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下高考模拟考试(一)
数学科目试卷
说明:
1.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2. 开考前,请在试卷上和答题卡上都要填写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填写,
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书写。
3. 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即可。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已知函数 = ( )在区间[ , ]内的图象为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 ( ) ( ) < 0”是“函数 = ( )
在区间[ , ]内有零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向量 = (2, 2),向量 在 上的投影向量 = ( 1,1),则 =( )
A. 4 B. 2 C. 0 D. 2
3.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 12 ,
1
4 ),记函数 ( ) = ( ≤ ),则 ( )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 = 12对称 B. 关于直线 =
1
4对称
C. 关于点( 1 , 1 )成中心对称 D. 关于点( 12 2 4 ,
1
4 )成中心对称
4.某社区通过公益讲座以普及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了解讲座效果,随机抽取 10 位社区居民,让他
们在讲座前和讲座后各回答一份垃圾分类知识问卷,这 10 位社区居民在讲座前和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
如下图:
第 1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则( )
A. 讲座前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中位数小于 70%
B. 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平均数大于 85%
C. 讲座前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标准差小于讲座后正确率的标准差
D. 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极差大于讲座前正确率的极差
5.已知曲线 : 2 + 2 = 16( > 0),从 上任意一点 向 轴作垂线 ′, ′为垂足,则线段 ′的中点 的轨
迹方程为( ).
2 2 2 2A. 16+ 4 = 1( > 0) B. 16+ 8 = 1( > 0)
2 2 2
C. + = 1( > 0) D. +
2
16 4 16 8 = 1( > 0)
6.已知 > 0, > 0,且 = 1,则 1 1 82 + 2 + + 的最小值为( )。
A. 4 B. 8 C. 1 D. 2
7.有很多立体图形都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其中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
体.半正多面体因其最早由阿基米德研究发现,故也被称作阿基米德体.某公园中设置的供市民休息的石
凳如图所示,它是一个棱数为 24 的半正多面体,且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它也可以看成是
由一个正方体截去八个一样的四面体所得的,若被截正方体的棱长为 0.5 ,则该石凳的表面积为( )
A. 6m2 B. 3 3m2 C. 3 + 3m2 D. 3+ 3m24
第 2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8.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 ( )满足 (1 + ) = (1 ),已知当 ∈ 0,1 时, ( ) = 2 ,若 ( ) = 1
恰有六个不相等的零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A. ( 1 , 1 1 1 1 1 1 16 4 ) ∪ [ 2 , 6 ] B. ( 8 , 4 ) ∪ [ 2 , 6 ]
C. ( 1 , 1 ) ∪ { 1 } D. ( 1 , 1 16 4 6 8 4 ) ∪ { 6 }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复数 = cos 120° + 120°( 是虚数单位),则( )
A. | | = 1 B. 2 = C. 2 + + 1 = 0 D. 1 + 1 2 = 1
10.已知函数 ( ) = sin( + )( > 0, |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 )的最小正周期为
B. = 3
C. ( )的图象关于点( 4 3 , 0)中心对称
D. 将 ( )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 )的图象,则 ( )是区间
[ , 7 4 ]上的增函数
11.关于函数 = 1 + 2ln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12是 的极大值点;
B. 函数 = 有且只有 1 个零点;
C. 对 > 1 不等式 < 在[1, + ∞)上恒成立;
D. 对任意两个正实数 1, 2,且 1 > 2,若 1 = 2 ,则 1 + 2 < 1.
第 3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2
12.双曲线 2 = 1 的离心率为 2,则 = .
2
13.函数 ( ) = +3 +2 +1 的最大值为 .
14.设函数 ( ) = ( )( )( ),其中 < < .若 (1 + ) (2 ) ≤ 0,则 + + = .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在△ 中,已知( 3tan 1)( 3tan 1) = 4.
(1)若△ 为锐角三角形,求角 的值,并求sin2 cos2 的取值范围;
(2)若 = 3,线段 的中垂线交边 于点 ,且 = 1,求 的值.
16.(本小题 15 分)
某车企为考察选购新能源汽车的款式与性别的关联性,调查 100 人购买情况,得到如下列联表:
新能源汽车 款新能源汽车 款总计
男性 50 10
女性 25 15 40
总计 25 100
(1)求 , ;
(2)根据小概率值 = 0.05 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选购该新能源汽车的款式与性别有关联?
