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地形和地形图(共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7地形和地形图(共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07 16:01:35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你能说出地形的类型吗?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A、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B、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中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山地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高原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起伏较小的地区,一般相对高度小于50米。盆地四周为山脉、高原环绕的中部相对低陷地区。海拔四周高,中间低。小500米以上大500米以上很小200米以下500米以下较小地表起伏较小,坡度较缓.地势起伏小,平坦。顶面较大,地势起伏小,平坦,但海拔高,边缘陡峭.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平。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是属于哪一种地形呢?思考与讨论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珠穆朗玛峰活动:1、用马铃薯块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 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如1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观察上面的
等高线所呈的形状。
5、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
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11:20用_______来表示山地的起伏。等高线地形图:
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形。 等高线11:23等高线原理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山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认识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
等高线重叠处自学填表: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点0200400600单位:米653672ABCD山谷山脊鞍部山顶峭壁11:29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时等高线重叠处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11:3011:33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请你来谈谈: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D智力快车2、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B3.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位置地形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知
  C点的海拔是______,
  与最高峰的
  海拔相差______。峭壁山脊山顶鞍部900米200米4、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山地为_____ 高原为_____
平原为_____ 丘陵为_____
盆地为_____甲乙丙丁戊 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参考答案)5000,50(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参考答案)150。(3)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参考答案)西南。(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 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参考答案)海拔,400~500米。(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参考答案)295。(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B(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C D E 鞍部,山谷,陡崖(8)估算E的相对高度(深度)是 。300米左右。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二)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2、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CD3、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B 下图中A、B、C为三幅等高线地形图,D、E、F为实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高地),请用短线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
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如图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合适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C处附近,因为该处是峡谷,在此处筑坝可以省工,而且集水效果最好。在喜马拉雅山的东段有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是怎么形成的?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如流水的冲刷和溶蚀、风的吹蚀、沙的沉积等。 讨论:地形的改变内 力外 力火山地震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泥沙堆积生物因素风力冰川海浪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流水的搬运作用、泥沙的沉积作用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
形成平原和三角洲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在不同的地区,外力的作用相同吗? 风的作用最为明显,受风的作用,出现沙漠、戈壁、风蚀城堡。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常常有岩溶地形,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冰川移动形成角峰和冰斗谷。地形的变化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哪些?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地形的改变内 力外 力泥沙堆积生物因素火山地震地壳运动风力海浪冰川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山削低、低谷填平,使表面趋于平坦。使地球表面处于平坦。主导塑造师流水侵蚀请你来选择: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的吹蚀作用
D、冰川移动的作用A巩固练习
1: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A: 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B2: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3: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CD4: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5:世界最大的峡谷是________ ____,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D雅鲁藏布大峡谷青藏高原不断的抬升和流水的冲刷流水7: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8:陆地表面主要有几种地形类型(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CC9、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A②江河水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沉积形成平原、三角洲。
③流水使石灰岩溶蚀形成溶洞。
④风的吹蚀、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⑤冰川的移动作用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从而得到形成上述地形的力量不是来自以地球内部的,而是一些外力因素(流水、风)影响的结果。
(2)地球的外部力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①流水的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分组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1.能够在纸面上表现出地形起伏的地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线条代表实际地形在该处的绝对(填“绝对”或“相对”)高度,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C)
A.绘图纸张的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D.地形相对高度
3.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对应的地形景观素描图是(D)
(第3题)
4.下列图示(单位:米)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D)
,(第4题))  
5.读等高线图(单位:米),图示各地中最适宜建游客集散中心的是(B)
(第5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写出A、B、C、D的地形名称。
A.鞍部;B.峭壁;C.山谷;D.山脊。
(2)山坡EF比山坡CF__陡__(填“陡”或“缓”)。
(3)通常,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若C地气温为10 ℃,则E地气温为8.2 ℃。
7.读下图所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第7题)
(1)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峭壁。
(2)试在地形图上标出山顶的位置(用“▲”表示)。
(3)A点和B点的高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一位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山顶,可以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请问从哪一点出发会省力些?为什么?
【答】 从A点出发会省力些,因为A点到山顶等高线较疏,坡度较缓。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
(1)丙村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盆地,甲村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山谷。
(2)标出本地最高的山峰(用“▲”表示),其海拔为600米。
(3)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公路,经过A处还是B处施工容易?为什么?B处容易,从两条平行等高线之间穿过,坡度缓,施工容易。
(4)因经济发展需要,在该地修建一水库,请画出大坝的位置,并说明理由。应建在盆地的出口处,地形狭窄,修坝工程最小,库容大。
【解】 (1)丙村四周高、中间低,所以是盆地,甲村处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所以是山谷。(3)公路修建在两条平行等高线之间,坡度缓,施工容易。(4)大坝该建在盆地的出口处,地形狭窄,工程小,库容大。
课件7张PPT。分组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2018-11-11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2018-11-112018-11-11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