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测评卷
一、积累运用。(26☆)
1.用正楷字正确抄写下列诗句。(2☆)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5☆)
一大清早,人群就 huì jí( )到了 yù dìng( )的地点排列,当毛主席xuān b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时候,人群 fèi téng( )了,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 xǐ yuè( )的笑容。
3.选择题。(填序号)(10☆)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A.蜷缩(quán) 电钮(niǔ) B.璀璨(cuǐ) 绷着脸(bēng)
C.逶迤(wēi) 岷山(mín) D.瞻仰(zhān) 擎着(qíng)
(2)不能表现狼牙山五壮士英雄气概的词语是( )(2☆)
A.惊天动地 B.满腔怒火 C.昂首挺胸 D.坚强不屈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
A.写字时要全神贯注一笔一划地写,不要把字写得很潦草。
B.瀑布好像咆哮的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飞泻而来。
C.老师让小明回答这道题,小明斩钉截铁地说:“我不知道。”
D.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操场上。
(4)下列诗句不对仗的一项是( )(2☆)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A.《我的战友邱少云》的写作背景是抗美援朝时期。
B.《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之所以称“狼牙山五壮士”为“壮士”,是因为他们有壮志,有壮举,有壮语。
D.《灯光》一课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
4.选词填空。(3☆)
矗立 (1)繁华的城市里( )着许多高楼大厦。
肃立 (2)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屹立 (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5.仿照例句,按要求写句子。(4☆)
(1)我的身后传来一声赞美:“多懂事的小姑娘啊!”(换一个词代替“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一脸的惊讶:“你刚才干什么去啦 ”(不用与“说”有关的词,写人物的神态、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只见那漫山的野草绿了,只见那四野的桃树红了。(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回顾。(10☆)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概括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红军翻越雪山之后的喜悦心情。(5☆)
2.《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照“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5☆)
三、语言实践。(10☆)
小明要参加主题为“弘扬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为他出谋划策。
1.他搜集了以下几个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
①军民团结一心反“围剿” ②红军过草地
③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④詹天佑修筑铁路
⑤刘胡兰英勇就义 ⑥林则徐虎门销烟
2.演讲稿中还需要一些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请你给他提供两句。(2☆)
(1)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他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有两处语病,请你帮他用修改符号改正。(4☆)
①完成民族复兴,实现大国崛起,已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的热烈愿望。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变得愈发重要。
4.在本次演讲中,小明需要用( )的语气。(2☆)
A.高昂,抑扬顿挫 B.低沉,平缓 C.委婉,谆谆教导 D.兴奋,稍快
四、阅读与感悟。(24☆)
(一)开国大典(节选)(10☆)
【语段一】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语段二】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语段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语段四】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语段描写的场面,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填写下来。(4☆)
2.读了语段四,我发现,对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是“点”的描写,对受检阅部队的总体描写是“面”的描写,这样写不仅突出了整个阅兵场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突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 )误(×)。(3☆)
(1)选段共两次写掌声,语段一和语段二中的掌声都表达了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爱戴。 ( )
(2)语段二中的“排山倒海”运用夸张的手法,烘托出会场掌声的声势浩大,从中能感受到会场的热烈气氛。 ( )
(3)语段三中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万里长城和长江南北附近的地区,说明宣告的声音之大、影响范围之广。( )
(二)大江保卫战(14☆)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
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火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勇地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áo)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垸(yuàn),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pái)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1.在选文的“□”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
日夜兼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划分好的层次,给各部分拟取小标题。(2☆)
画“﹏”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________的整体场景,我从中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段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对个体的救灾场景进行了刻画,表现了黄晓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5☆)
五、习作乐园。(30☆)
我们在集体中学习,在集体中成长,也参加过很多集体活动。请选择自己参加过的一次集体活动,写一写活动的经过。注意:既要写出整个场景,也要写出个别同学的表现,还要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略
2.汇集 预定 宣布 沸腾 喜悦
3.(1)B(2)B (3)C (4)B (5)D
4.(1)矗立 (2)屹立 (3)肃立
5.示例:(1)妈妈看着爸爸做的晚餐连连哀叹:“看来今晚得凑合一顿了……”(2)同桌打开书包,着急坏了:“你看到我的水彩笔了吗 ”
6.示例:只见那湖边的杨柳依依,只见那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二、1.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
三、1.④ ⑥
2.示例:(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位卑未敢忘忧国。
3.提示:第①句中,“热烈”改为“强烈”;第②句中,“发扬”与“传承”的位置互换。
4. A
四、(一)1.示例:(1)毛主席与群众见面 (2)群众欢呼 (3)升旗鸣炮 (4)阅兵式
2.每一个方阵 庄严、隆重、气势恢宏 各个队伍的特色
3.(1)× (2) (3)×
(二)1.;,;,
2.文中指解放军官兵们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赶路,前往灾区抗洪。
3.示例:灾情危急 保卫大堤
4.环境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水肆虐、情况危急的场景,为下文战士们为了保卫大堤的感人事迹作铺垫
5.抗洪救灾 官兵们行动的敏捷、信念的坚定以及他们奋不顾身的精神 动作 语言奋不顾身、英勇无畏
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