(3)假设用样本估计总体,用频率估计概率,所有人选购汽车的款式情况相互独立.若从购买者中随机抽取
3 人,设被抽取的 3 人中购买了 款车的人数为 ,求 的数学期望.
附: 2 = ( )
2
( + )( + )( + )( + ), = + + + .
( 2
≥ ) 0.10 0.05 0.0100.005
2.7063.8416.6357.879
第 4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17.(本小题 15 分)
已知无穷数列{ }满足, 1, 2为正整数, = | +1 +2|, ∈ .
(1)若 1 = 1, 3 = 2,求 4;
(2)证明:“存在 ∈ ,使得 = 0”是“{ }是周期为 3 的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 1 ≠ 2,是否存在数列{ },使得 < 2025 恒成立 若存在,求出一组 1, 2的值;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18.(本小题 17 分)
设 是由直线构成的集合,对于曲线 ,若 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均在 中,且 中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 上
某点处的切线,则称 为 的包络曲线.
(1)已知圆 1: 2 + 2 = 1 为 1的包络曲线,判断直线 : = 1( 为常数, ∈ )与集合 1
的关系;
(2)已知 2的包络曲线为 22: = 4 ,直线 1, 2 ∈ 2.设 1, 2与 2的公共点分别为 , ,记 1 ∩ 2 = ,
2的焦点为 .
①证明: 是 , 的等比中项;
②若点 在圆 2 + ( + 1)2 = 1 上,求 的最大值.
19.(本小题 17 分)
某次投篮游戏,规定每名同学投篮 次( ≥ 2, ∈ ),投篮位置有 , 两处,第一次在 处投,从第二次
开始,若前一次未投进,则下一次投篮位置转为另一处;若前一次投进,则下一次投篮位置不变.在 处每次
投进得 2 分,否则得 0 分;在 处每次投进得 3 分,否则得 0 分.已知甲在 , 两处每次投进的概率分别为35,
1
2,且每次投篮相互独立.记甲第 ( ≤ , ∈
)次在 处投篮的概率为 ,第 次投篮后累计得分为 .
(1)求 2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第 5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2)求{ }的通项公式;
(3)证明: ( ) > 4 4 3 27.
参考公式:若 ,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则 ( + ) = ( ) + ( ).
第 6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下高考模拟考试(一)
数学科目参考答案
1-4 5-8 D
9 10 11
12.3 13.2 2 14.4.5
15.解:(1) ∵ ( 3tan 1)( 3tan 1) = 4,∴ 3tan tan 3tan 3tan + 1 = 4,
∴ 3tan tan tan tan = 3,∴ tan +tan = 3,
1 tan tan
∴ tan( + ) = 3,∴ tan = 3,∵ ∈ (0, ),∴ = 3,∴角 的值为
3;
1 cos2 1+ cos2 1
sin2 cos2 = 2 2 = 2 [cos2 + cos2( + 3 )]
= 1 3 1 1 2 ( 2 sin2 2 cos2 ) = 2 sin(2 6 ),
0 < < ,
∵ 为锐角三角形, 2 1 1 1 2 2
0 < = 2
∴ ∈ ( , ),∴
< , 6 2 2
sin(2 6 ) ∈ ( 4 , 2 ],∴ sin cos 的取
3 2
值范围为( 14 ,
1
2 ];
(2)由题可知, = 3,若 = 3,
中,由 = sin sin = sin ,得 = 2 , = 2 ,
中, = ,
sin∠ sin
∵ = = 1,∠ = 2 ,
∴ = 1 = 2sin2 sin 3 ( 1),3
∴ (2 1) = 32 ,
∵ = sin( + 3 ) =
1
2 sin +
3
2 cos ,
∴ (sin + 3cos 1) = 32 ,
第 7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 + 3cos2 = 32 ,
∴ 12 sin2 +
3
2 cos2 = ,
∴ (2 + 3 ) = = (
2 ),
∴ = 6或
18,
若 = 6,但此时∠ =
2,tan 不存在,与题设矛盾;
若 = 18 (经检验适合题意),
综上所述, 的值为 18.
