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物质的密度(共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3物质的密度(共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07 15:41:24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是 金 条 还 是 镀金铜 条 ?是银制品还是不锈钢?第3节
物质的密度
这里有体积相同的物块,分别是铜块、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 体积相同1.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在天平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铁块的质量比铝块______。
2.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铜块的质量比铁块______。探究一大大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相等的 探究二: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质量.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体积cm3质量/体积g/ cm3质量g铝块体积增大2倍,质量也增大2倍.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等的2.72.72.7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8.97.92.7密度的计算公式: 质量
密度=————
体积密度-ρ 质量-m 体积-V m
则公式就为: ρ =——
V密度的单位:1克/厘米3=10-3千克/106米3=103千克/米3单位转换:
(1)7.9×103㎏/m3= g/cm3
(2)2.7 g/cm3 = ㎏/m37.92.7×103思考:1、水的密度为1.0克/厘米3,它表示什么意义?1厘米3水的质量为1.0克。2、铁的密度为7.9×10 3千克/米3,它表示什么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是一种内在特性 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它的大小受物质状态、温度,气压等影响。但是要注意,如果无特殊说明,我们认为同种状态的物质,密度是一定的。 1、表中密度最大的固体物质是什么?为多大? 2、水的密度为多少?请你记住。 3、有没有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4、表中气体的密度一般比固体、液体的密度小多少倍?3、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密度不同。如冰和水。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 变成 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1、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4、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别:一般的说,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相差不大,气体比它们约小1000倍。
推出:当固体和液体变成气体时,体积将增大1000倍左右。
在通常状况下,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约为分子直径的 倍, 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间的大得多。)
105、记住:铁、铜、铝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水的密度1、一桶水的密度是多少?一滴水的密度是多少?
2、一块大理石被切开后,每半块的体积、质量、密度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关系?
3、由ρ= 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形状等无关,(提示与温度、状态有关))
4.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特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科学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请一个工匠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皇冠。皇冠做好后国王很满意,但总是怀疑工匠偷走了部分黄金。而用秤无论怎么测质量还是和原来的黄金相等,如果将皇冠破坏又挺可惜的。于是他就请阿基米德 想办法进行鉴别。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也束手无策。直到有一天他要洗澡当他把脚伸进装满水的木桶时,水就溢了出来,顿时他灵机一动——有了。 第二天他当着国王及众大臣的面,取两
木盆乘满水,在一只木盆中放入皇冠另一
木盆中放入等质量的纯金。发现溢出来
的水质量是不相等的于是他就断定
——皇冠不是纯金做的 请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密度公式的应用: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计算密度.鉴别物质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五.密度公式的应用: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例: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 .1g,体积为1 .8dm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计算密度.鉴别物质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例: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解:由已知得,m=445克,
ρ= 8.9×103千克/米3 =8.9g/cm3
由公式ρ=m/v得
v= m/ρ=445g÷8.9g/cm3= 50cm3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例: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花岗岩密度为2.6×103kg/m3 )
解:由已知得ρ = 2.6×103kg/m3 ,
V=14.7m×2.9m×1m=42.6m3
由公式ρ=m/v得
m=ρV= 2.6×103kg/m3 ×42.6m3= 110.76×103kg
答:碑心石的质量是110.76×103kg。 可以计算质量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金字塔、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例2 一只铁球质量是3kg,体积是 试判断此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已知铁的密度是 )判断金属球是否为空心解法一:比较密度法.
即 故此球是空心的.解法二:比较体积法.
根据 得 设质量是3kg的球是实心的,


而 即 所以此球是空心的.解法三:比较质量法.
根据 得m=ρV,设体积为 的球是实心
的,则其质量为
3.9kg>3kg,即 故此球是空心的.解题心得归纳:
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还要求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1、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厘米3,质量是540克,问是否是实心的?(已知ρ铝= 2.7克/厘米3)比较质量法:假定铝球是实心的,计算铝球质量是1350g,因为1350g>540g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比较体积法:质量是540g的实心铝球计算体积应是200cm3,因为200cm3<500cm3,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比较密度法:用质量比体积可以得到该球的平均密度是1.08g/cm3,因为1.08kg/cm3<2.7g/cm3,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D基础过关密度练一练:对于密度公式 理解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在体积一定时与质量成正比,在质量一定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D例题  一块铝,它的质量是 0.675t,体积是 25  ,求铝的密度. 已知: 求: 铝的密度 解: 答:铝的密度是 .分组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1.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克/厘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考生
小梦
小黄
李明
张扬
小石块
的密度
2.45
克/厘米3
2.52
克/厘米3
2.56
克/厘米3
2.60
克/厘米3
A.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克/厘米3
B. 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 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2.某同学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D)
A. 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B. 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C. 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D. 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3.“测酸奶密度”的实验。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克。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81.4克。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V奶=40厘米3。则酸奶的密度ρ=1.1克/厘米3。
(第3题)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酸奶倒入量筒中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得的体积偏小。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 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③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ρ奶=ρ水。
4.下面是小金同学设计的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帮他完善实验过程。
(第4题)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左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是78.2克。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V1=20毫升水的量筒内,量筒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其示数V2=30毫升。
(4)这种金属的密度ρ=(用m、V1、V2表示)。
(5)如果做实验时,先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则这样测得金属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5.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烧杯的质量为10克;
B.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27__克;
C.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15__厘米3。
(第5题)
(2)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ρ=1.13克/厘米3。(精确到0.01)
(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是BCA(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6.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第6题)
(1)小希的方法:
①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0.023千克。
②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20厘米3。
③枇杷的密度为1.15×103千克/米3。
(2)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小明的方法:
①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②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③枇杷的密度ρ=。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不正确;因为6颗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3V。
7.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第7题)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左侧一点,则应该__C__(填字母)。
A. 向右调平衡螺母
B.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向右移动游码
(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16.4克。
(4)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0.82×103千克/米3。
(5)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请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密度小,可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解】 (1)指针向左偏,说明左边重,应当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加入最小砝码后还是左边重,就应当移动游码,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因为是在称量了,物体质量为砝码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3)物体体积由图中的②-③,为20毫升,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ρ===0.82克/厘米3=0.82×103千克/米3。(4)被测物体会沾上部分的水,使测量的体积偏大而密度偏小。在讲优点时从密度小的角度来考虑。
8.某班同学在“探究某种液体的特性”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一个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的医用注射器进行多次测量。
(第8题)
(1)某次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液体(如图甲,注射器内没有空气),将装有液体的注射器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称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读出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15毫升,注射器的总质量为24克。
(2)多次如上测量,得到注射器的总质量与对应的液体体积,画出如图丙所示图像,由此可得到该液体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3)受此实验启发,小明只用该注射器和部分纯净水在家里测出了冰的密度。他的做法是:在注射器内装18毫升的水,将注射器放入冰箱冷冻室足够时间,取出后测出冰的体积是20毫升,请计算冰的密度。
【解】 (1)由图甲可知液体体积为15毫升,由图乙可知注射器的总质量为24克。(2)由图丙可知,当V=0时,m=12克,即注射器的质量为12克,当V1=15毫升时,m1=24克,则此时液体的质量m液=24克-12克=12克,根据ρ===0.8克/厘米3=0.8×103千克/米3。(3)根据水结成冰质量不变,m冰=m水=ρ水·V水=1.0克/厘米3×18厘米3=18克,根据ρ冰===0.9克/厘米3。
课件11张PPT。分组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图 4.3-5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