2.判断:(1)圆周率一定,圆的周长和相应的直径成正比例;(2)圆的直径一定,圆周率和相应的周长成正比例;(3)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相应的直径成反比例;完成P21面练习四,第二题。四、概括总结正反比例的区别与判断五、布置作业练习四3—8题六、教学反思 学生回顾正反比例的意义导入,为本节课掌握二者的相同与不同点奠定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读、分析、解答,再次重温两比例的特征。练习题的设计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最后课的结尾再次加以概括总结正反比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