16 解:(1)由题意所给的列联表可得 x=60,y=75;
(2)零假设为 0:选购新能源汽车的款式与性别无关联.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可得 2=100×(50×15 25×10)
2
75×25×60×40 ≈5.556>3.841,
根据小概率值α =0.05 的独立性检验,推断 0不成立,
可以认为选购车的款式与性别有关,此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0.05;
(3)随机抽取 1 人购买 B 款车的概率为:p= 25100=
1
4,
X 的可能取值有 0,1,2,3,依题意 X~B(3,14),n=3.
因此,E(X)=np=3×1=34 4.
17 解:(1)因为 = | +1 +2|对任意 ∈ 成立;
令 = 1 得 1 = 1 = | 2 3|,所以 1 = | 2 2|,则 2 = 1 或 3
若 2 = 1,由 2 = | 3 4|,则 1 = |2 4|,所以 4 = 1 或 3,
若 2 = 3,由 2 = | 3 4|,则 3 = |2 4|,所以 4 = 1 或 5,
因为 4 = | 5 6| ≥ 0,
综上所述: 4 = 1 或 3 或 5.
(2)记 1 = , 2 = ,
第 8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必要性:若{ }是周期为 3 的周期数列, 3 = 1 + 2或 2 1,
当 3 = 1 + 2时,数列{ }前 5 项为: , , + , , ,
由 3 = | 4 5|得 + = | |,当且仅当 = 0 或 = 0 时成立,
与 1, 2为正整数矛盾;
当 3 = 2 1时,数列{ }前 5 项为: , , , , ,
由 2 = | 3 4|得 = | 2 |,则 = 2 或 = 2 (此时 = 0,舍去),
因此 = , 3 = 0,此时数列{ }: , ,0, , ,0, , ,0, ,存在 ∈ ,使得 = 0,
充分性:取数列{ }: 1,1,0,1,1,2,3,5, 其中当 ≥ 3 时, +2 = +1 + ,
此时数列{ }不是周期数列,
综上,“存在 ∈ ,使得 = 0”是“{ }是周期为 3 的周期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不存在,理由如下:
+1 ( ) +1 = | +1 +2|等价于 +2 = +1 + ( ) +1 <
首先说明不存在 ∈ ,使得 = 0,否则由 2 = | 1 |得 2 = 1记为 ,
所以 3 = | 2 1| = 0, 4 = | 3 2| = , 5 = | 4 3| = ,
依此类推得前 项为 , ,0, , ,0, , ,0,
则 1, 2要么相等,要么有一项为 0,矛盾,因此 ≥ 1 对任意 ∈ 成立,
其次,不存在 ∈ ,使得 +2 = +1 以及 +3 = +2 +1同时成立,
否则两式相加得 +3 = ,矛盾.
( )若( )式只对有限个正整数 才成立,不妨设当且仅当 ∈ 1, 2, , }时( )式成立,
其中 1 < 2 < < ,
则当 ≥ + 1 时,( )式恒成立,
此时 +2 = +1 + ≥ +1 + 1 恒成立,
第 9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由此易知当 ≥ + 1, ≥ ,
因此数列{ }是无界数列,
( )若存在无限个正整数 使得( )式成立,
不妨设当且仅当 ∈ { 1, 2, , , }时( )式成立,
其中 1 < 2 < < < ,考虑 +1与 ,令 = , +1 = + , ≥ 2,
则 = 1 2, +1 = + 1,
若 = 2,则 + 1 = +1 = 1 + ≥ 1 + 1,
若 > 2,则 +2 = +1 + , , + 1 = + 2 + + 3, + = + 1 + 2,
则 < +1 < < + 2 < + 1,
此时 + 1 = + + + 2 ≥ 1 + + 2 ≥ 1 + +1 ≥ 1 + 2,
无论哪种情况总有 + 1 ≥ 1 + 1 成立,
即 +1 ≥ 1 + 1 恒成立,
记 = 1,则 +1 ≥ + 1 恒成立,
由此易得数列{ }是无界数列,
所以存在 ∈ 使得 ≥ 2025,
故不存在符合题意的 1, 2.
18.解:(1)圆心 1到 的距离 =
1 = 1,
sin2 +( cos )2
即直线 与圆 1相切,所以 ∈ 1;
(2) ①证明:由 = 14
2,知 (0,1), 2的准线方程为 = 1,
′ = 12 ,设 ( , ), ( 1, 1), ( 2, 2).
因为 1 ∈ 2,且 1与 2的公共点为 ,
第 10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所以 1是曲线 2在点 处的切线,
其方程为 : = 12 1( 1) + 1,即 =
1
2 1 1,
则 = 12 1 1( ),
同理, : = 1 12 2 2,则 = 2 2 2( )
由( )( )得直线 的方程为 = 12 ,即 =
1
2 ,
2 = 4
由 1 ,消去 得 2 + (2 2) + 2 = 0, = 2
则 + = 21 2 2 , 21 2 = ,
又因为 = 1 + 1, = 2 + 1,
则 = ( 1 + 1)( 2 + 1) = 1 + 2 + 1 + 1 = 22 2 + 2 + 1 = 2 + ( 1)2.
又因为 2 = 2 + ( 1)2,所以 2 = ,
故 FA 是 , 的等比中项;
②由 ①知,
2
2 = 2 = ,
2+1 1+1 ( 1 2)2 2( 2则 + = +1 + +1 = 2 +
4 )
1 2 (
= 2 + ,
1+1)( 2+1) 2+( 1)2
因为 2 + ( + 1)2 = 1,所以 2 + ( 1)2 = 1 4 ,
2 2
则 +
= 2 +
( 4 )
1 4 ,
又因为 2 ≤ < 0, 2 ≤ 1,
则
2( 2 4 ) ≤
2(1 4 ) = 21 4 1 4 ≤ 1,
2 2
从而可得 2 + 2 ≤ 3,
解得 1+ 5 ≤ 2 ,
当 (1, 1), (1 5, 3 52 )时等号成立,
故 的最大值为
1+ 5
2 .
第 11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19.解:(1)设“甲第 次在 处投进”为事件 ,“甲第 次在 处投进”为事件 ,
= 1,2,依题意, 2的可能取值为 0,2,3,4.
( 2 = 0) = ( 1 2) = (1
3 1 1
5 ) × (1 2 ) = 5,
( 2 = 2) = ( 1 2) =
3
5 × (1
3 6
5 ) = 25,
( 2 = 3) = ( 1 2) = (1
3 ) × 1 = 15 2 5,
( 2 = 4) = (
3 3 9
1 2) = 5 × 5 = 25,
所以 2的概率分布为
( 2) =
1
5 × 0 +
6
25 × 2 +
1
5 × 3+
9
25 × 4 =
63
25 (分).
(2)当 2 ≤ ≤ 时,甲第 次在 处投篮分两种情形:
①第 1 次在 处投篮且投进,这种情形概率为 × 3 1 5 :
②第 1 次在 处投篮且未投进,这种情形概率为(1 1) × (1
1
2 ).所以
3
= 1 × 5 + (1 1) ×
1
2 =
1 1
10 1 + 2,
故 5 = 1 ( 5 ),因为 5 = 4 9 10 1 9 1 9 9,所以{
5
9 }是以
4 1
9为首项,10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5 = 4 19 9 × ( 10 )
1,即 = 5 4 1 1 9 + 9 × ( 10 ) , = 1,2, , .
(3)因为第 次在 处投篮的概率为 ,在 处投篮的概率为 1 ,
记第 次得分 ,则 的可能取值为 0,2,3,
( = 2) =
3
5 ,
( 1 = 3) = 2 (1 ),
( = 0) = (1
3
5 ) + (1
1
2 )(1 ) =
1 1
2 10 ,
所以 ( ) = 2 ×
3
5 + 3 ×
1 3 3 4 2 1 1
2 (1 ) = 2 10 = 3 15 × ( 10 ) ,
第 12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
因为 = =1 ,
所以 ( ) =
4 2 1 1
=1 ( ) = =1 [ 3 15 × ( 10 ) ]
1 ( 1 )
= 43
2 10 4 4
15 × 1 = 3 27 +
4
27 × (
1
10 )
,
1 10
因为 4 × ( 127 10 )
> 0,
所以 ( 4 4 ) > 3 27.
第 13页,共 13页
{#{QQABIQIk5wCwgoQACS67EQFSCQsYkJGTJAguhQAaOAxKQAFABCA=}#}